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小孩子獨立性太差了,該怎麼辦?

奶爸心酸史


你好,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獨立性太差的寶寶,長大後大都不自信,不喜歡挑戰,循規蹈矩,依賴性強,無法獨立處理事情,影響以後的工作生活。所以及早的培養獨立性是很有必要的!


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 給孩子勇氣;

孩子獨立性差,一般都是因為擔心,不敢做,沒有勇氣。可以引導孩子多參加比賽運動,多做有挑戰的事情,增加勇氣,克服懦弱。

  • 耐心引導;

父母要積極耐心的引導,不要急於求成,批評孩子,這樣會加重孩子的依賴程度。

  • 製造鍛鍊機會;

有些事情,父母不要代做,讓孩子自己做,父母在旁邊指導,製造鍛鍊孩子的機會。

  • 多鼓勵孩子;

孩子做成一件事情,要語言上、行動上多多鼓勵,表揚。給予孩子讚賞,孩子才會積極去做。

小芳有話說:

我是一位二胎寶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和知識。如果大家喜愛,歡迎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我是小芳媽媽,與大家一同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


小芳玩具屋


4歲不小了,我女兒3歲,什麼都要自己來,也沒怎麼教育,主要是我比較懶,但凡她能自己做的事我都不幫忙,慢慢的膽子越來越大。

你說的這種情況主要分兩種,一是做父母的過於關愛,什麼都替孩子包辦了,造成孩子沒有想法,沒有探索意識,也沒有了好奇心。導致獨立性越來越差,越差就越不想改,越不改就越膽小越懶惰。二是孩子有意識的去迴避問題,放大問題,以此來博得父母更多的關愛,俗語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別小看孩子,他們都聰明著呢。當他發現他的問題能得到父母更多關注時,他會樂此不疲的去做,因為這能達成他想要的結果。比如不用自己去洗梨,父母不但不會教育他可能還會把洗好的梨送到他手裡,這能滿足孩子對父母的掌控力。

面對以上這兩種情況,首先我們要先口頭教育,但不能空口白牙的去說,而是通過故事或是繪本來給孩子講明道理,其次是當你想讓孩子做什麼事時,首先自己要做好,或者說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就比如吃梨這件事,孩子不敢去,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去洗梨,洗完邊吃梨邊分享拿梨、洗梨和吃梨的過程。同時及時給予表揚,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相信孩子就算再害怕再懶惰,有父母的陪伴也會願意去嘗試。這樣慢慢的他會願意一點一點的去嘗試各種事務,作為父母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去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嘗試。相信孩子的獨立性會有很大改善的。希望我的方法對你有幫助🙂


豆豆ww


如何讓孩子獨立自主更強,邏輯思維不斷延伸。

從第二生命形態學角度分析:

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初是非常具有彈性和承載能力的,他能通過汲取大量的信息來積極組建承載邏輯思維的空間。而我們說這個空間就像一個立方體,隨著孩子邏輯思維的構建,不斷縱向和橫向拓展,此時建構的邏輯思維能力延伸性越好,其邏輯思維能力越強大(大腦記憶溝越深),未來可被交換、替換的信息越多,孩子自然越聰明。

因此,從孩子出生後3歲開始,也就是孩子邏輯思維豐富成長的這個時間段內,孩子能夠對不斷完善的自我思維進行自覺的整理和梳理,以及能在父母的引導下自覺主動地形成“邏輯思維能力的自我延伸”。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也隨之越來越強!


天津輔爾特教育劉志遠


慢慢教會她獨立去做一些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