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囗罩為什麼還供不應求?學校開學以後怎麼辦?

尹四九


國內的口罩現在依然供不應求,個人覺得有以下三個原因。

1、口罩產能短期內跟不上

原來國內口罩的產能主要是供應醫務人員使用,且口罩大部分屬於一次性用品,比如原來一個月生產1億隻已經足夠使用,現在全國全民皆兵,14億人10億人要使用,每天1億人出去活動,消耗就是1億隻口罩。

2、物流配送能力跟不上。

現在很多物流企業沒有復工,物流工作人員因為開具不了復工證明等原因,回不了工作地或出不了生活地方。

3、監管部門的負面影響。

前段時間一藥店6毛錢左右進價的口罩,賣1元錢被監管部門處罰處理,映射出了現在藥店售賣口罩出力不討好現狀,導致一些藥店在口罩銷售方面表現出相對消極的態度。

以上3點大概就是國內口罩還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至於說學生開學以後怎麼辦?

各級政府、部門作為國家的管理機構,他們站在疫情的最前沿,信息方面最全面、最權威。

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家庭的希望,什麼時候開學政府部門肯定會慎之又慎,通知開學時應該是疫情得到控制,各種防控措施也會積極跟上。

我們作為老百姓在這個危難時刻,不信謠,不傳謠。就聽指揮、聽招呼、不添亂就行。


優選生涯規劃教育


我是博雅燕園,我來回答。

題主這兩個問題提得很好。

我家有個親戚,是女生,在武漢念大學,她有個很好的習慣,出門喜歡戴口罩,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是如此。戴口罩,除了因為空氣不太好,防灰塵等方面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防傳染病。這次新冠肺炎突然爆發,武漢是絕對的重災區,但這個親戚平安無事,應該說,戴口罩的習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這次疫情波及全國各地,甚至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出現了病例,尤其是日本、意大利等國,情況也比較嚴重。口罩作為防疫的基本用品,起著基礎而重大的作用。疫情的嚴重,使得大家對口罩的需求量極大地增加了,主要就是為了防疫。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在疫情結束之前,戴口罩已經成了基本的動作,每個人都需要。全國十四億人口,對於口罩的需求量,每天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雖然國內相關的口罩廠家都加班加點生產,很多其他廠家也加入了口罩生產的行列,但依然難以完全滿足全國人民的巨大需求。且,防疫一線醫務人員、維護秩序的民警、社區工作人員等需要優先滿足,所以,對於很多人而言一“罩”難求確實是事實,也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現狀。

而且,以前日本等鄰國給予了我國不少物質上的幫助,其中的重點物資之一就是口罩;但現在他們自己也出現很多傳染案例,自顧不暇,也就沒有辦法給我們再提供這方面的幫助了,這也是口罩供不應求的一個原因。

雖然口罩目前依然供不應求,但對於學校開學而言,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1、我們口罩的生產,在不斷加碼,雖然全國人民需求驚人,但隨著生產量的不斷增長,缺口會逐漸減少,直到供需平衡;

2、現在看來,疫情明顯已經過了拐點,情況越來越樂觀,隨著疫情的逐步消失,每個人每天出門必須戴口罩的要求會逐步取消,尤其是一些疫情本來就很微弱的地區,比如西藏等地,這會逐步減少對口罩的需求量;

3、學校開學,是一個十分慎重的事情,開學時一般會在本地疫情基本結束的時候,且學校會作出一系列的措施確保安全,比如消毒、測體溫,比如分批次上課、吃飯等,對於口罩,也會重點考慮,必要時優先予以調配。

總之,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於口罩的認知會得到拓展,戴口罩會成為大家重視的一個重要習慣,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大大有助於公共衛生安全的提升。至於這次疫情導致學校開學延遲,以及由此產生的學生們口罩需求的問題,確實是一個需要重視的事情,但不必太擔心,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妥善解決的。


燕園終身學習


今天老公從同事那裡拿回來了一盒口罩,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好。這是他已經預約了幾天才拿到的口罩,顯得非常珍貴。

由於家裡有兩個孩子,我們都特別小心,能不出去就儘量不出去。從除夕到今天,我還沒有出過門,要不是因為這兩天單位讓大家開始家裡辦公,我都不知道是幾月幾號了。



口罩在藥店還是很難買到。我記憶中的口罩,還是年後那幾天,有藥店限購,每天每個人能買5個口罩,5毛一個,還得提前在線上預約,我從來沒有約上過。我在想,不過是藥店的一種促銷手段罷了。

我有一篇文章裡說到口罩5毛一個時,下面幾百個評論,都是說口罩多貴,貴是不說,就是貴也很難買到。

截止2月24日,全國已經有7省份下調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等級了,其中甘肅、遼寧、貴州、雲南和廣西將響應級別下調至三級。

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將會下調應急等級。

防控疫情得到了階段性勝利,為什麼口罩還是供不應求,一罩難求?我們看看下面的數據:

根據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到2月22日,國內口罩日產量已達5477萬隻,較2月1日增長2.8倍;近20天以來,已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我國14億人口,這累計生產的口罩,還不足一半人用。這些口罩很多都會發往武漢等確診人最多的地區,再加上每個口罩只能戴4個小時,返工潮來了,口罩需求量更大。



口罩供不應求,也就不難理解。其實,現在有很多大企業在跨界生產口罩,如生產紙巾的,生產皮鞋等企業,購買了口罩生產機,生產口罩。

一隻口罩的工序很多,一隻合格的口罩生產週期是14天,所以,並不是說我們想要多少口罩加班加點地做就行了。

今天,硬核主任張文宏醫生,針對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給我們說“口罩還需要戴1到2個月”。

也同樣是今天,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24場疫情防控保障專題新聞通氣會上,鍾南山院士預測:疫情將會在四月底得到基本控制。



他們兩位的話,給了我們什麼啟示?中小學生到底幾月份開學,開學後應該怎麼做來保證他們的健康?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斟酌。

在我看來,中小學開學時間還沒統一確定,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孩子上學的事。教育部一定會制定非常嚴密的方案,來防控可能出現的問題。


英語老師Minnie


天啊!現在為何一“罩”難求?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我跑了多家藥店,都沒有買到一個口罩。

我現在戴的口罩是霧霾的時候,有人說霧霾裡有有害物質,需要戴口罩,於是我到藥店買了2包口罩,1包裡面一共有10個口罩,當時用了幾個,還剩10多個口罩,這10多個口罩快用完了,想再買兩包,結果就買不到了。

口罩為什麼會這麼緊張呢?

我想,現在家長都在為孩子上學做防疫準備,都在四處打聽口罩、購買口罩。全國2億多學生,這是一個多大的需求量呀?一天一個學生用一個口罩,還需要2億個口罩呢!

還有湖北那邊,那裡是重災情,國家必須統一調撥,保證湖北、特別是武漢人民口罩的需要,更要保證戰鬥在抗疫一線廣大醫務人員的醫用口罩的供應。

最近各個企業正在復工復產,他們也需要防護,也需要口罩。

全國防疫,14億人口人人都需要戴口罩,對口罩的需求量太大,而我國生產口罩的能力卻有限。

正常來講,我國每天能生產2000萬個口罩,除了供應醫療機構外,一些名人、明星為了遮擋自己用一部分,就能滿足市場需要了。

可是疫情防控時期,2000萬隻口罩就不夠用了。國家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擴大了口罩的生產線,同時生產口罩的工人加班加點,增加產量。有報道說,現在每天全國可以生產7000萬隻口罩。但這個產量,仍然滿足不了14億人口這個巨大市場的需求。

估計快開學了,2月25號國務院的防控文件中要求“教師要戴口罩授課”。我做為一名老師,還真不知道能不能買到口罩,也許學校會給老師發口罩吧!


閆老師教作文


為何口罩供不應求?

為何?為何?為何?


只有一個原因,買的多,賣的少。為何買的多,賣的少?

因為特殊情況,需求量大增。

先不說今年的情況,在前幾年的時候,因為霧霾的原因,全國一下子出來n多口罩廠,預計全國人民都會帶口罩。

當時我也在網上搜集了不少了關於口罩的資料,發現普通醫用口罩對霧霾無效,只有3m口罩和n95口罩才用用處,我準備野心勃勃的買一大批口罩。因為我嗓子又慢性咽炎,每次霧霾嚴重時就會預警一樣的提前爆發。


這類口罩特點是,一天一換,但是我查到價格後,立刻傻眼了,因為一個n95,3m口罩很貴,幾十塊,咱窮人一天工資都沒有幾十塊,戴口罩不能不吃飯啊。所以當時就沒買口罩

而現在呢,口罩需求猛增,可以說全國人民都在戴口罩,沒有口罩將會禁止去任何公共場合。

這樣口罩猛增。所有人都要戴口罩,假如一天一個,那麼基本上一天需要今十億,這樣大的需求,任何國家也滿足不了。
最後五菱榮光都開始製造口罩了,你說難不難?五菱榮光這麼牛的企業打出口號: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製造什麼。

一句話:五菱真夠牛啊。

那麼開學之後怎麼辦呢?

開學之後肯定怎麼辦?

這個我相信你們可以放心,完全放心,學校肯定考慮了,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口罩是不會開學的。這一點地方部門也會考慮的。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


高校專業那些事


口罩供不應求,這應該跟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係。

我們知道國人平時都不習慣戴口罩,即便是現在疫情尚未結束,出門的時候還是會看到一些人不戴口罩,或者即便是帶了口罩,口罩卻掛在脖子上或者拿在手上,不知道他們那樣帶口罩幹嘛。

就我自己來說,新冠疫情沒有來臨之前,我也是一直都不戴口罩,甚至有同學生產口罩的,主動說要送我一些,我也婉拒了,因為那時候口罩對我來說沒有用處。

也正是因為大家這樣的生活習性,也就決定了口罩的產能,正所謂需求決定市場。平時一定是隻適合需要口罩的那部分人群,這個人群究竟佔總人群的比例有多高,我們不得而知。現在疫情突然發生,要求人人都戴口罩,需求量突然變成了N倍往上增,而整個國家的生產產能就那麼大,顯然口罩稀缺就是必定無疑的,一點都不奇怪。

另外,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一些企業因為延緩開工,人員沒有到位,原材料不能立馬組織到位,都會影響口罩的產量。

昨天我看到一則消息,原本是生產汽車的上汽柳州五菱公司,在疫情期間上線生產了口罩,並且對柳州市免費供應,此舉可真謂解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設想一下,如果一些企業有能力並且有餘力,也能夠像五菱宏光這樣擴產去生產口罩,或許會讓市場上的口罩緊張狀況得到比較好的緩解。

前段時間在頭條上看到有作者寫疫情過後必須準備的物品,其中包括每年準備200只一次性口罩,這真正叫防患於未然。倘若每個家庭平時都備上一些,或許在疫情來臨之時就不會顯得那麼手忙腳亂,不至於出現“沒有口罩不能出門,不出門又買不到口罩”的尷尬局面。

至於學校開學,我相信會等到師生都不用戴口罩時,否則,你設想一下,老師戴著口罩在講臺上講課,學生戴著口罩在下面聽課,學習的效果如何?


蘇小妮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口罩不是供不應求,是普通人根本買不到,葉秋如果幾個藥店,都沒貨!現在用的口罩還是去年買的,因為太原霧霾比較厲害,買了一些備著,但是,現在也快用完了。

還好,小區今天團了一批,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一包10個44,聽別人說平時都是幾毛,不過現在4.4應該屬於不高但也不低的價格了,兩三塊現在能買到應該算不錯的了。

現在產能全來開,為什麼還供不應求,因為中國人太多了,現在不管是城裡還是鄉下,走在路上,你能看到不戴口罩的嗎?99%以上全帶口罩,想想這是多大的需求量,尤其是近些天,隨著疫情向好,好多地方都是個位數增長,隨著而來的就是街頭行人增多,口罩的需求量自然增長!

還有一個原因,利用口罩發一筆財,比如葉秋團購的4.4元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肯定是有人從中獲利,沒辦法,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大家想法都一樣,和生命安全比起來,這都是小錢,都願意花!

口罩會不會降價!短時間內不會,就像題主說的,快要開學了,這意味著很大的需求量,葉秋買了四包就是考慮到孩子上學的需求,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如果疫情在國外傳播開,口罩生產大國的我們還要出口國外!

口罩買不到是買不到平價的,在朋友圈和QQ群很多高價口罩或者次高價口罩,你可以買的到!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我的孩子今年高二了,我真的是希望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孩子早日回到學校上學。可是,現在口罩真的是大問題,我們年前在藥店搶購了30個口罩,就這樣也捨不得多用,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了,還得留給孩子開學用。所以,能否正常開學,應該取決於這些基本物資都有保障的情況下吧。


指間寂寞2


從有疫情開始,口罩就成了脫銷產品,後來即使有,也需要帶身份證,一個身份證只允許買兩個。你去藥店就知道有沒有口罩,隊伍排到大街上的,肯定是口罩在來的路上,大家排隊等候呢。

由於我家孩子是醫院的,提前下手去藥房買了一打,我們倆沒那麼嬌氣,用完了溼了曬曬,下次繼續用,至今還有呢。不是心疼錢,是真買不到,連孩子醫院口罩都告急,領導沒有辦法,下令抽出人力用消毒的紗布自己做,來解燃眉之急。

以前,我們還可以去國外進口一些救急,可現在不行了,病毒在國際氾濫,他們自己都不夠用,根本買不到了。我們國內的工廠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一天能生產5477萬個,按理說也不少了,可和需求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用。


我國14億人口,每人一天一個還14億呢,多虧多數人都在家蝸居,能緩解口罩不足的情況。

現在最犯愁的就是學生開學,據統計我們有在校學生3億人,每人每天一個,每天還需要3億隻口罩,現在的產能根本滿足不了,這還沒有算老師用的。

我國前幾天捐贈韓國2.5萬個口罩,有的人會說,自己家都不夠用,幹嘛還給他們。禮尚往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來無往非禮也,你有難人家幫你呢,人家有難,咱們必須出手相助啊。

現在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多個省份多天零增長,形勢一片大好,在經過一個3月份,如果4月份開學的話,估計可能不用戴口罩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有的省份初三高三提前開學,人數不多,師生需要的口罩應該沒有問題。現在網上,藥店都有顯示,口罩沒有那麼緊張了,可以購買到,只是不知道真假而已。

如果學生開學必須戴口罩,家長就動動手,給孩子做幾個,我看抖音上教做口罩的特別好,做出來的耐用還美觀。家長千萬不要怕孩子上學用就囤積一些口罩,如果孩子上學時不需要了,浪費錢還沒地方放。

現在戰鬥在疫情一線醫護人員,需要的物資都緊缺,我們不要無謂的囤積,讓他們不夠用,影響到他們的生命健康,我們心裡也不安,您說是嗎?

開學的時間還沒有確定下來,不要考慮那麼多,現在需要做的是,看好孩子上好網課,別集中上學時,口罩用之不盡,而腦袋空空如也,要的是成績遙遙領先,其他的都好解決。


元氣女神


我們確實需要口罩,但一直買不到。我家裡有幾個單位以前發的勞保口罩,還湊合能上街,那些平時家裡沒有口罩的怎麼辦啊。

讓在線上搶,每天一次,年輕人都搶不到,我們怎麼能行呢,加上搶完了還要到店裡去拿,太折騰了。

希望能夠儘快解決口罩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