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軍飛行員駕駛先進戰機叛逃,哪個國家敢收留?

木葉晴空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先進戰機最多的國家,什麼F22,F35都是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戰機,一般都不對外售賣,就連日本這樣的盟友求爺爺告奶奶的求購F22戰機,最終也沒有得手。

就是因為F22戰機太先進了,以至於為了防止技術洩密,防止飛行員駕機叛逃,美軍在F22戰機規定了燃油,設置好了飛行距離。比如規定飛行距離為2000多公里,超過這個距離就沒油了,看你還怎麼叛逃。此外,還有傳言說,美軍在飛機上還設置了一個“自爆”程序,一旦地面指揮中心確定你要叛逃,就會按下自爆按鈕,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如果真有這種手段,你就是想叛逃也沒機會啊。

那麼如果美軍飛行員真的叛逃的話,哪個國家敢收留呢?咱們用實例說明。二戰後期美軍部隊有一個保羅·摩頂深受納粹主義影響,於1944年駕駛美軍當時最先進的P38飛機叛逃到了德國佔領區,結果並沒有換來德軍的信任,因為當時德軍已經被盟軍打得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完蛋了,在這個時候突然來一個美國軍人說要跟著自己一起幹盟軍,換誰都不會信。保羅·摩頂最後被德軍以間諜罪給槍斃了。半年後,蘇聯打進柏林,希特勒政權垮臺。這個例子說明,叛逃是沒有好下場的,無論你是不是雪中送炭。

當然保羅·摩頂可能是運氣不好,太倒黴了,所以被德國槍斃了。不過也有例外,比如1976年一個叫別連科的蘇聯駕駛員,由於對國家不滿,對人生心懷意冷了,於是駕駛一架米格25戰機叛逃到了日本,降落到日本後,他主動將米格25戰機交給了美國人研究。別連科雖然得到了一大筆金錢,過上了好日子,但每天活在俄羅斯的暗殺威脅之下,提心吊膽的。這樣的日子跟逃犯基本上沒什麼區別。所以美軍飛行員就算叛逃到敵對國,比如被俄羅斯收留,估計除了得到一大筆財富外,也跟別連科過的日子沒什麼區別。


老牛校尉


美國飛行員確實叛逃過,不過下場當然不好。

先說說這個例子吧——

那是二戰時候的事情,一位名叫馬丁·蒙迪的美軍飛行員駕著P-38戰機在1944年10月逃離了美國,降落在意大利米蘭。

當時的意大利還是德國人控制,德國發現了這架美軍戰機後,蒙迪主動走出艙門投降。

蒙迪是美軍中尉,是二戰期間唯一一個叛逃到納粹德國的美軍飛行員。至於他為什麼叛逃?原因很多。

(蒙迪)

首先,他的經歷對他的影響。他曾經收聽很多有關納粹和種族主義的言論廣播,這讓他對德國的做法有了好感。

其次,他參軍的時候二戰即將結束,1944年9月他接到命令準備被補充到歐洲P-38戰鬥機部隊參戰。但當時歐洲戰局基本穩定,蒙迪覺得自己去了也沒事幹,與自己渴望打仗成為英雄的願望背道而馳。

正因為意識形態有了變化,在美軍又覺得沒什麼可以施展才能的地方,這兩點促使其駕駛者P-38戰鬥機投降到了德國。

據說他本來要駕機到德國去,結果迷航了,降落到了意大利。從這點也能看出來,這位飛行員技術好像不怎麼樣。

德國人得知有美軍叛逃怎麼想的呢?

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當時德國敗局已定,來一名美軍飛行員也改變不了戰局。另外他也沒什麼有價值的情報和信息,德國人沒什麼可以從他身上獲得的關鍵信息。

(P-38戰鬥機)

只是他駕駛的P-38戰鬥機讓德國人覺得撿到了寶貝,所以對戰鬥機還是很感興趣,做了一番研究,而對蒙迪本人則一直是比較警惕。

蒙迪叛逃到德國後半年,納粹就投降了,蒙迪自然也跟著投降並且接受美軍審判。當時很多人竟然以為蒙迪是被俘的,所以對他從輕發落。

蒙迪恢復了美軍軍籍,1948年退伍了。

但不少納粹軍官卻作證說蒙迪是叛逃者,隨後美國又將其逮捕審判。1977年在監獄裡度過了28年之後,蒙迪獲釋出獄。

這個例子說明兩點:

第一,一定和美國敵對的國家才敢收留美軍叛逃飛行員;

第二,他一定要有所價值,才能被認可。

試想,如果當年蒙迪跑到了俄羅斯,而當時美俄屬於同一戰線針對納粹開戰。蒙迪能得到好下場嗎?

再試想,如果蒙迪駕駛的是非常老舊的戰鬥機,德國人都看不上眼,蒙迪叛逃能被德國接受嗎?

因此歷史可以照進未來,回答這個問題,就自然有答案了吧!


木春山談天下


美軍飛行員架機叛逃,雖然這種可能性非常低,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那麼如果美國飛行員叛逃,會選擇哪個國家作為目的地呢?

如果從國家的角度看,能夠收留美軍飛行員的國家屈指可數。這種國家不光要和美國沒有很好的雙邊關係,最好還能是死對頭,同時還需要一定得國家實力,不然收留了美軍叛逃人員又沒能力和美軍叫板,那麼這個國家就可能有大麻煩了。畢竟沒有實力,叛逃人員就是個燙手山芋;有實力,叛逃人員才會成為香餑餑。滿足這幾個條件的國家恐怕就只有俄羅斯、伊朗、朝鮮這幾個和美國天生八字不合的國家了。

既然是美軍中的叛逃者,那麼是因為利益誘惑而選擇叛逃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對這類不是為了利益而叛逃的人員來說,一些和美軍長年作戰的武裝組織也可能會是其叛逃的目的地,例如阿富汗的塔利班等長年和美軍作戰的組織。





古德里浪


這雖然是個假設性問題,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發生。比如最令美國感到尷尬和損失慘重的斯諾登“叛逃”事件。

如果此重要的情報崗位都能出現這麼大的漏洞,那麼美軍飛行員駕駛先進戰機叛逃事件也不敢肯定不會發生。就斯諾登事件來看,如果美軍飛行員駕駛先進戰機叛逃,那麼首選目的地必然是俄羅斯。

當然,二戰結束至今,美軍還沒有發生過一起類似的事件。

但美國卻處理過類似的事件,就是蘇聯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當時令美國恐懼的米格25狐蝠戰鬥機叛逃日本事件。這一震驚世界的事件處理結果是,蘇聯叛逃飛行員別連科受到美國保護並去了美國定居。別連科駕駛的米格25狐蝠戰鬥機被美日參詳透徹之後返還給蘇聯。

也就是說,1976年9月6日的蘇聯米格25狐蝠戰鬥機飛行員叛逃事件,已經給美俄之間處理類似事件規劃了模板。如果未來真的有美國美軍飛行員駕駛先進戰機叛逃到俄羅斯的事件發生,那麼俄羅斯可以收留保護美國飛行員,就像保護斯諾登一樣,然後把美國戰機拆解研究,最後再把飛機返還給美國。

除了俄羅斯,想不出還有哪個國家會這麼做。只要是美國的北約或者區域盟友,那麼美國叛逃飛行員的下場一定是被遣返,然後接受軍事法庭的嚴厲懲罰。即便是非美國盟友國家,也會礙於美國的軍事和外交壓力,選擇低調處理。比如允許美國叛逃飛行員轉乘飛機到第三國申請庇護,將飛機交還給美國,這種不卑不亢的方式。


高峰軍事觀察


飛行員駕駛先進戰鬥機叛逃,對於戰機技術的所有國來說將會是巨大的打擊。為了避免飛行員叛逃,各國都給予了飛行員極高的待遇,飛行員的軍銜普遍高於普通陸軍和海軍士兵,飛行員的工資也是各個兵種裡面最高的。不過這些防範措施並不能阻止飛行員叛逃,從二戰結束至今,世界上發生過數百起戰機叛逃事件,這些叛逃事件給戰機的發明國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蘇聯是飛行員叛逃較多的國家,在整個冷戰時期,從蘇聯叛逃的飛行員多達110人。不管是蘇聯第一代米格15戰鬥機,還是蘇聯最後一代米格29戰鬥機,都有飛行員叛逃的案例。這些從蘇聯叛逃的飛行員,大多都投奔到了美國,並且獲得了美國提供的高額獎金。然而作為世界上戰機服役數量最多的國家,美國飛行員叛逃的案例卻非常罕見。

美國飛行員之所以不敢叛逃,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可靠地叛逃目的地。美國在世界上一直奉行霸權主義,動輒便使用武裝打擊和經濟制裁的手段來對付違背自己的意願的國家。如果一個國家接受了美國叛逃的飛行員,輕則可能引來強烈的經濟制裁,重則可能導致一場大規模戰爭。



而且接受其他國家叛逃飛行員,是一種嚴重的外交挑釁行為,肯定會遭到國際社會普遍譴責。對於世界性的大國來說,為了一架戰鬥機而失去國際社會的信譽,顯然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除非兩個國家已經徹底撕破臉,否則大部分國家都不會為了一架戰鬥機而失去國際信譽。

對於一些已經同美國撕破臉的國家來說,接受美國叛逃的飛行員完全不是什麼問題。例如古巴、伊朗、朝鮮,這些美國的敵對國家,他們本身就已經遭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隨時隨地都有被美國攻擊的風險。即使這些國家接受了美國的飛行員,也不過是讓制裁來的更猛烈一些,讓戰爭來的更快一些。當然如果這些國家接受美國的叛逃飛機,肯定會遭到美國更嚴重的打擊報復。


軍武小咖


俄羅斯肯定敢,俄羅斯接受了斯若登,多接受幾個飛行員也無妨。

如果駕駛B2或者F22叛逃俄羅斯,價值就大了,這種隱身機一旦落入俄羅斯手中,不出幾個月這類型隱身機就成為廢鐵。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畢竟美國飛行員的待遇遠遠高於俄羅斯,況且,如今的俄羅斯也已經蛻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談不上革命理想和共產主義信仰,也沒有了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對立,當年美蘇相互蠱惑和重金誘惑對方飛行員叛逃現象也不復存在。


萬里白光


也就安理會的那2個國家敢收了吧!收個幾天就好了!幾天之後,可以參考外交流程來進行後續處理。

下面就以大國為例,我們來推演一下後續進程。

美軍飛行員已經開著飛機降落在大國的機場上,因為大國和美國是“友好國家”,面對美國國防、外交部門高層的緊急確認和詢問,大國外交部門宣佈“無可奉告”,正在“核實相關細節”,需要等待一些“技術性流程”之後,再行告知。

美國人心急如焚,假定這飛機是美軍大規模裝備的F22,那美國人真要哭了。

當然,網上有一些言論說,美軍飛機有“自毀裝置”,有“後臺遠程控制系統”,以阻止飛行員有可能的叛逃,不過相關信息無法驗證,因為這個文章本身就是假設推演,姑且就繼續編下去了。

一邊是美國各部門高層的頻繁、高密度的外交施壓,大批高官已經在前往大國首都的飛機上。

開始的幾十個甚至十幾個小時非常關鍵。

大國一邊讓外交國防部門對外和稀泥,一邊緊急進行人機分離,美國飛行員怎麼想的其實大家並不關心,先晾一邊,然後火速召集各科研院所的總工程師、技術骨幹輪番參觀,結合各自的專業領域進行消化吸收,不管怎麼樣,先摸一遍再說。

大國的這些動作,美國人想想都能想出來,考慮到大國的逆向突破黑科技,美國人已經從哭了轉而抓狂了。

美國提出了最強烈的外交抗議,強烈要求:一探視飛行員,二看到飛機!飛機!我們要求確保飛機的完整性。

大國政府表示:充分理解美國政府的感受,甚至感同身受,但是考慮到美軍飛行員駕駛飛機入侵中國領空,這是很嚴重的事件,對於飛行員的真實意圖我們還在調研中,此時飛行員的情緒非常不穩定,為了確保他不受外界的刺激,保障他的人權,我們目前還不能讓他接受外部的干擾。

美國要求歸還飛機,大國表示,飛機是美國財產,必須歸還,不過考慮到它是作為武裝工具進入中國的,詳細處理辦法按照21世紀初的那次某海域撞機事件辦。

大國承諾,會盡快將飛機歸還,於是,一些天后,大國的大飛機經過幾番運輸,將美軍飛機的拆卸機體各部分陸續送至美國機場。

這期間,還有許多的博弈和紛爭,略去不表,大家都懂的。

而考慮到保護人權,大國暫時對美軍飛行員的“難民申請”予以擱置,先要花個至少一兩年的時間進行“技術處理”。

又過了一些天,大國發表聲明,此次美軍飛行員駕機叛逃事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偶發事件,大國一直都在以最大的誠意和美國合作,也以最大的努力滿足了美方的大部分合理要求,也期待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與美方繼續就此事件展開後續的對話和協商,力爭將此事圓滿解決。

大半年後,美國宣佈,因技術問題,F22將陸續停飛,一部分退役,一部分進行大規模的升級改造,而新一代戰機的研製工作也將加速推進。

若干月後,大國的五代機新機型亮相……


雲中史記


即便是逃到天朝或者俄羅斯,F-22/35飛機降落後一個小時內必定會有巡航導彈跟蹤而來,把飛機炸掉。除了定位裝置,可能還有可遙控的微型自毀裝置,在長途飛行中被引爆。總之,如果叛逃飛機降落後不能迅速轉移到電磁屏蔽安全屋,這架飛機絕對會被迅速定位並被摧毀。


虎眼看書


用黃金壘出來的飛行員是各國戰略人才,無論是哪一個國家對本國飛行員都有嚴格安全保障和忠誠教育體系,我們熟知的空軍強國如美國和俄羅斯及以色列都非常有代表性,俄羅斯對於飛行員訓練非常嚴格,飛行員如果叛逃就會被追殺到底,冷戰時期前蘇聯共有110位飛行員駕駛當時先進的米格戰鬥機投降北約國家,當然北約國家也有飛行員闖入莫斯科,最著名的莫屬“莫斯科廣場紅飛機事件,一架由德國飛行愛好者駕駛的改裝飛機穿過無數防空導彈系統與蘇聯空軍基地到達莫斯科廣場。紅飛機事件後,蘇聯最高領導人撤換數十位高級將領,同時增加數百億美元提升防空安全能力。



那麼,美國飛行員有沒有叛逃的事件呢?美國飛行員叛逃後是什麼下場呢?

歷史上,還真有美國飛行員駕機叛逃事件,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這名叛逃的飛行員名叫馬丁·詹姆斯·蒙蒂,出生於1921年,父親是一位意大利裔商人,母親是德國人,家境富足。1942年11月,蒙蒂加入了美國陸軍航空隊,來到歐戰戰場與納粹德國戰鬥。但他堅持認為,德國不是美國的敵人,實行社會主義的蘇聯才是,因此萌生了加入納粹德國與蘇聯作戰的想法。



蒙蒂整整策劃了一年半,終於等到一次絕佳的機會。1944年,他偷偷登上了一架開往南非的運輸機中,中途潛入美軍設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空軍基地,偷走了一架正在維護的P-38“閃電”戰鬥機。10月13日,蒙蒂駕駛著這架飛機進入米蘭領空,向駐紮在這裡的德軍投降。 一開始,當地的德軍並不相信蒙蒂是來投降的,因為從來沒有過美國人主動投降的先例。蒙蒂再三解釋,德軍才確認他是來投降的。當時德軍正節節敗退,美軍士兵主動來投降無異於一針強心劑,德國宣傳部大作文章,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佈蒙蒂主動投降的經歷。一時間,蒙蒂名聲大噪,後來又化名為馬丁·威索,主動加入黨衛軍,幫助納粹起草痛斥盟軍的傳單,一直工作到德國投降。



德國投降後,蒙蒂被美軍俘虜,被以逃亡罪和盜竊罪移交軍事法庭,因為不清楚蒙蒂的具體活動內容,僅判了他15年有期徒刑,兩年後又恢復了軍籍。但在1947年,聯邦調查局查到了他在德國活動的所有細節,蒙蒂被以叛國罪起訴,判處25年徒刑,並處以1萬美元的罰款。後來隨著冷戰的推進,蒙蒂的行為得到了美國的理解,於1960年被假釋,一直活到了2000年。

美國人吸取教訓,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美國人想出一招非常陰損且具有威懾力的方式,他們在自己的軍機上安裝了自毀爆炸裝置,一旦確認飛行員有叛逃的跡象就會引爆。美國飛行員如果叛逃無外乎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考慮到機毀人亡的代價就望而卻步了。

那麼,我們假設有美國飛行員駕駛F35或者B2戰略轟炸機叛逃到俄羅斯沒有被自毀裝置摧毀,美國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我認為可以從斯諾登事件看出美國大致反應,斯諾登攜帶中情局機密資料披露美國全球情報系統堪比政治核彈。俄羅斯與美國的暗戰在斯諾登事件上顯露出冰山一角,俄羅斯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就開始積極策劃策反美國中情局機密人員,他們盯上了斯諾登,斯諾登與二戰中叛逃的飛行員戴蒙一樣似乎是為了價值觀。斯諾登到達莫斯科後,美國通過外交途徑向俄羅斯施壓希望引渡斯諾登,斯諾登則乘機申請政治庇護,俄羅斯人響應斯諾登請求。外交手段沒有奏效,美國人開始在俄羅斯領導的獨聯體制造混亂企圖逼普京就範,同時期的格魯吉亞的南塞奧梯事件與烏克蘭顏色革命及波蘭部署中程導彈等威脅莫斯科安全,普京早有準備以牙還牙,格魯吉亞被肢解,烏克蘭陷入分裂,波蘭被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威脅。外交與軍事手段不奏效後,美國開始揮舞經濟制裁大棒,普京政府被折騰的七葷八素,如果不是戰鬥民族資源豐富的話早就扛不住了。



綜合而言,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掌握全球金融和軍事及政治話語權,沒有哪一個國家敢不顧後果得罪它。我們要做的是自力更生提高國防工業質量和創新水平,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至於是否接納叛徒,我想那是上帝考慮的事情。


唐俊龍55398571


最敢接收叛逃美國飛行員的國家當屬俄羅斯,但是在開始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美國飛行員駕機叛逃的動機是什麼?而歷史上,蘇聯時期的飛行員駕機叛逃更加觸目驚心,據不完全統計,在冷戰時期,有約110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飛行員駕駛戰鬥機叛逃。這時北約多麼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為了獲取蘇聯先進的情報絞盡腦汁而不能時,蘇聯飛行員卻送上門來了。

最著名的當屬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

冷戰時期,蘇聯為了反制美國的“雙三”黑鳥式偵察機(3萬米高空、3馬赫速度)而研發了空速可達3.2馬赫的米格-25。這一度讓美國人很是驚訝,毛子到底用了啥黑科技能造出3.2馬赫的戰鬥機。正當百思不得其解時,別連科送上大禮。1976年9月6日,別連科駕駛一架米格-25從邱谷耶夫卡機場起飛,他以低飛姿態躲過蘇聯和日本的偵查,並降落在日本函館機場。

美國對於別連科的叛逃喜出望外,時任中情局局長喬治·沃克·布什認為能夠以如此方式獲得研究米格-25的機會,簡直就是情報上的“暴發戶”感覺。此後別連科還成為美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工程師。

別連科事件並非孤立,蘇聯曾有約110名飛行員前赴後繼駕機叛逃

2016年美國《航空》雜誌曾做過一次統計,稱在冷戰時期,約有110蘇聯和東歐國家飛行員駕機叛逃。這也讓西方國家幾乎得到每一款蘇聯的新式戰鬥機。在1950年代,就曾有飛行員駕駛米格-15叛逃,他們一般會取道丹麥。此後米格-17和米格-19也以類似方式流入美國人手中。直至別連科事件,這也讓蘇聯的絕密戰機大白於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