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2020年3月24日,或許會成為國際奧運會歷史上重要的時刻。日本當地時間24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舉行了一場電話會談,這場會談直接決定了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成為國際奧運會史上第一次因戰爭以外的因素而被延期的奧運會。安倍晉三首相對於此次東京夏季奧運會希望甚大,新冠肺炎病毒在全世界蔓延以來,日本政府起初並不打算取消或者延期,但是最終日本政府不得不“妥協”,雖說些許“遺憾”,但是也是奧運會面對疫情的“最優解”了。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奧運會

天意如此,人力何為?

在目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海外的“蔓延”情況來看,日本政府不得不從國際大局出發“忍痛”做出將奧運會延期至2021年的決定,但是這個決定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可不是那麼好下的。從東京奧組委表示奧運會不會因疫情而取消,到安倍晉三首相與國際奧委會達成延期1年的方針,日本政府上下經歷了什麼?

疫情在日本發生後,日本政府面臨著兩個重要工作,一是如何做好國內的疫情防控,二就是如何保障東京夏季奧運會能夠如期舉行。其中後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著日本政府低調地處理著國內的疫情防控問題,這也給日本民眾和外界帶來了一種日本政府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咋“消極抵抗”的感覺,而目的是不願給即將到來的奧運會蒙上不安全的“陰影”。所以日本政府以各種姿態做出希望東京奧運會能如期舉行。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安倍晉三首相

在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病毒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東京奧組委就發出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不會因疫情而取消”的“宣言書”,儘管新冠肺炎病毒在此後數週開始“肆虐”海外,但是日本方面並沒意思表示會考慮取消或延遲。到了2月底,菅義偉 在記者會上再次表態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會如期舉行,而國際奧組委在3月初也表示會全力支持東京奧運會,並鼓勵各國運動員積極“備戰”,這期間關於奧運會的舉辦權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倫敦市長候選人喊話日本想要代替東京舉辦今年的夏季奧運會,此事還激起了日本民眾的廣泛“抗議”。

進入3月中上旬,當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疫情是“全球大流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喊話日本稱應將東京奧運會推遲1年舉行。但是日本政府並不放棄,安倍晉三首相在3月14和16日兩次表態希望東京奧運會能按期舉行,與政府的意見不同,日本民眾似乎更願意推遲奧運會的舉辦,3月17日的民調顯示,63%的日本民眾表示應該推遲,而支持奧運會按期舉行的民眾只有23%。進入3月下旬,歐洲國家因疫情全部“淪陷”,而美國國內的確診病例也在“激增”,此時外界呼籲日本推遲奧運會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各大國際體育組織紛紛“進言”建議國際奧委會考慮他們的意見。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日本取得奧運會主辦權

時間回溯到3月23日,安倍晉三首相第一次“鬆口”,表示“目前全球的情況不適合舉辦奧運會”,而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等國家也紛紛表態或許不會派運動員參加東京奧運會。第二天的3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與國際奧組委“敲定”奧運會將延期至2021年夏天,但是延期後的奧運會仍將保留“東京2020奧運會”的名稱。

奧運“執念”,由來已久——興於奧運

1912年日本第一次參加了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第五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會也成為日本政府展示國力和形象的重要平臺。1932年日本再次參加了在洛杉磯舉辦的第1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參加好這次奧運會,日本政府派出了157名運動員,僅次於東道主美國,而日本也超越英國德國等國家成為獎牌榜的第五名,日本政府藉此“間接的”宣傳了日本的文化。嚐到奧運會“甜頭”的日本政府也想申辦一場國際奧運會來“檢驗”自己“脫亞入歐”以來取得的成就,以此來證明自己作為亞洲人並不輸於歐美國家。於是1937年日本申請到了1940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但是由於但是日本政府陷入了“軍國主義侵略擴張路”的“泥沼”,1940年奧運會也因此而停辦。二戰後,部分日本民眾也在反思,如果當時日本走的是“奧運立國”之路,現在的日本會否是另外一種景象?可惜的是歷史不能重走,但是日本政府對於舉辦奧運會的“執念”並沒因此而放棄。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1964東京奧運會

二戰結束後,美國扶持下的日本走上了“正常化”的國家發展道路,但是遭受戰爭炮火“摧毀”過的國家,日本急需在國際社會樹立起愛好和平,追求發展的國家形象,於是申辦奧運會再次進入了日本政府的“選擇視野”。1952年東京都曾表示願意舉辦一場國際奧運會來彰顯日本民眾的和平形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1959年日本終於如願以償的申請到了1964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日本政府也明確指出要通過此次運動會“展示日本民族道義,增進國民體育,以及相關設施的整備”,為此日本從政府到民眾都將辦好一場奧運會作為了當時的最高使命。

為了舉辦一場讓世人矚目的奧運會,日本政府當時決心要對東京都進行大範圍的“整備”。為此投入了鉅額資金對東京都的交通網進行擴展,還建成了東海道新幹線和首都高速路,建立了國立競技場和武道館。另外為滿足通訊和轉播需要,日本政府還建成了海底通訊電纜,日本國內眾多產業都因奧運會而得到了極大地發展,包括家電產業、房地產業、製造業以及運輸業等。據統計,日本為了辦好1964年的夏季運動會在東京都投資了295億日元。全國的相關建設投資更是高達9600億日元,而日本民眾也通過奧運會再次找到了民族和文化自信心,通過“奧運景氣”帶來的“精氣神兒”,日本迎來了快速的經濟發展期,並於1968年成功“登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廣場協議

可以說奧運會對於日本來說絕不是一場體育盛事,還有著特殊的歷史含義,而1985年的廣場協議使得日本面臨著“失去的十年”,當終於熬過“痛苦”後有所緩和後的日本又面臨了2008年金融風暴的衝擊。2011年,日本國內又迎來了“多災多難”的時刻,地震、海嘯以及核洩露事故一個接著一個的出現在日本民眾面前,國家好不容易的積攢的信心再次面臨“幻滅”的危險。這次夏季奧運會無疑是日本政府和民眾“寄予希望”的重大國際公關行動和國內發展良機,但是“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為也”。

一場奧運會能否給日本帶來“轉機”

1964年東京奧運會被日本政府和民眾視為重振經濟的“觸發器”,日本國內也普遍希望能“夢迴昭和時代”,所以這次奧運會對於日本來說確實是“機會難得”。

在日本政府申請2020年夏季奧運會時就提出要將奧運會打造成可以給予受到災難的日本國民力量的“夢想之會”,時任東京都知事也直言想通過奧運會來展示日本在經歷災難後在國家重建方面取得成績。不僅是日本政府與民眾,日本眾參兩院也將2020年奧運會視作日本從大地震中重新站起來的重要象徵,為此日本上下再次拿出來1964年的“勁頭”,試圖通過奧運會刺激國民情緒,拉動日本的經濟增長。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日本申奧

從申奧成功到現在的7年間,日本政府已經累計耗資126億美元,不同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大興土木”,如今的日本只能對原有的基礎進行“修修補補”。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對此次奧運會寄予厚望,根據日本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2020東京夏季奧運會將有望推動日本經濟增長近0.5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基礎設施的翻新以及奧運會帶來的旅遊與消費增長,同時,奧運會的籌備過程中也將給日本帶來15萬個就業和2.96億日元的經濟效益。當然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效益,東京奧運會對日本的刺激更大的或許在於其可以提振日本企業和民眾的經濟和市場投資信心。

但是如果因為疫情而推遲奧運會日本將損失約58億美元,這些損失只是看得見的奧運會本身以及推遲一年造成的財政損失,而其他“不可見”的損失對於日本來說確實更嚴重的。根據日本專家的估算,推遲奧運會將導致日本國內GDP損失1.7億日元,同時推遲奧運會還可能會造成了日本企業和民眾對市場投資信心的消散。

聊聊日本的奧運“情節”,一場運動會能否成為日本的“救命稻草”

2020冬季奧運會

但是一場奧運會就能夠徹底激發日本國內的經濟頹勢嗎?恐怕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眾所周知,日本國內的結構性問題在於少子化和老齡化,如果這一問題不得到解決,日本國內面臨的諸多問題或許都難以得到根本的改善。安倍晉三試圖“仿效”1964年東京奧運會帶來的“經濟刺激”或許從開始就是“虛幻”的,上世紀60年代,日本的社會和人口結構是健康的,14歲以下的人口占到的總人口的26%,但是到現在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達到了總人口的30%。這一反轉已經表明日本面臨著嚴重的“養老負擔”,再加上日本社會的低生育和少子化趨勢更是使日本面臨著嚴峻地“勞動力危機”。奧運會來的刺激只能是短暫的,若要徹底解決日本的困局,政府必須從根本上進行著手,否則奧運會也只能是一場奧運會而已。

安倍首相想通過奧運會為自己的政治時代華上美麗的“句號”,他現在已經是日本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首相,明年9月安倍首相的任期將結束,能舉辦一場奧運會算是對自己的一種“加冕”。儘管推遲奧運會對日本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體育盛事在必要時也要讓位於全體參會運動員的安全。總之,奧運會是安倍首相的“加分項”,但是不能成為日本國家整體重現“昭和時代榮光”的“推進劑”,只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結構問題才能“拯救”日本於“頹勢”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