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學習,壓力重重下的堅持-智慧留學

今日分享一個成功人士在美國的日子,美國留學申請者眾多,本文中為學子講述美國留學生的故事,希望對學子們有幫助。

我在美國經歷的第一次面試,是實習面試。我們在這個專業要想畢業必須完成1200多個小時的實習,其中基礎課實習420小時,專業方向700小時,實習單位都是要自己找的。我將於六月份必須開始基礎課實習,所以找實習單位就成了我近期的頭等大事。從四月底五月初開始,我一共發了七封郵件,全部被婉拒了。——這大大出乎我的預料。雖然我是國際學生,但是自認為在相關領域有多年工作經驗,不至於沒有一家有面試的意向吧?結果還真是!我問了其他亞洲同學,大都有類似經歷;其中一個臺灣女生,很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她在一家她中意的實習單位拒絕之後,又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並深談了她以往的相關經歷和今後的就業計劃,這一次真的收到了面試的通知,對方在回信中說:“很感謝你持續不斷的努力,……”受到她這段經歷的啟發,我在想去的實習單位做完一次志願者之後,緊接著寫了第二封信。信中不僅談了我做志願者的感受,而且重點談了我在國內開展過的相關活動,以及想來這裡實習的強烈願望和具體理由。前一天晚上發出郵件,第二天一早就收到面試通知的郵件了。這位工作人員首先感謝我去做志願者和活動中的愛心奉獻,其次祝賀我的好運氣。一位一直在這實習的同學取消了她的暑期實習計劃,這樣,剛好有個空缺。—直提著的心終於落地了。


我的鄰居Vera是一個性格剛強、為人隨和的非洲女孩,因為同學加鄰居,又都喜歡鍛鍊的關係,我們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因為幾天前我還不無擔憂地告訴她我沒找著實習單位,她不僅告訴了我大膽出擊,直接去找實習負責人的所謂“美國方式”,而且親自輔導我製作了美國格式的個人簡歷,這下子全都派上了用場。由於是早上九點面試,我沒車,又不怎麼會看地圖,而且是第一次去(做志願者和項目辦公室在不同的地方),熱心的Vera還主動提出開車送我去。我精心收拾一番,穿著很正式的衣服去迎接考驗了。


面試我的是兩位很年輕的女士,她們先讓我看了一個十分鐘的宣傳片,之後開始交談,問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對話持續了半小時。這個機構叫Discovering Options,是一個幫助有危險行為傾向孩子的項目,既包括小學生,也包括中學生。實習生的工作大都在一線,也就是在公立學校。我上次做志願者是受我的一位中國同學之邀,為她策劃的活動—“中國文化日”表演新疆舞(她一直在這實習),教孩子們包餃子。據說那一天(5月12日)是孩子們注意力集中時間最長的一次。除了我的新疆舞,我們學校法學院的同學還表演了中國功夫,另外,這位策劃人教孩子們寫毛筆字。聽說寫毛筆字的環節都結束了,還有同學在不停地寫。看來中國文化真有魅力!再回到面試的話題上來,她們問我為什麼以前在媒體工作而現在學習社會工作專業;以前的工作,包括助養孤兒的經歷當中,感到最難的是什麼;想象和描述在這個項目中,你理想的工作環境;你想在這個項目中做哪一類工作;國際學生會遇到語言障礙,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等等。我基本上很放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了她們的所有問題,現在結果沒出來,我還是不在這裡談我的個人感覺了。


從這個經歷中大概可以看出在美國讀書還是很有挑戰的。學業上的事,沒人告訴你,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一切都靠自己主動去問,或看相關資料裡的各項規定。我的英文不很好,又不愛操心,只好不恥下問。


今天在法學院聽說,我才投了六七份簡歷真的不算什麼,他們法學院同學為找實習單位可是要投上百份簡歷的。——大家都不容易呀!


我在這裡總感覺有一種無名的壓力,總是在想,有沒有什麼重要的事需要儘快辦的,有沒有遺漏什麼重要的安排,隔幾天就要盤算哪門課的論文要交了,等等;至於每天大量的閱讀作業就別提了,似乎永遠也讀不完。我總覺得有個鞭子在抽著我,不停地催我往前趕。本來以為只有英語不好的人才會有這種感覺,直到一週前到一位中國博士後家串門才知道,原來他們都和我一樣。這家的男主人來自國內最具權威的一流醫院,專業成績相當優秀,妻子也非等閒之輩,國內名牌大學英語系保送生,來美后在生下孩子不久,就一邊帶孩子,一邊讀教育學博士,三年來,孩子長大了,她本人也已全A的成績博士畢業。對我來說,讀個碩士都如此艱難,別人帶著孩子讀博士竟然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簡直反差太大了!可是當我們在稱讚他們的天分時,這位陳先生說:“這些東西不代表什麼,也和幸福感無關。”他接著講了和我類似的心靈感受,壓抑、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逼迫著。他也有來自語言方面的壓力。的確,身處這個環境,作為一個外國人,語言的學習是終身的。很明顯,他並不比我感到更多輕鬆和快樂。


智慧留學

在美國學習,壓力重重下的堅持-智慧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