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可能出現第2波疫情,點名了5個城市,你怎麼看?

紫色楓林樂


我是小炁圓寶兒,我來簡單回答一下!

李蘭娟院士的預測是提醒我們國家和國民,現在還遠沒有到能夠放鬆警惕的時候。國內雖然沒有了新增,但病毒並沒有被消滅,而且這個新冠肺炎是像感冒一樣,會重複感染髮病的。

李蘭娟院士提到的五個城市,都是人口流量最大的城市,而且都有國際機場。目前為止,世界上恐怕只有我國是最安全的,這會招來很大一批人來我國避難,包括我們本國人也包括非我們本國人。更有可能,會有一些,無意的和有意的病毒攜帶者。現在還遠遠沒到我們能夠放鬆的時候,除非疫苗唄研究製造出來,要不然,我們應該一直保持警惕到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都被控制住,那時候才算能鬆一口氣!


小炁圓寶兒


關於李院士的說法,我覺得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大家在行動了。

1,說法的依據

首先新冠病毒是靠人傳播,而目前內控已經成功,下來主要是防境外輸入。由於這些地方相比其他地區,和境外交流最多。下來分開說說:

2,人員的流動

(1)交通:

由於這幾個城市境外航班多,最直接的就是出入境人員多。這樣的話,就會增加防控風險。

(2)留學:

這個是最直觀的,大家知道留學的成本不低,所以相對而言。經濟好點的城市,留學生多,從小學生,中學生到大學生。可能好多孩子需要回國,所以也增加風險。

(3)流動:

這些城市人口眾多,並且來自全國各地。所以隨著疫情好轉,全國各地員工陸續返崗,這樣也無形中增加防控的資源投入,在資源有限前提下,自然就會分攤防控資源。

3,預防的方式

關於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交通分流:

前幾天的新聞也報道了,對北京境外航班進行分流,從而降低北京防控壓力。讓周邊資源好的城市分擔。就像西安臨時建成入境人員分流中次年。

(2)減少流動:

鼓勵境外留學生,以及工作人士延遲迴國,這樣既對減輕防控有有好處,同樣也降低他們回來的途中,接觸大人員,增加自身感染風險。

(3)人員自覺:

這個的的話,就是好多地方利用健康碼調控,外省來的自覺減少無用走動,或者兩點一線。有感冒,發燒。以及接觸過密切接觸的人,自覺隔離,積極上報。把風險降到最低。

總的來說,李院士的說法是一種警示,主要讓我們提高警惕,積極防禦。關於疫情上半場才結束,下來要積極堅持,絕不鬆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