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俯瞰望江樓、澄江閣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冬日裡的澄江閣

齊齊哈爾龍沙公園坐落於市區中心,位於公園路36號,佔地面積64公頃,其中水域面積20公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澄江閣位於勞動湖東岸,望江樓北側。目前介紹齊齊哈爾澄江閣的文章都說其建於清光緒丁末(1907年),當時建在望江樓南,由張季端題匾。清末周樹模曾題澄江閣詩:築閣踞層臺,開窗而江水……

而筆者對以上介紹,一直心存疑問,澄江閣的始建時間、始建地點總是和其他資料的記述不相符,是否以上描述的始建時間、始建地點值得商榷?!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程德全1903年署理齊齊哈爾副都統。1905年擢升黑龍江將軍。


龍沙公園據史料記載建於1907年,署理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委託他的幕僚、號稱“夔門才子”的張朝墉主持建園,撥2萬兩官銀。初建時的“倉西公園”佔地只有2公頃,是現在公園的1/10大小,面積不大,建築也不多。“龍沙萬里亭”是重要建築,該亭匾額由當時東三省總督徐世昌題寫,取“乘長風破萬里浪”之意。另一重要建築是程德全題寫的“衝氣穆清廳”。當時還有“醉翁居”和“對鷗舫”,當年的建築尚存的只有一個象鼻亭了。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上圖是1907年龍沙公園平面示意圖,圖中未見未雨亭(建於1908年)、澄江閣。

另據有關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署理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向俄羅斯駐齊齊哈爾領事館(尚存,在龍沙公園內)要回了其佔用的廣積倉倉址的東半部,責成幕僚張朝墉設計建造倉西公園。不久,公園草創建成。因西泊在公園西北,中間被俄領事館所隔,因此不屬於倉西公園範疇。

從上圖中看,當時"倉西公園"南北跨度也就相當於現在公園1號門和2號門之間的距離,而東西走向的距離還要略小於南北方向的距離。符合上一段文字關於"因西泊在公園北,中間被俄領事館所隔,因此不屬於倉西公園範疇。",而且上圖中湖水的方向是東西偏北朝向,還在象亭的北側,此湖肯定不是當時的“西泊”。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1930年的未雨亭,可見其南側為1930年4月修建的藏書樓以及忠烈祠

倉西公園建成後,陸續來的黑龍江主政的軍政要員大多對倉西公園進行過擴建、整修,西泊也最終成為公園的一部分,亭、臺、榭、橋等園林小品得以築建。1908年周樹模繼任黑龍江巡撫,再請張朝墉主持擴建公園,“南鑿溝引水,覆簣土為山,加樓其顛”。土山頂上的亭子命名“未雨亭”。高鱣祥《龍沙公園記》中說:“未雨亭取‘欲固桑土之牖戶,宜先未雨而綢繆’之意。”,原來是草木結構 ,1930年才改建成為磚木結構,並更名望江樓。所以1930年之前還沒有望江樓一說。而且望江樓南側有1930年4月建造的藏書閣以及忠烈祠,忠烈祠規模宏大,為紀念1929年“中東路事件”中力戰蘇聯紅軍英勇捐軀的韓光第將軍和數千將士而建。望江樓正南方向根本沒有水,(書籍記述的“官溝”、“西泊”的具體位置,應當就是現在的勞動湖西南引水線。)為何給建築取名“澄江閣”?所以我想“澄江閣建於清光緒丁末(1907年),望江樓南”的記載要麼是有“望江樓”之後的記錄,要麼是後人記載的,不好描述澄江閣的位置,而稱“建於望江樓南”。時間是否準確、地點是否有誤?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由於俄羅斯人、日本人都曾經侵略、佔領過齊齊哈爾,故而留下了大量的關於齊齊哈爾影像資料,其中關於澄江閣的資料並不多見(我指照片主體或主題介紹就是澄江閣的)。有歷史群友曾發過上圖,說下圖中左側黃色屋頂建築是澄江閣。按圖中判斷,此圖應該為望江樓土山向北望,確係澄江閣的位置。但是此圖是日本人拍攝,明信片的介紹也看不太清楚,並不能證明“澄江閣建於清光緒丁末(1907年)”,反倒證明了有圖片記錄的時候澄江閣就不在“望江樓南”了。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1941年龍沙公園示意圖,其中有望江樓,未見澄江閣。

1941年(上圖描自偽滿康德8年)龍沙公園示意圖,明確標有望江樓、關帝廟、藏書樓、忠烈祠,並沒有標註澄江閣。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本人收藏的120相機拍攝的照片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本人收藏的120相機拍攝的照片


上兩圖是在市場買到的齊齊哈爾澄江閣(拍攝於1970年前後)120相機拍攝的照片,原圖片很小,後期掃描、放大、清理後,可清晰看見其原建築掛著澄江閣的牌匾,建築是木製結構,金屬屋頂,工藝完全不象1907年的建築工藝。我小學時就讀於齊齊哈爾公園路小學,當時學校位於公園一號門外,從學校後院翻牆就能進入公園。現在能記住的就是那時的澄江閣是個低矮的木房子,裡面有一些照相的、賣小吃和零食的,略顯得有些朽壞。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拍攝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澄江閣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齊齊哈爾澄江閣現在掛的牌子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齊齊哈爾澄江閣“臨湖”牆上掛的牌子

同一座建築物上掛的倆塊牌子,翻建時間不一樣,面積也是不一樣。我心裡對公園工作人員,只能·······。一個寫1982年,1個寫1983年;面積是建築面積,還是佔地面積,能自己統一了嗎?別說眼前的事都弄錯,更別指望他們考察始建時間了。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齊齊哈爾澄江閣臨湖部分

我們現在看到的澄江閣,是無錫建築設計師李正設計的,1986年建成(根據李正的記載,公園牌子上記錄的時間大概是籌建時間),此設計獲得了黑龍江優秀設計金獎。澄江閣新建築是中國傳統式雙層樓閣,兩層都有觀景臺。琉璃瓦頂蓋,飛簷彩繪,古式剔透窗格。

據以上的分析,我個人認為澄江閣始建於1907年,有待商榷,建於何時,由於手頭文獻有限,有待研究。新建築建於1986年,不能稱其為“老建築”,更不能稱其為“遺留的古建築”。

參考書籍:1.《龍沙公園百年紀念文集》。

2.《卜奎圖覽》。

再寫“關於齊齊哈爾澄江閣始建時間的幾點疑問”

原圖文字齊齊哈爾龍沙公園觀景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