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想種田,但又不想短期租出,該怎麼辦才讓農民把田土租出來?

裡郎苗寨艾岡


自從土改以後,農民才有田種,以前都是大地主富農擁有田地,作為農民,只有靠這一塊田地為生,所以,特別看重這塊土地的重要性。土地經過了不斷的變化,由集體又分生產隊又分田到戶(三包四固定),政策的不斷改變,使農民對土地的看法沒有正確的認識,由於土地面積小,所以更顯得珍貴,由於地界的不明確,田埂小灣,一旦毀滅,就很難分清田地的數量,質量,土地確權登記又沒有完全的確權登記發證,因此農民租出去就很難說清楚,農民更擔心的是國家政策,農村的制度不完善,在外工作又都不穩定,一旦失業,回到家裡田租給別人,無法收回沒田可種,所以,寧願荒廢,也不願意租給別人耕種,另一種原因就是外地的開發商由於本村的田地面積過小,不願意進行合作,開發,因此只有租給本村的村民,又因本村村人很熟,又不好意思立下字據,地界難以確認,所以寧願不租。以上原因有待國家政策,農村的土地政策更加的完善,村的制度更加完善,村民規民約約束力的增加,村民思想不斷的改變,提高覺悟認識,加上開發商的信譽度,才能夠提高出租的利用效率。





青松迎春


近幾年,農村青壯年紛紛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童,部分地區出現了土地閒置的現象。在國家層面上,也是鼓勵土地適度流轉。題主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把土地租出來?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弄清人家為什麼自己不種,也不想短期出租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土地情結方面。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次大的變革裡面都有土地的變革,戰國時期的商鞅推出的許多變法措施裡,也涉及到土地問題。解放後,大集體時代,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無不與土地有關,可以這樣理解,中國的農民歷史就是一部與土地抗爭的歷史。所以,中國農民對土地的情結是根深蒂固,祖輩相傳的。結合題主的問題,就是把土地租給你,不放心,怕你不愛惜土地。

二是生活保障方面。手裡有糧,心裡不慌,自己的土地雖然貧瘠,但靠勤勞的雙手,解決溫飽是有保障的。你肯定會說,土地租出去也有租金,但這個是主動與被動的關係,自己換位思考一下。

三是土地租金方面。現在農村土地流轉大都是按年支付租金,一年一次。由於農產品受市場影響較大,所以,支付的租金一般不會太高,也就在千兒八百左右,這點錢對於現階段的農村人來說,真不算太多。況且,有些時候,還會出現拖欠,不一定能拿到手。


以上就是農民不願意租地的大致原因,那麼,怎樣讓農民心甘情願地把土地租給你?

一是對接社區,爭取支持。首先,你要到社區,把自己的方案講清說明,包括土地位置、面積、幹什麼,怎樣幹、承包費、租用時間及後期土地恢復等細節全盤托出,他們會根據本地發展的需要,來決定你能否實施這個項目。因為,現在農村的生態環境脆弱,政府知道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係,這是你在進入實質性租地前的步驟,他能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二是面對群眾,爭取配合。群眾是土地的實際擁有者,他們配合,租地方能成功。你既然已取得社區的信任和支持,工作人員就會進村入戶幫你宣傳。在這時候,你也可以利用村中有威望的人,合理利用農村人講究“人情”的心裡,讓他們帶頭,作出表率,自願租地給你,走官和民兩條道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時間段內,可以採取簽字認可的方式,但不是要你及時兌現資金,而是要群眾簽字認可他願意租地給你,咱們農村不是有個“一事一議”政策嘛。


三是圍繞重點,全力突破。租地工作不可能一氣呵成,總會遇到一些暫時不理解,不願意接受的群眾,怎麼辦,只能採取重點突破的辦法,更不能蠻幹。舉個例子,我的老家,前幾年,由於土地流轉,出現過死人現象,當時,承包者過於激進,在還沒有全部答應租地的情況下,強行開動機械,雖不是有意造成,但最後確實死了人,導致地租不成,還要賠償,不划算。遇到這種情況,要去尋找根源,農村人講究“順氣”,你只要多想辦法,一定能克服。

四是不折不扣,及時兌現。到了這一步,就差不多大功告成,需要及時把當年的租金拿給人家。以後在租期內,按時兌付租金,合約期到了,按照要求,恢復土地原貌就行了,農村人講究“實誠”。


暗是倒過來的光993


農民不想種田,但又不想短期租出,該怎麼辦才讓農民把田土租出來?這個問題要從鄉規民約說起,農民不想出租土地,這是農民的權利,但是不允許拋荒,如果拋荒田土就按照鄉規民約來處罰,這樣一來不想出租田的農民,也會主動出租田的。因為種糧食植物必須大規模種植才可以有少量利潤,在農村大多數農民能外出打工的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土地也都流轉讓少數人承包了。小規模種植不但賺不到什麼錢,反而會誤工。所以外出打工是農民家庭的經濟主要來源。


鄉村老農有話說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農民不想種地,但又不短期出租,要想讓他們把地租給你,首先要取得他們的信任,以為農民雖然不想種地,但對土地是有著深厚的感情,怕在短期租賃期間對土地造成破壞,收回後影響自己使用或再次出租。再就是租地價格要適當高些,農民大多是利益驅動型,只要他們覺得價格合適,就會把地租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