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場戰役,是哪兩個將軍之間展開的?

史學達人


要說戰爭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場戰役莫過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用“鋼鐵意志”和美國人“鋼鐵裝備”硬碰硬的“上甘嶺戰役”了。

為了爭奪一個只有3.7平方公里的小山包,美軍投入7萬餘人,170多輛坦克以及3000架次的飛機,對志願軍堅守的陣地投下了190萬枚炮彈、5000枚航彈,志願軍陣地上一片火海,銷煙瀰漫,甚至上甘嶺的主峰都被削掉了2米,寸草不生,火力密度高達每秒鐘6發,遠遠超過了二戰時的最高水平。

面對美國人的瘋狂進攻,志願軍戰士先後投入9個團,133門大口徑火炮和30門120mm重迫擊炮向美軍發射了45萬枚炮彈,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了你死我亡的硬對硬的碰撞。

在長達43天的浴血奮戰中,志願軍戰士和美軍戰況及其慘烈,雙方對錶面陣地和坑道進行了反覆的爭奪,最終志願軍戰士憑藉鋼鐵般的意志頂住了敵人鋼鐵裝備的壓制,使得聯合國軍丟下了2.5萬具屍體灰溜溜從上甘嶺敗退。

再來說說這場戰役是爆發在哪兩位將軍之間的

志願軍在該戰役時的前線指揮員是十五軍的軍長秦基偉,45師師長崔建功,戰役後半階段十二軍副軍長李德生也參與了指揮。

聯合國軍在該戰役時的指揮員是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範弗利特決定出其不意,奪取並不利於其機械部隊展開進攻的咽喉地區,五聖山前沿的三角形山

其實上甘嶺戰役爆發前,雙方均出現了有叛徒向對方傳遞情報一事,但雙方均未引起重視,由於五聖山易守難攻,秦基偉只放了一個非主力師45師。

戰爭爆發時,秦基偉還判斷錯了敵人的主攻方向,由於敵人的猛攻,45師傷亡很大,終於在打退聯軍40多次衝鋒後,因傷亡巨大,無力在反攻,此時表面陣地失守,前沿部隊全部推入坑道。

志願軍總部調來3兵團李德生12軍31師作為15軍預備隊打反擊,秦基偉也從15軍後勤機關抽掉了1200多人來補充45師,依靠著坑道部隊的堅守,為大部隊反擊贏得了時間,憑藉猛烈的炮火準備和反擊部隊的奮力拼殺,逐步收復陣地。

此後依靠猛烈的炮火覆蓋摧毀敵預備隊集結區域,源源不斷的反擊部隊終於將陣地全面收復。

範弗利特最後只能灰溜溜的撤出了上甘嶺。


小油瓶侃歷史


淮海戰役中的雙堆集戰役,就是一場硬碰硬的戰役,主要圍繞我軍的劉伯承元帥和敵軍的黃維將軍展開。

淮海戰役打響後,我軍前委就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要消滅國民黨軍隊的黃維兵團。

從阻擊、誘敵再到包圍黃維兵團的之前作戰行動中,中野已經傷亡兩萬餘人,此刻華野主力正在陳官莊包圍著杜聿明集團三個兵團,還要阻擊李延年和劉汝明兩兵團的增援,淮海戰場我軍的兵力使用已經到了極限,解決掉黃維兵團成為當務之急。否則如此緊繃繃的情況極易出現問題,因此,擔負主攻卻缺乏重武器的中野任務非常艱鉅,劉伯承坦言哪怕拼光老本,也要殲滅黃維。

劉帥和總前委判斷,國民黨第十二兵團由於起義、傷亡造成的減員當在30000人以上,因此決心投入戰役總預備隊(華野七縱、十三縱),配合中野的六個縱隊對敵實施總攻擊。其中陳賡指揮東集團中野三個縱隊(附豫皖蘇獨立旅)、陳錫聯指揮西集團中野兩個縱隊加華野十三縱,王近山指揮南集團中野六縱(附陝南12旅)和華野七縱,共九個縱隊(含華野特縱)又二個旅圍殲當面之敵。

敵人最難啃的防區其實在南側,這裡距離小馬莊黃維兵團部最近,因此敵人的抵抗非常激烈,並且黃維還在核心陣地擺出了看家的兩個團,其一是號稱“老虎團”的第11師33團,駐守大王莊;其二是綽號“威武團”的第18師54團,死守標高25米的尖古堆。這兩個團距離兵團部都只有1000米左右,是黃維用來保駕的最後家底,由第18軍軍長楊伯濤親自掌握,也是“土木系”的終極精銳。

三個方向上的戰鬥空前激烈,南集團12月10日攻克大王莊全殲“老虎團”,再經三天苦戰,我軍已將黃維兵團全線壓縮至東西不過1500米里的狹長地域,淮海戰役總前委適時發出《促黃維立即投降書》。

然而黃維拒絕放下武器負隅頑抗,為迅速解決戰鬥,總前委從華野再調三縱、魯中南縱隊馳援雙堆集戰場。同時調整部署,以剛剛到達的華野三縱、以及原西集團的華野十三縱加入南集團作戰,解放軍指戰員經浴血奮戰,逐漸迫近敵核心防禦陣地。

華野七縱在攻擊戰場制高點尖古堆的戰鬥中,遭到敵人毒氣彈(實際為催淚瓦斯彈)和燃燒彈的襲擊,傷亡較大不得不退下去休整,總前委換以華野三縱投入戰鬥(魯縱為預備隊)。為了攻克尖古堆,綽號“王瘋子”的王近山派出了中野六縱49團一營,,也就是是戰功赫赫的“襄陽營”,在解放襄陽的戰役中,正是這個營率先破城。

華野三縱司令員孫繼線選定的尖刀部隊則為8師23團一營,也是在洛陽戰役中獲得榮譽稱號的“洛陽營”,交戰雙方王牌盡出,因此,一場硬碰硬的戰鬥即將打響,這絕對是雙堆集戰役的巔峰對決。為了減少傷亡,中野其他部隊連夜為兩個突擊營挖掘壕溝,由華野特縱的一個重炮團和三縱炮兵團提供火力支援,14日18時,經過一小時炮火準備,兩個英雄營怒吼著穿過交通壕一躍而起,勇猛地殺上尖古堆。

經過兩小時激烈拼殺,敵第18軍“威武團”大部被殲,所餘殘敵逃出工事,楊伯濤隨即出動第18軍特務營、工兵營甚至炮兵營的士兵發起瘋狂反撲,但都被“襄陽營”和“洛陽營”擊退,尖古堆牢牢掌握在我軍手中。從而使黃維兵團的司令部、炮兵陣地、快速縱隊的車輛和臨時機場完全暴露在我軍面前,第十二兵團已經大勢已去。

為了垂死掙扎,兵團副司令胡璉將兵團部警衛營、第14軍殘部通通劃給第18軍指揮,把所有能拿槍的人全部推上戰場,對於退卻的團長、營長不問緣由一概槍決,但是仍然無法克復尖古堆,華野的大炮已經可以直接轟擊第十二兵團部。

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12月15日黃昏,精神崩潰的黃維認為守不住了,招集各軍長決定分頭突圍,在野戰中被我軍兜殲,近10萬人的精銳兵團就此全軍覆滅。黃維、胡璉和吳紹周分乘一、二、三號坦克逃跑,最終胡璉脫逃,黃維和吳紹周等人被俘。

雙堆集戰役,是一場短兵相接的平原進攻戰役,中野和華野以硬對硬,歷經10天激戰聯手全殲陳誠的發家老本和“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華東野戰軍參戰五個縱隊(第三、第七、第十三、魯中南和炮縱),中原野戰軍參戰六個縱隊,勝利結束了淮海戰役最艱苦的一戰。

在雙堆集戰役中,我軍的劉伯承和敵軍的黃維打了一場硬碰硬的戰役,雙堆集戰役也被成為解放戰爭中的絞肉機,足見此役的慘烈。


袁衛宇


決戰紫禁之巔,安卡拉會戰,世界兩大梟雄的終極對決

1402年,號稱雷神的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在安卡拉郊外迎戰帖木兒帝國的始建者帖木兒的大軍。

一個是擊敗歐洲聯軍的,威震基督教世界,因為進軍神速而享有雷神稱號的奧斯曼帝國蘇丹,一個是征戰一生,已經統一中亞,吞併伊朗、阿富汗、敘利亞,擊敗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印度、馬穆魯克等強大對手,立志成為成吉思汗的帖木兒帝國大汗。二人當時被稱為世界的兩大軍事梟雄!

戰前擊敗過歐洲聯軍的巴耶塞特一世信心爆棚,對自己的突厥兄弟不屑一顧,因此不顧大軍長期圍困君士坦丁堡疲憊,又遠途奔襲開往帝國東部迎戰帖木兒大軍。而帖木兒在戰略上顯然更勝一籌,他面對的對手逐漸強大,因此他總是儘可能爭取到對手的優勢,帖木兒首先解放了安拉託利亞被奧斯曼帝國吞併的突厥部落藩屬,並恢復了這些部落藩屬的自治,爭取到了這些突厥部落藩屬的支持,這後來成為了會戰當中的決定性因素。

結果佔據主場優勢的巴耶塞特一世,被遠道而來的帖木兒大軍玩弄於股掌,疲於奔命,反而帖木兒以逸待勞。開戰前,巴耶塞特一世再次像擊敗歐洲聯軍的尼科波利斯戰役一樣集結所有大軍預設戰場,而帖木兒大軍則避開巴耶塞特一世直搗安卡拉空城,使巴耶塞特一世再次回師救援,而帖木兒則在適合騎兵大軍行動的平原地區擺開陣式等待巴耶塞特一世,甚至截斷了奧斯曼大軍的上游水源,使後來激戰一天的蘇丹大軍滴水未進。

巴耶塞特一世傲慢輕敵,匆匆趕來就準備進攻帖木兒,屬下將領勸蘇丹戰前發響讓士兵賣力,而巴耶塞特一世則固執認為應該擊敗敵軍後再分享戰利品,這也讓僱傭的很多蒙古炮灰陣前倒戈。

會戰開始後,陣前的蒙古騎兵不想與自己人為敵很快倒戈,右翼的突厥部落兵也被帖木兒大軍中的突厥首領招降,人數本來就戰劣勢的巴耶塞特一世局面陷入被動。只有中路的蘇丹主力和左翼的塞爾維亞重甲騎兵拼死抵抗。

經過一天決戰,最後雷神也徹底變成了啞雷,精疲力竭的巴耶塞特一世全軍潰敗,自己則被俘,後被帖木兒關押羞辱去世。


戰後已經崛起的奧斯曼帝國進入大空位期,帖木兒讓巴耶塞特一世四個兒子瓜分了奧斯曼帝國,巴耶塞特一世為迎戰帖木兒而解圍君士坦丁堡讓拜占庭帝國又苟延殘喘了半個世紀。

自認為要再現當年蒙古帝國雄風的帖木兒把戰劍指向了一生的最終目標中國,當時朱棣靖難上位,已經準備御駕親征,但帖木兒在向中國的進軍途中突然病逝,很遺憾歷史沒能再現一次精彩的雙雄對決!


歡迎關注柔玄,品味歷史的樂趣,把握興亡的脈絡!


柔玄


我們知道蔣介石手上有五大王牌主力,不到關鍵時刻是不會輕易使用的。1946年秋,為了奪取我解放區重鎮濟寧,蔣介石不惜下血本同時出動了胡璉的整編11師和邱清泉的第五軍這兩支王牌部隊,同時向鉅野和鄆城進攻,企圖打通菏澤至濟寧的交通線,最後與其他部隊對劉伯承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形成合圍。

胡璉是一位優秀的防守型將領,有“狡如狐猛如虎”之說,抗戰之羅店和石牌之戰可謂打出了名聲;而邱清泉是一位進攻型將領,外號“邱瘋子”,抗戰之崑崙山和龍陵之戰都是代表作。面對這兩股強敵的步步逼近,劉伯承不管先打那一支終究都是一場硬碰硬的戰役,而按軍委的意思就是兩支強敵都打,對其進行試探式進攻先摸一下對方的底子。

蔣介石下達進攻命令後,胡璉的整編11師突出於鉅野以南的章縫集地區,而邱清泉的第五軍則位於龍堌集附近。劉伯承得知這兩支強敵的動向後做出了戰略部署,一是巧設陣地誘敵深入,再集中兵力圍殲胡璉的整編11師各部;二是以一個縱隊採取機動防禦作戰,誘使邱清泉第五軍和胡璉部拉開距離,最後在龍固集將邱清泉牢牢牽制住,為圍殲章縫集的胡璉部爭取時間。

龍堌集十幾裡處的觀音集一帶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前沿陣地,當時邱清泉第五軍先頭部隊第第十九師部,率先向負責阻擊任務的陳再道二縱隊十四團發起了猛攻,觀音集處的一個小村莊瞬間一片火海,鉅野之一場硬碰硬的戰役也至此拉開了序幕。

陳再道的二縱隊採取劉伯承的策略就是巧設陣地,在運動防禦中慢慢消耗第五軍的力量,首戰邱清泉就損失了七百餘人令其暴跳如雷,雙方經過五日的激戰過後,邱清泉依然沒能突破陳再道固守的龍堌集。此時章縫集一帶的槍聲仍未打響,警惕性很強的胡璉似乎嗅到了危機,遲遲不進入劉伯承的預設陣地,而龍堌集已經打了五天,二縱隊已經很疲勞,再硬碰下去戰線隨時會有崩潰的風險。

胡璉不愧是戰場老手,雖然龍堌集一帶與邱清泉激戰的晉冀魯豫野戰軍非常的慘烈,但是明顯兵力過於單薄,胡璉察覺到了劉伯承有集中兵力合圍他的企圖。因此,非常謹慎的胡璉立即下了停止行軍的命令,並且依據有利地形修建起了防禦工事,構建了相互交叉的火力網,等待劉伯承主動來進攻,如果劉伯承此時不來進攻,等到邱清泉拿下龍堌集之後便可以與之會合,兩股力量擰成一股繩後再奮力反擊。

而此時的劉伯承已經不能再等,決定趁胡璉立足未穩之際,星夜兼程主動出擊,開始向章縫集隱蔽移動以對整編11師各部進行分割穿插包圍。王宏坤的六縱隊率先出擊,試圖切斷胡璉11旅與其他部隊間的聯繫,沒想到撲了個空,胡璉這隻老狐狸像一隻刺蝟一樣將部隊縮成了一團,不給對手見縫插針的機會。

當胡璉發現劉伯承已經對其形成了合圍之勢後,胡璉憑藉著有利地形和強大的美式裝備並沒有亂了陣腳,而是決定在章縫集與劉伯承來一場硬碰硬的大決戰。經過五日的交手後,王家垓王宏坤的六縱隊和章縫集村落陳錫聯的三縱隊及楊勇的七縱隊打得異常激烈,但始終都沒能有效突破胡璉構建的防禦圈,雙方打得難捨難分。

戰爭進入了僵局這是劉伯承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以致於戰後劉伯承在總結時說道:“未能大踏步進退調動迷惑敵人,使其暴露出弱點,結果反陷於被動,這種打法甚為不智。”而此時負責進攻龍堌集的邱清泉第五軍已經分出兵力增援胡璉整編11師,有序的撤出了戰場,劉伯承也不再戀戰下令各部脫離戰場。此戰雙方傷亡大抵相當,劉伯承與國民黨胡璉和邱清泉這兩位悍將的硬碰硬之戰就此結束。


賽門之略


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麾下有個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是陳賡將軍,4縱前身是八路軍129師386旅,386旅曾經被美國駐華參贊卡爾遜譽為“中國最好的一個旅”。在“臨浮戰役”中,陳賡的4縱與國民黨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展開了硬碰硬的對決,最終陳賡將軍完勝,全殲“天下第一旅”,活捉其中將旅長。

陳賡與胡宗南為黃埔一期同學,但因政治立場不同,在學校時兩人就多有對壘, 甚至還曾大打出手,有一次胡宗南一夥嘴上爭辯不過陳賡,想動手挑釁,但“黃埔三傑”之一的陳賡不光嘴皮子厲害,動武更是拿手好戲,他手拿棒子揍胡宗南一夥四處逃竄。國共分裂後,兩人在各自的陣營中也都獨當一面。



論地位兩人不相上下,陳賡是毛澤東周恩來的愛將,雖然四縱隸屬於晉冀魯豫野戰軍建制,但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到後來組成陳謝兵團也是同樣。

而胡宗南更不用說,是“天子門生第一人”,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所受的恩寵是無人可比的。

但要論實力,那陳賡與胡宗南就是天地之差了,胡宗南是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手下有11個軍(整編師),34個旅,50餘萬人馬,裝備精良,地盤廣闊,有“西北王”之稱。



由於當時共產黨實力有限,陳賡的4縱下轄3個旅,加上太嶽軍區的地方部隊,手裡總共只有2萬餘人,夾在胡宗南和閻錫山之間,地盤也小的很,所以比他大14歲的胡宗南也沒有太把他放在眼裡。

解放戰爭初期,陳賡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和太嶽軍區,在臨汾地區建立根據地,保衛陝甘寧邊區的側翼安全,也如同一顆釘在胡宗南和閻錫山中間的釘子,讓其不得安寧。

1946年7月,胡宗南聯合閻錫山向陳賡發起兩面夾擊,妄想拔掉這顆釘在兩人之間的釘子。

經過短兵相接,陳賡先打胡宗南,消滅其一個旅加兩個營,再打閻錫山,佔領了幾座縣城。出師不利令胡宗南惱羞成怒,把逃回來的旅長撤職, 兩個團長槍斃,並再次出兵,這次把主力精銳第一師第一旅即“天下第一旅”也調來參戰,爭取全殲陳賡部隊。

“天下第一旅”是胡宗南的起家之軍,曾經做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被稱為“蔣家御林軍”,是蔣介石胡宗南的心頭肉,部隊裝備精良,士兵都是參軍好幾年的老兵,訓練有素,戰鬥力強,所以號稱“天下第一旅”。其指揮官的軍銜也都比其他同級部隊高一等,現任旅長黃正誠是中將軍銜,團長都是少將軍銜,待遇高也造成了這支部隊也特別驕橫,如果其他國民黨軍隊行軍時遇上它,都要趕快給讓路,免得自找麻煩。

陳賡也盯上了這個“天下第一旅”,他先誘敵深入,然後聲東擊西,把“天下第一旅”的一個團圍住,然後在阻援部隊的支持下,經過艱苦戰鬥將之全殲。然後又合兵一處圍住前來救援的“天下第一旅”餘部。

“天下第一旅”也不是白叫的,作戰勇猛,抵抗頑強,四縱拿出除阻援部隊的全部身家,經過近兩天的血戰,終於全殲了“天下第一旅”。中將旅長黃正誠被活捉。

聽到“天下第一旅”被全殲,胡宗南又心疼又憤懣,立即坐飛機趕到臨紛,準備再集結兵力與陳賡決一死戰。可是他已經找不到陳賡的位置了,陳賡怎麼可能等著胡宗南來打他,早已率部不知去向。

共產黨的前“中國最好的旅”,與國民黨的“天下第一旅”硬碰硬的決戰,畫上了句號,勝負已分,高低已定,陳賡與胡宗南的較量卻還在繼續,直到胡宗南狼狽敗逃臺灣。

我是歷史微點,歡迎互相關注,共同學習!


歷史微點


最硬碰硬的戰爭非上甘嶺莫屬!幾十萬大軍集結在只能部署兩個連的地方打仗,完全就是拿炮彈耕田犁地,又拿人肉把炮彈頂回去。

實際上不管哪朝哪代打仗,都很難做到真正的硬碰硬死扛。比如我們常說的化整為零戰術,這實際上就是因為敵方兵力少,只能堵住大方面部隊,小股部隊卻可以從這些部隊的縫隙裡穿插而過。所以,如何聲東擊西,如何誘敵如何捕敵都是有鬥智鬥勇的技巧在裡頭。唯獨只有上甘嶺,整個陣地面積就3.7平方公里,半徑只有一公里,一挺重機槍就可以射對穿的地方,在這種地方想投機取巧也辦不到,只能硬碰硬了。

上甘嶺戰役時雙方竟然總共投入了10多萬人,雙方大炮400餘門,坦克200多輛,飛機200多架,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單位面積的炮兵火力密度冠絕歷史。整個上甘嶺地區的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 戰鬥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連冷兵器時代都沒有這麼密集的戰陣拼殺。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總共持續了43天,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雙方陣亡總人數超過4萬人,幾乎佔到參戰總人數的50%,受傷更是不計其數,敗是慘敗,勝是慘勝。


優己


在世界的戰爭史上,名將與名將之間的經典戰役數不勝數,無論是國內戰爭史還是世界戰爭史上,王牌與王牌之間硬碰硬較量戰役更是不勝其數,本期小姐姐給大家盤點個人認為最硬碰硬的一場戰役:塞班島戰役。

塞班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為爭奪馬里亞納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塞班島進行戰役。

日本,在海軍方面,由日本海軍太平洋總司令南雲忠一指揮,守島部隊由司令小煨英良中將指揮日本第43師團,此戰日本投入總兵力4.3w人、軍艦55艘以及630餘架飛機。

美軍方面,由美軍北部突擊艦隊司令特納海軍中將指揮,為此,美軍此戰投入陸戰2師、陸戰4師和第27步兵師,總計兵力6.7w人、軍艦470餘艘和2000餘架飛機。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為了實現本土的絕對安全區域,以本土為核心,周圍2000公里範圍內都是在日本控制範圍之內,防止其他國家攻擊日本本土,美軍採用“蛙跳”跳島嶼戰術,步步進攻日本本土,拿下塞班島,美軍的B-29戰略轟炸機就可以直接以此為基地對日本本土進行戰略轟炸。

為此,美日雙方都知道此戰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由於之前美日之間已經經歷中途島海戰、瓜島戰役等諸多奪島戰役,日本方面於1944年初,開始在塞班島修建防禦。美軍也積累了諸多奪島經驗,首先,美軍圍住塞班島,派出龐大的航母群切斷日本海上補給,對島嶼在戰役之前,進行不間斷的轟炸。在登陸之前的一週派出所有艦載機、轟炸機、軍艦上的火炮再次進行一週的火炮準備,日軍方面守島部隊修築的防禦工事表面陣地基本是被炸平。



美軍向來都是炮火理論,所有戰役都是炮火優先開路,日本守軍由於海上補給被切斷,傷員得不到救治,食品、尤其是淡水資源得不到補給,守島部隊在美軍炮火不斷打擊下,日軍基本都是死戰,抱著玉碎的信念,美軍只能一個個陣地進攻,步步為營,推進一點是一點戰術。在太平洋奪島戰役中,日軍基本都是“玉碎”戰死,日本守軍戰死率平均超過90%,美軍海軍陸戰隊則是專門為實施登陸作戰而組建的部隊。


奪島戰爭本來就是背水一戰,傷亡率也高,因此,美軍海軍陸戰隊在組建訓練中就非常注重戰鬥作風、戰鬥意志的培養。美軍海軍陸戰1師、2師、3師、4師都是美軍王牌部隊,在太平洋登陸戰役取得輝煌中,都是海軍陸戰隊打下的。

1944年7月7日晚上,塞班島日本守軍被美軍壓縮在島嶼東北角狹小地域,齋藤和南雲向東京大本營發出了最後的訣別電,集中島上剩餘5000餘人開始自殺衝鋒,幾個小時戰鬥,美軍傷亡2000多人,日軍基本全部戰死,齋藤和南雲也自殺身亡。

塞班島戰役歷時一個多月,日本戰死超過4.1w人,美軍傷亡1.6w人,日軍陣亡率超過96%,美軍傷亡也達到將近30%,可謂是戰爭史最硬碰硬戰爭。


小姐姐講史


我是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最硬碰硬的一場戰役,毫無疑問那必須就是——抗美援朝戰爭!

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地點:朝鮮半島;

對陣將軍:彭德懷VS麥克阿瑟,李奇微。


背景介紹

戰役的雙方:中國vs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

一個是從沉淪中開始復甦,有著幾千年古老歷史的東方大國;而另一個卻是立國只有100多年的新興世界霸主。

所謂的聯合國軍是以美國為首,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和五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

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土耳其、希臘、泰國、南非、菲律賓、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

五個國家的醫療隊:瑞典、丹麥、意大利、挪威。

中國是以一國之力對抗21個國家,也可以說,中國以一國之力單挑全世界!

現在回頭看看,根據一國之力對抗世界的國家,八個字形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毛主席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首詩對彭德懷將軍的形容,特別的貼切。

面對囂張跋扈的聯合國軍,彭大將軍橫刀立馬,將美國乖乖的打回談判桌。

我們來看看彭德懷將軍的兩個對手:

  1. 麥克阿瑟:美國陸軍五星上將;
  2. 李奇微:美國上將。
這兩個人在二戰中功勳赫赫,在美國所有的將軍當中,實力可以排到第一列。名將,麾下帶著訓練有素、裝備先進,並且剛經過二戰洗禮的軍隊。

按理說這樣的配置可以橫掃世界,可惜啊,他們輸給了彭大將軍,輸給了中國,輸給了有毛主席軍事思想武裝的人民軍隊!


整個朝鮮戰爭,美國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所有的先進武器裝備,卻最終還是鎩羽而歸。

直至如今,美國也想不清楚到底是輸在哪裡?

他們永遠不知道,曾經傲視世界,千年的古老國家,在遭受百年屈辱之後,內心所積蓄的能量一旦迸發,是所向披靡的。

這一場硬仗,中國是傾全國之力,動員國家所有力量,與整個世界一較高下。

勝則,東方巨龍從此崛起!

若敗,新興的中國將一蹶不振,前途未卜!

幸而這一戰,彭大將軍一戰定乾坤,讓中國從此站立在世界之上,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打出了幾十年寶貴的和平時間。

後記

我突然想起,赳赳老秦人那種,奮發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我華夏不敗的靈魂!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國恨,滄海難平!

天下紛擾,何德康寧!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中國傳承千年的精神,流淌在血液之中,千年不滅!


賤議你讀史


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有很多十分慘烈的戰役,這些戰役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並且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在戰國晚期的時候,楚國和齊國都先後衰落,只有趙國具備阻擋秦國統一的實力。公元前262年,韓國想要將上黨割讓給秦國,上黨的百姓不願意投降秦國,私下裡面投降了趙國。趙國決定派遣軍隊爭奪上黨,秦王聽說消息後勃然大怒,派遣大軍討伐趙國,雙方在長平一帶展開激戰。

秦國一交手就擊敗趙國的大將廉頗,廉頗在戰敗後採取了堅守不出的策略,秦國軍隊攻破了廉頗的幾座營寨,趙王聽到消息後十分害怕,派遣趙括替換掉了廉頗,並且將趙國的全部軍隊調到了長平前線。秦國徵發了全部男性作戰,並且派遣悍將白起擔任統帥。經過秦國和趙國的緊急動員,60多萬秦國軍隊和45萬趙國軍隊全都聚集在了長平,因為古代的人口數量比較稀少,長平之戰在當時的規模,絲毫不亞於近代上千萬人參與的大戰。

長平之戰的結果也十分慘烈,秦國和趙國軍隊進行了長期的廝殺,最終秦國軍隊切斷了趙國軍隊的糧道。趙國軍隊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背水一戰,趙括親自帶領敢死隊衝殺,死於了亂軍之中,剩餘的趙軍向秦軍投降。秦軍將被俘虜的趙國軍隊全部坑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人,秦國的參戰兵馬也損失過半,這場戰役的死亡人數,比後世的一些絞肉機戰役還要多。

除了長平之戰外,近代戰爭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也都是非常慘烈的戰役。這兩場戰役均持續了很長時間,並且造成了數百萬人的傷亡,其慘烈程度遠超一戰時期的大戰役。除了這兩場戰役外,太平洋島嶼上的大部分作戰也都十分慘烈,雖然太平洋島嶼作戰雙方的死傷人數不如歐洲戰場,但是由於日軍不投降,太平洋島嶼作戰的過程都十分慘烈。


軍武小咖


戰爭史上,最硬碰硬的戰役很多,其中有沖繩島戰役,阿登戰役,諾曼底登陸戰,列寧格勒戰役,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淞滬會戰,長平之戰,揚州保衛戰……

每一場戰役都驚天地,泣鬼神,慘烈無比!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要多殘酷有多殘酷,雙方不惜一切代價硬碰硬,最後蘇軍慘勝。

斯大林格勒,60多萬蘇軍,40多萬德軍,短短几個月雙方死傷120萬士兵,還沒算平民。在斯大林格勒,軍官平均能活一個星期,士兵兩天,每一寸土地都反覆爭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戰役,交戰雙方有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狂熱——納粹和共產主義,截止天王星行動,蘇軍動用了2000門火箭炮3000門榴彈炮,炮彈已經不能用發,而是用多少次列車來計算。是役,德軍集合的歐洲軍團,也是迄今為止歐洲最強大的力量之一(相對力量)——德國國防軍第六集團軍群覆滅,蘇軍第64集團軍,第三十五集團軍,西伯利亞軍團傷亡超過百分之70。

戰役後期,雙方不分晝夜的殘酷巷戰 ,使許多師的兵力所剩無幾,特別是蘇軍,傷亡慘重,沒有兵力補充,就補充工人分遣隊和老百姓,斯大林甚至發出了最殘酷的命令,不管是誰,如果逃跑就處死,甚至處死逃跑者家人,參戰者為了家人別無選擇,只能血戰到底。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果蘇軍慘勝,創造了奇蹟,也贏得各國尊重,現在的俄羅斯之所以稱為戰鬥民族,二戰時戰勝德國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