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彩禮被罵賣女兒,不要彩禮結婚之後婆家看不起,為什麼傳承已久的習俗,現在的一些男人卻反對?

Liebstch


婚姻中的彩禮,對現在的男人,可以這麼說,幾家歡喜幾家愁,最後只有父母才是冤大頭。

中國民間的婚俗文化,地域不同,風俗不一樣。各地的婚姻不只是“要彩禮”那麼簡單,還有“陪彩禮”、“陪嫁妝”等風俗。不是所有地方的男人(因問題中的男人概念太寬泛,這裡男人專指新郎)都反對,有的地方的男人還巴不得有彩禮,越多越是笑顏逐開。

(彩禮的壓力)

要彩禮

有的地方(讀者可以對號入座,這種得罪人的指名道姓,筆者不好意思說,就省略了)有要彩禮的習俗,確實有不要彩禮結婚之後婆家看不起這種說法,是一種地方上普遍的共識。因此,女兒出嫁時,女方家裡自己不好開口講,就請媒人從中轉達,男方家裡也通過媒人討價還價。女方家當然是多多益善,男方家則認為適可而止,越少越好。

由於彩禮以後歸女方家庭使用,用在新娘身上很少。有的女方家就是將這筆彩禮,用於孃家的兄弟結婚或建房等開支用。從地方上來說,確實是在女兒出嫁之際,變相“賣女兒”之嫌。新郎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整個地方的風俗就是這樣。新娘是口含苦李子,說不出苦來。男方家把所有的錢拿出來,甚至是債臺高築才湊齊彩禮,自己進入婆家,就進了一個負債的家庭,為還債而過艱苦困難的日子。想當初為了多要彩禮,還得硬著頭皮配合孃家父母,做稱職的“演員”,當孃家的人歡天喜地之時,其中的黃蓮味只有自己來承受。

(要彩禮)

陪彩禮

所謂“陪彩禮”,也是我國一些地方的婚俗,主要是在南方和西部的一些地區。就是說,當男方送來彩禮時,根據男方送來彩禮的金額,按比例倒貼,在女兒出嫁時,新娘一分不少的帶走。比如,有的地方慣例是十比二的比例,如果男方送來的彩禮是十萬,女方家倒貼二萬,共是十二萬,如果男方送來二十萬,女方家要倒貼四萬,共是二十四萬,都由新娘帶到男方。

有人要問,按這種地方慣例,分明是在釣魚,男方不是既得了媳婦,也得了錢,賺大了。事實上男方家裡是賺不到錢的,只能說是小兩口賺了錢。如家裡為籌措彩禮所欠債,新娘夫婦不用管,孃家倒貼彩禮所欠的債也不用管,錢進了小夫妻的荷包,成了他們的私人財產。這種風俗男人還會反對嗎?自然也沒有人說婚姻的彩禮是“賣女兒”了。怪不得這些地方的年輕人最喜歡辦婚禮酒席。

(民間傳統嫁妝)

陪嫁妝

我國一些地方婚俗,女兒出嫁要置辦嫁妝。嫁妝其實全國各地自古以來都有。過去的嫁妝,女方家富有的就要多一些,也豪華一些,女方家不富裕自然也就寒酸些,民間根據具體情況,靈活置辦。一般是男方的彩禮禮金用來支付嫁妝大部分的費用(主要是材料和請匠人的手工費),小部分由女方承擔。民間雖然沒有這樣分明,實際上就是這樣操作,只是不明講而已。

有這種婚俗的地方,隨著時代的變遷,到如今也發生了變化。如農村年輕人,古舊式的嫁妝已看不上眼了,結婚要兩大件,一是房子,二是車子。房子在男方的地盤上建,自然是男方的事,車子則由男方的彩禮和女方的補助一部分購買,這就是現代的主要嫁妝,一些傳統小物具可忽略不計。而城市居民,女兒的嫁妝則是向男女兩方共同購房購車的觀念轉變。

(現代結婚要求)

總之,如今的“要彩禮”、“陪彩禮”、“陪嫁妝”是我國傳統婚俗文化中演變而來,也有的是地方新興的婚俗,不管是舊婚俗還是新婚俗,既有婚俗文化的傳承基因,但其中不乏陳規陋習,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說到底,彩禮的支出,父母是冤大頭。


關山聽風


最好男女平等!孩子跟女方姓!女方出彩禮!真搞不懂那些養兒子的,養了兒子,想娶媳婦不想花錢!不想花錢很簡單,兒子給別人招女婿,或者孩子跟女方姓!總不能空手套白狼吧!既然廢除彩禮等風俗,那麼孩子為什麼要跟男方姓?那這樣下去,不就是男方父母更不用努力,每天養狗一樣養大不就好了?什麼人都是?去印度,印度新娘出嫁陪嫁多!


24時辰12


沒有一個男人說不給彩禮,只是說不要那麼多,彩禮只是一個形式,兩個人在一起幸福,兩個家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為了娶媳婦或者嫁女兒把另外一個家庭搞的死去活來,沒必要,既然選擇嫁給他肯定是不錯的家庭,何必為難對方,我相信少要一點彩禮,男方家庭也會感恩的


我愛中國也愛你們


結婚就是兩個相互喜歡能打火過日子的倆人結合在一起,這是最主要的,倆人要一起努力,靠給父母搜刮乾淨保證過好日子只能矛盾重重感情破裂,一相親先問能拿出彩禮不能?女的能保證當好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的兒媳婦不能?不當姑奶奶就不錯了


無妄行


婚姻如果有感情遠高於物質交易,如果感情殆盡還不如物質交易,現在社會獨生子很多為了確保孩子的幸福,提出彩禮也不為過,但彩禮不能被佔有,如果把彩禮買成黃金放進銀行歸女孩獨有也是不錯的,能保護婚姻,能保護孩子的幸福生活。個人看法,不同不噴!


CQL74768130


彩禮一定要,這是對父母的感恩,更是以後女兒在婆家有沒有底氣的重要因素,白給,倒貼往往得不到尊重,不被珍惜。賣女兒?問他們這點彩禮夠賣一個女兒了?讓他們自己生女兒去賣賣看。


醉之仙霖


你不願意拿彩禮,有人願意拿彩禮。

你反對,不一定其他人也全部反對。

不願意拿彩禮的男人,有兩種。

一種確實是看不慣這樣的習俗,感覺拿彩禮像是買老婆。

另外一種,就是真的沒錢的男人,他們感覺要彩禮,加上買房子,買車,沒那麼多錢,如果不要彩禮就可以省去一部分了。


牧塵愛看劇


原本這個要彩禮就是古代感謝女方父母帶大女兒不容易表達的一種方式,後來到現在有的女方直接獅子大開口來要彩禮,導致我父母在我嫁人的時候都說不談彩禮,看男方自己的,婚後也帶回來小兩口存著


么妹67070447


要彩禮的原因很簡單:第一女方單親家庭,女兒無法盡孝,所以要補償一點;第二孃家為女兒買保險,萬一婆家對她不好呢?

只要不是騙婚,當然價高者得了,男生追求女生難道不要付出?如果已經有感情了,還漫天要價,那才是賣女兒。有的地方嫁妝遠高於彩禮,有的地方沒嫁妝光要彩禮,這點可以根據風俗、雙方經濟狀況,靈活應對,結婚是社會對新人的祝福,而非剝削。


神目如電


彩禮要狠了,被罵賣女兒是普遍現象。

不要彩禮被婆家看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什麼傻逼環境裡培養出來的這樣的家庭。

這兩個是不對等的,數量上是不對等的,不應該拿來對比。

還有就是,現在只要是在城裡的,大部分年輕人婚後都是自己過,跟婆婆有什麼關係?

在年輕人自己再組家庭後,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應該是一樣的。

看了那麼多這種帖子,我發現一直將嫁娶不公平對待的女人比例非常大。

什麼時候嫁娶這兩個字不能平等,男女平等就是奢望。我說的是思想和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