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魚裡的看到的生活實態:低配生活,才是現實中的基礎存在

一千零一頁 25


閒魚裡的看到的生活實態:低配生活,才是現實中的基礎存在

  • 01

前幾天,在家休產假的朋友來家裡聊天,她忍了許久的情緒崩潰了。

因為在剛過去的“三八狂歡購物節”中,她發現在某寶、某東購買的幾十件商品清單裡,竟然沒有一件是屬於她自己的商品,往回翻看三個月內的購買記錄,屬於自己的商品也寥寥無幾,除了大部分孩子的物品,剩下的都是老公的東西和家裡的生活用品。

她神情黯淡地說:

“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把自己給疏忽了,因為產假在家,沒有什麼收入來源,便不再敢隨意花錢,購買的東西幾乎都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對於其它可有可無的東西,都捨不得購買,但每個月的賬單還是居高不下。”

說著說著,她眼眶紅了,聽著她吐露心聲,我說:

“一年前的我也是這樣的,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一段時間,我甚至把孩子和我用不上的閒置物品掛到了閒魚上進行出售,來換取一些金錢。”

那時我才知道,閒魚上的二手閒置多得出乎意料,而且應有盡有,銷量都還不低。

這一刻我們倆都感慨到:成年人的是生活裡,真的沒有容易二字。

想想未婚時的我們,生活舒適,從未對金錢精打細算過,平日裡遇到真心喜歡的東西,基本都會收入囊中,購物平臺的清單幾乎都是自己的物品。

可有了家庭孩子之後,才體會到了所謂的“生活成本”

  • 02.

網上有個至今很火熱的提問: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到家樓下,都會在車裡待一會兒?

有個網友的回答獲贊很高:

“一天忙活完,最舒服的時候就是賴在車裡享受一下屬於自己的時間。


在工作中,你是員工;打開家門後,你是兒子、丈夫、父親;只有在車裡的片刻時間裡,你是自己。

車的兩頭,一頭是功名利祿,一頭是柴米油鹽。”

就連我自己都時常會在車裡發一會呆,心裡難受的時候,甚至會在車裡嚎啕大哭一場,可打開車門回到家裡那一刻,依然是微笑面對家人。

這也是成熟的一種吧,所有不安的情緒都只能自己消化。


閒魚裡的看到的生活實態:低配生活,才是現實中的基礎存在


  • 03.

還有一些很殘酷的真相,大多數人都以為在城市中心高級辦公樓裡出入的白領,都是月薪過萬,真相是5千以下的人群才是主流,他們大多都是隨意打發著午餐,以實惠為主;

不是他們吃不起好的,而是他們不能,因為他們需要把錢花在更有必要的地方,房貸、車貸、自我增值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曾經那些你不以為然的低配生活,才是生活中最基礎的存在,能把低配生活過好,已經不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唯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知道。每一個光鮮外表的背後,有多少心酸和無奈。

有一次在中午空閒的時候,去了一下朋友快遞公司寄快件時,看到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姑娘在卸貨,整車的快遞貨物她一個人卸,我問朋友,怎麼讓個姑娘一個人弄那麼多,他說:

“大家都忙,哪有人會有時間顧及她人死活。”這句話雖然殘忍,但卻真實。

  • 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願意低頭承受生活之重,誰不願意做個被人呵護的公主。
  • 這些才是生活的真相,人生的實態。
  • 生活本就甘苦相依,願你在困境時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在得意時,不斷增值,努力向上。
閒魚裡的看到的生活實態:低配生活,才是現實中的基礎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