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最近的日本雖然被新型肺炎弄的死去活來,但是自家軍事建設絲毫沒有落下,就在3月初,日本海自接收了去年在神戶造船廠下水的蒼龍級常規潛艇,並命名為“凰龍”號,算起來這是海自列裝的第十一艘蒼龍級潛艇。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作為“傳統”,膏藥旗還是少不了!

雖然日本的海自接收蒼龍級潛艇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不同以往的“老蒼龍”,這艘潛艇由之前使用鉛酸電池,改為海自日思夢想的鋰電池,先進技術帶來性能提升的同時,也讓日本國內媒體大放厥詞,認為使用鋰電池的蒼龍級潛艇大幅提高了作戰效能,已經遙遙領先中國等其他國家生產的常規潛艇,穩坐常規潛艇界的頭把交椅。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相比傳統依賴液氧的傳統AIP潛艇,鋰電池確實有優勢

作為這些媒體吹捧的對象,“凰龍”號潛艇安裝鋰電池帶來的微弱優勢被刻意的羅列一遍,例如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傳統鉛酸電池高數倍,同體積的鋰電池儲電量比鉛酸多2倍以上,不僅能實現快速充電而且重量更輕,十分適合在內部空間有限的常規動力潛艇上使用等等,都快把安裝鋰電池蒼龍級捧上了天。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換了塊鋰電池就能上天了?

拋開常規潛艇腿短跑得慢先天劣勢不說,蒼龍級潛艇本身就是被閹割過的產品,尤其是在武器上至今只有魚雷和魚叉反艦導彈充門面,就算安裝了鋰電池後有潛伏和續航時間上的優勢,就目前武備條件來說實際意義並不大。

“凰龍”號效費比低還不算什麼,最致命還是更換鋰電池後潛艇安全問題,由於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是鈷酸鋰,熱穩定性較差,其放電過程和不合理的使用方式都能引起爆炸和燃燒的安全事故,雖然普通的使用倒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戰場環境是複雜且惡劣,加上潛艇是密閉空間,一旦發生火災就是滅頂之災。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然而有趣的是,“凰龍”號潛艇上鋰電池的供應商就是大名鼎鼎日本GS湯淺公司同時也因為波音787鋰電池自燃事故被立案調查過,也不知道接下來蒼龍級潛艇跟湯淺公司生產的鋰電池會擦除怎樣的火花?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GS湯淺公司參加蒼龍級潛艇官方公告

至於使用了鋰電池的“凰龍”號潛艇領先世界說法笑笑就好,並不是只有日本才有能力給常規潛艇安裝鋰電池,而是其他人都在觀望中,例如大家耳熟能詳泵噴推進器,最早是英國在核潛艇使用,而等到使用泵噴推進器的海狼級服役時兩者已經相隔十幾年,就是因為新技術會涉及到裝備的安全大家都非常謹慎,唯獨只有日本才在裝備安全問題上如此灑脫。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號稱領先中國,實則暗藏風險

私底下大家都對這些技術沒少研究,只是缺小白去驗證,剛好這時候英國自告奮勇....

把自家潛艇設計成行走的定時炸彈也算是日本人“傳統”,總愛在無關要緊地方鑽牛角尖,而關乎安全的重要事項上卻很馬虎,既然日本想第一個吃螃蟹倒也無所謂,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我們靜觀其變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