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變態聊天室曝光,色情犯罪成本低廉,如何打擊令各國頭痛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張豐

目前,查辦“N號房”事件,已經成為韓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外的頭等大事。

總統文在寅下令嚴查,韓國外交、情報各部門都參與,眾多明星情願,大規模民眾抗議,以及一些駭人聽聞的細節流傳,都讓“N號房”成為整個國家關注的焦點。

“N號房”背後的色情產業鏈

目前媒體已經報道了一些“N號房”的細節。

“N號房”顧名思義,就像一個“聊天室”,一個“房間”。案犯冒充警察,威逼利誘受害者拍攝裸照,再用裸照要挾,對受害者進行性犯罪,將照片和視頻發佈到那些收費的“聊天室”。

N號房變態聊天室曝光,色情犯罪成本低廉,如何打擊令各國頭痛

▲N號房當中的聊天截圖


目前警方已經掌握的受害者有16位未成年女孩,有媒體報道其中甚至包括嬰兒。這些“聊天室”的收費用戶,達到27萬人之多。案件曝光後,激起韓國人的全民憤怒,請願要求嚴辦的各界人士已經超過500萬人。

“N號房”當前的主要控制人,是一個被稱為“趙博士”的傢伙,此人是信息通信專業。在趙博士之前,這個犯罪系統已經存在很久。他們的基地是Telegram,一種即時通訊工具,也就是中國國內所說的“電報”群。

N號房變態聊天室曝光,色情犯罪成本低廉,如何打擊令各國頭痛

▲主犯“趙博士”


這是色情業的新業態。最近幾年,中國、韓國都查處了不少類似案件。

比如,利用酒店偷拍,把視頻製作後出售,甚至對酒店客人的行為進行直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直播、互動技術的興起,一些色情網站也花樣翻新,利用互動進行牟利。

這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產業鏈”。從中國警方公佈的案例看,儘管中國的監管可能是世界主要國家中最嚴厲的,但是偷拍涉及的金額和“消費者”都是十分驚人的。

去年3月,山東濟寧公安機關宣佈打掉一個不法分子在賓館客房安裝攝像頭,偷拍賓館房客,並在網上出售觀看賬號的黑色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扣押作案用微型網絡攝像頭300餘個,手機64部,銀行卡56張,查獲偷拍的酒店客房視頻10萬餘部。

全球範圍來看,伴隨著新技術的興起,色情業已經氾濫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暴力行為讓人髮指

韓國警方認為,Telegram博士室的會員,不能簡單定義為觀眾,他們也是犯罪行為的參與者。這種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他們不但是“消費者”,也是一些罪行的“要求者”,包括讓那些未成年女孩在自己身上刻“奴隸”等。

他們不是被動觀看,而是主動索取。

這些堪稱是“性變態”的行為,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也一直是政府打擊的對象。在現代社會,針對未成年的性行為,或者是對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在任何國家都是不能容忍的。

“性變態”在過去是一種被壓抑的現象,他們滿足自己慾望的可能性並不大,大多是偶發案例。

N號房變態聊天室曝光,色情犯罪成本低廉,如何打擊令各國頭痛

▲主犯“趙博士”被捕畫面


移動互聯網時代為這些人帶來了某種便利。一方面,過去幾十年人們呼籲善待各種性行為,並把這些定義為私生活領域,讓這些“變態”行為獲得了某種“合法性”。另一方面,新技術可以幫這些人找到“獵物”或者“犯罪對象”,當有些人看到其中的暴利,就很容易發展成一種生意。

在韓國,包括政界、娛樂界和普通人之間,難得達成了一致,可見此事的嚴重程度。觸犯人們底線的,並不是這些人性行為的方式,而是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這些事,已經很難用“怪癖”或者“隱私”“性少數派的權利”來辯護。

監管難題,為什麼色情犯罪越來越猖獗

目前,韓國對“N號房”的追蹤和打擊,還面臨著一些難題。政府承諾將刪除全部犯罪視頻,但是由於Telegram是美國網站,服務器也不在韓國,犯罪分子可以變換地址,換個馬甲重來,想徹底斬斷並不容易。

韓國政府甚至一度只能給Telegram公司發郵件,請求他們刪除相關視頻,2-3天后才刪除。

因此,韓國政府也強調,要和美國政府合作,已經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土安保調查局聯繫,請求幫忙找到Telegram的總部,獲得進展後,韓國政府將“採取外交方法尋求協助”。意思是,可能請美國幫忙抓人。

N號房變態聊天室曝光,色情犯罪成本低廉,如何打擊令各國頭痛

▲N號房很多受害者的個人信息被公開


這是一個難題。Telegram並不是一個色情應用,它的價值,就在於向用戶提供“自由”而“安全”的通訊工具,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這是他們貢獻,也是他們生存的根本。

在美國,即便是聯邦調查局也沒辦法拿到蘋果公司用戶的資料,同樣,也很難動不動就去“掃蕩” Telegram。

這也是最近這些年類似的色情犯罪難以打擊的原因。

保護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是當代社會的共識,也有一系列的法律作為支撐。但是,在這個價值觀和法律體系中,也包括了對色情業的寬容,併為一些犯罪提供了一個灰色地帶。

或許,韓國可以徹底查辦“N號房”,並把涉案人員全部緝拿歸案,但是,要想根除這種犯罪的土壤,並沒有任何可能性。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旦一種模式已經成熟,換一個軟件的技術成本非常低廉,犯罪分子總能“死灰復燃”。

只要有需求,也有實現的技術,有些人一定會鋌而走險、捲土重來,政府需要對這類事情持續高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