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空氣可以使你致命

煙霧曾經一度是洛杉磯最大的吸引力,而現在則遍及全美國,從比尤特、蒙大拿到紐約城,人們都在習慣於這種被汙染了的空氣,以致呼吸別的空氣反而感到很困難。

最近我到各處講演,我停留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亞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那裡海拔大約7000米。

當我走出機艙的時候,立即就聞到一種獨特的東西。

“這是什麼味道?”我問了一下在機旁接我的人。

“我什麼也沒聞到。”他答道。

“有一種很明顯的氣味,這是我所不能適應的。”我說。

“啊,你講的一定是新鮮空氣。許多人從飛機走出來呼吸到他們從未呼吸過的新鮮空氣。”

“這會怎麼樣呢?”我不免有所顧慮地問。

“沒關係。你剛才呼吸的就像別的空氣一樣,這對你的肺部會有好處的。”

“我也聽過這種說法,”我說,“不過,要是這是空氣的話,我眼睛為什麼不淌水呢?”

“對於新鮮空氣,眼睛是不淌水的,這就是新鮮空氣的優點;你還可以節省許多揩眼淚的優質紙。”

我環顧周圍一下,各種物體一片清晰明澈。這可是一種奇特的感覺——我反而感到非常不舒服。

我的主人意識到這一點,他想使我消除顧慮,說:“這不必擔心。反覆試驗證明你可以日日夜夜呼吸新鮮空氣,對你的身體是不會有任何損害的。”

“你剛才所講的,無非是叫我不要離開這裡。”我說,“在大城市生活過的人,誰也不能長時間呆在新鮮空氣的地方,他忍受不了新鮮空氣。”

“好吧,新鮮空氣要是煩擾你的話,你為什麼不給鼻子捂一塊手帕而用嘴巴呼吸呢?”

“對了,我要試試。不過,如果我早就知道要到一個除了新鮮空氣便沒有別的空氣的地方的話,我就應該準備好一個外科手術用的面罩。

沉默地開車大約15分鐘後,他問:“現在你覺得怎樣?”

“是了,我想對了。現在可以肯定,我不打噴嚏了。”

“這裡是不需要打噴嚏的。”這位陪同的先生承認說,他又問道,“你原來那地方是不是要打大量的噴嚏?”

“老是要打。有些日子,整天要打。”

“你喜歡打噴嚏嗎?”“打噴嚏並非必要,可是,你要是不打,你就會死亡。——請問,這裡一帶為什麼沒有空氣汙染呢?”

“弗拉格斯塔夫大概吸引不了工業的光臨。我猜想我們確實是落伍在時代的後頭了。當印第安人互相使用通信設備的時候,我們弗拉格斯塔夫才開始嗅到唯一的一點菸塵;可是風似乎又把它吹跑了。”

新鮮空氣實在使我感到頭暈目眩。

“這裡周圍有沒有內燃機汽車?”我問道,“讓我呼吸三個小時也好。”

“現在不是時候。不過我可以幫你去找一部載重汽車。”

我們找到了載重汽車的司機。我在暗中中塞給他一張五美元的鈔票,於是他讓我把腦袋湊近汽車的排氣管半小時,我立即就恢復了充沛的精力,又能夠和人家長談了。

離開弗拉格斯塔夫,再也沒有人像我這樣高興的了。我的下一站就是洛杉磯,當我走出飛機的時候,我在充滿厭惡的空氣中深深地吸了一口長氣,我的雙眼開始出水了,我開始打噴嚏了,我覺得又像一個新的人了。““你喜歡打噴嚏嗎

?

(本文摘自《外國微型小說100篇》)

點評:這是一篇反映環境汙染現狀的名篇佳作。小說一反這類題材以往凝重、悲憤和憂患的基調,以荒謬的假設“新鮮空氣可以使你致命”為前提,採用輕鬆幽默的口吻、極度誇張的情節,訴說了一個嚴峻的話題。

習慣了汙染空氣的“我”,來到一個沒有受到工業文明侵擾的城市,那裡的新鮮空氣讓“我”痛苦不堪,陪同“我”的人也焦急萬分,他們採取了種種措施,甚至包括讓“我”的腦袋湊近載重汽車的排氣管進行呼吸等。這些荒誕的細節令人忍俊不禁,細細品味,我們又會被作者的良苦用心所打動,彷彿看到作者幽默輕鬆背後一張冷靜嚴肅的面孔。是的,作者的警告並非天方夜譚,人類如果仍然一意孤行,我們大約真的有一天會忘記什麼是“新鮮空氣”了!

新鮮空氣可以使你致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