你喜歡看國粹京劇嗎?京戲裡的假把式,為何還用“十年”的真功夫呢?

我們共同的老朋友


京劇是國粹。不太懂,但是喜歡看京劇戲劇。戲劇作為一種獨特的敘事形式,再加上表演的豐富多彩,生旦淨末醜各具特色,的確非常精彩。

不能用“假把式”來說京劇。喜歡戲劇還是看了電影《西安殺戮》才開始的。一身真功夫的偵緝隊副隊長何遠新(董志華)是京劇票友,他和同樣有一身好功夫的京劇武生傅天豪(周龍)英雄相惜,成為好朋友。何遠新在賭場發現小毛賊將小翠的鐲子當賭注,就將其拘捕,小毛賊供出是從老湯身上扒來的。在好友傅天豪的幫助下,何遠新成功抓捕老湯。聽老人說“好功夫敵不過武生”,武生練功比練武術還艱苦,一招一式都是苦練得來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來不得一點含糊。

京劇成為國粹,對我們來說是有巨大的教育意義的。任何人要做成事,必須勤學苦練自身本領。做工作要“一板一眼”認真細緻,一板一眼就是從戲劇中得來的。戲劇中的演員是靠勤奮苦學才能成為角色的,這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如果想成功,想成為“角色”,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成為角色成就自己的夢想。

不當之處請文友們批評指正!


凡客紅塵


京劇裡的武生刀槍劍戟,拳打腳踢可以說功夫嫻熟,功底非常深厚,但是,要是真遇到武術高手,還是要甘拜下風的,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武生是以舞臺功夫為基本點,要的是姿勢,架構,形象,是以藝術造型為首要,所以,如果要是遇見真正武林中人,還是遜色一籌的。儘管這種功夫花架式沒什麼實戰用處,但是,從舞臺藝術來講,沒有十年八年練就,也是不成的,因為舞臺的意思形象更需要功夫,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就是這個道理。


領悟山川


我很喜歡戲劇,如京劇、豫劇、曲劇等戲劇,我也喜歡樂器。剛下學時還約過一女伴想去報考文藝學校呢。

藝術造詣不是那麼簡單易學,俗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點不虛;如戲曲名演員:梅蘭芳、常香玉、馬金鳳、周樺、牛得草、金不換、任宏恩、張曉英等等,他(她)們表演的那麼出神入畫、迷人眷戀,嗓音那麼高亢甜脆、悅耳動聽,下邊觀眾又有多少人知曉演員們在臺下苦煉功夫的酸處和艱難呢?

我們當敬佩、讚揚、學習他(她)們的刻苦向上精益求精的精神。








吳常學


作為國粹的京劇,其實與其它戲曲一樣,都是經年已久的古老藝術,傳承至今,都已是國寶級的精品,應該值得珍惜。

京劇過去離不開才子佳人之類的題材,因此給人以暮年老朽的印象;觀眾都是一些年老的人群伴著,年輕人喜好的罕見地稀少。京劇讓全民喜愛的年代是受八個革命樣板戲的影響,那時不論男女老少都會哼哼上那麼幾句;可以說,京劇真正走進了人們的心裡,就是從那時起奠定下了基礎;京劇作為最古老的戲劇藝術被稱為國粹,也就實至名歸。

我不是京劇票友,但對樣板戲的傳唱,還是讓人愛聽,覺得是並不遙遠的一種接受。京劇作為藝術,現在除了樣板戲的現代氣息,也恢復了經典舊戲的傳承,融古今劇目於一體;它的激越唱腔,高臺跳躍,拖腔甩袖,刀劍打鬥……,都是需要一定的本事的,它的一招一式,都是真真切切的體現在舞臺上,都不是隨隨便便的比劃可以完成的,臺下付出的心血顯而易見,沒有一絲不苟的兩刷子,是難以登上臺的。

所謂假把式,應該是指騎馬、轉圈行路、登山上船之類摸擬的虛設情景,觀眾只能通過他們的動作去體驗他們表演所處的實際環境,這種給人真實感覺的體驗卻是來自於“假”。要以假亂真,假戲真做,就必須用心去做,深下功夫去練,才能上臺不亂,不會荒腔走板;可以說,臺上的舉手投足都凝聚著平時不懈的刻苦努力;輕車熟路,諗熟於胸絕非一蹴而就,更非一日之功。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看似誇張,但付出功夫之真的程度卻是假不了的,這不僅體現了對藝術的奉獻精神,更體現了藝術的成就總是在“真功夫”的錘鍊中精湛起來的。


正道行953554


假把式是說戲曲武行在舞臺上表現出眼花繚亂,五光十色的戲劇效果,以取悅觀眾。實際戲曲武生武旦和中國傳統武術密切相關,絕不僅僅是好看,像楊小樓、張云溪、葉盛章、張春華等都是名副其實的練家子。連程硯秋也能把欺負他的漢奸胖揍一頓。

然而現在某些武術大師花拳繡腿,連假把式都不算,光會練嘴皮子。上臺就被人KO。


龍門澗的天南星


看京劇必須要一知半解,看藝術味道及驚人的表演。從出場亮相:藝術深淺舊可看來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有的功十年還不行,演員是基礎功加自己悟性高的表現手段及唱唸做打等形成自己的特有派頭再被觀眾接受才能算成功了。近千年藝術積累才有如今成果。在五十年以前我國主要文化上的重要娛樂。舒暢心情。也是正統文化。如今很多年青人很少接觸戲劇產生不入味。這是我國文化寶貝不能丟失了。


不老翁6901



winner38001萊日方長


家裡老人喜歡聽梆子,因為我們老家是河北的,哈哈,不過京劇,我喜歡它的打扮!



至於假把式,我覺得也用歇後語回答:站著說話不腰疼!

看過京劇演出的人大都有這樣的觀感:舞臺上,演員們或“披掛整齊”威風凜凜,或水袖翩翩身段柔美……行雲流水般地表演令臺下觀眾不時奉上陣陣掌聲。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不管是剛入劇團的青年演員,還是已經成名的“角兒”,之所以能在舞臺上風光亮相,是因為背後付出過無數汗水、經歷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

圖說:程派名旦張火丁 網絡圖


學京劇有多苦?程派名旦張火丁說過這麼一句話:“不會讓女兒學京劇。那太苦了。還是不要那麼辛苦的好”。對於每個立志走進京劇行當的人來說,京劇表演中那些名目繁多的基本功就是第一道必過的門坎兒。

據一位業內人介紹,現在小學畢業後,學京劇的孩子會進入專門的戲曲學校,每天清晨6時就要起床練習基本功:跑圓場、壓腿、踢腿、拿頂、虎跳、小翻、吊嗓等等,同時兼顧文化課學習。對於充滿童真的孩子來說,這種單調的生活至少要堅持6年。

“我們這行,需要童子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葆秀在接受記者採訪肯定了上述說法,“我們從小要拿頂,就是大家說的倒立”。

這個拿頂練功,不是累了就能停。趙葆秀說,必須耗夠了老師規定的時間,“看著三分鐘不多,平常一笑一聊天就過去了;但你想想,倒立啊,所有的重量都壓在胳膊上,我們‘耗’的時候,胳膊哆嗦,汗珠子滴答滴答的掉,自己數著汗珠”。

實在撐不住了,趙葆秀說,那時候也會跟老師求情,想歇會,“老師不讓,總喊著堅持堅持!有時候為了讓我們多練點兒功,本來從1數到20就能停了,他反而倒著數,從20數回到15去”。

圖說:趙葆秀 網絡圖

那麼,練好基本功就就等於拿到了成為優秀京劇演員的“通行證”了嗎?對這個問題,前不久剛在“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結項演出中亮相的中國戲曲學院教師劉巋然覺得,唱腔音符、人物唸白、眼神表情處理都是學問,“學好京戲不光要刻苦練功,更要學會動腦,把握角色精神”。

“比如‘看大王’這一句唱詞,就三個字,但好的京劇演員唱出來感覺就不一樣,原因就在於氣息力度與音符的把控。有的時候,一個‘吏’字,用京劇唱出來會有幾十個音符,氣息分配不好,唱腔就不美。”劉巋然舉例道,“京劇演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有講究,雲手、身段,都是如此”。

劉巋然的說法從趙葆秀那裡得到了印證。她指出,就拿老旦來說,舞臺上看似簡單的一動一指都有規範,“有人站在我左邊,那麼我的手就要先往右然後再指向這個人,動作就美了;想往前走,就要先往後看。正所謂逢左必右、欲進先退”。

圖說:《霸王別姬》中,劉巋然飾虞姬、王亮亮飾項羽 網絡圖

固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但對一名京劇演員來說,基本功的累、“臺感”的培養還不算難熬;真正讓人揪心的,是練功時可能出現的受傷情況。劉巋然說,京劇演員,尤其是武戲演員,不受點兒傷的人很少。

“京劇的基本功我都練過,但後來選擇了青衣,舞臺上就很少再跟刀槍劍戟打交道了。但跟艾美君老師學《霸王別姬》的時候,由於虞姬的角色設定,我就必須把原來扔掉的功再撿起來,像跑圓場、拉雲手等等。”劉巋然天生更習慣用左手,但在舞臺上需要用右手持劍耍劍花,一遍遍練下來,左手經常被道具“砍”的滿是傷痕,“虎口磨幾個泡就太經常了”。

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主任舒桐也表示,尤其是京劇裡的武戲,講究的是真功夫,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體力重複枯燥的訓練,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演員較容易受傷,“舞臺上每一個漂亮的翻轉騰挪、每一個驚險的武打場面,背後都是演員的汗水。幾乎每位武戲演員身上都伴隨著傷痛”。

圖說:《百花贈劍》中,馬帥飾百花公主、劉明哲飾海俊、宋奕萱飾江花佑 網絡圖


“其實不光是京劇,哪一行都不容易,都艱苦,只不過苦的程度不一樣。”提到京劇演員的艱辛,劉巋然說,有一點是確定的,“你在京劇表演這方面想達到什麼程度、什麼高度,一定要用心、要有一個追尋的過程,又想好又想不累,那是不對的”。

趙葆秀則風趣的打了個比方:練好基本功、積累舞臺經驗這就好像做生意,“必須積累雄厚的資本,才能將來在舞臺上游刃有餘的塑造人物,今天我們得來的一切,其實都源於從小練就的基本功以及後來逐漸積累起來的那種對藝術的理解、悟……京劇哪一樣都是美的,有規範,這個藝術才漂亮”。


中國勝1953


我還是比較喜歡粵劇,無論哪種戲,裡面的情節都有那些必然的功底,這種職業性不只IO年功底就業,還需每日都要練才有舞臺上更完美影響力,都要不斷進步吧


渴望246028857


國粹京劇就是好,曲譜聲調沒得挑,架式籠套有情調,舞臺穿著錦繡拷。臉譜各類講究叫,武打器械分角到,鑼鼓磬鍾催戲豪,京胡響徹宏音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