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清節中季春,姑洗通滯塞。


“仁風導和氣,勾芒御昊清。

姑洗應時月,元巳啟良辰。

密雲蔭朝日,零雨灑微塵。

飛軒遊九野,置酒會眾賓。”


三月三,實為古代“上巳節”。古時以夏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韓詩章句》曰:鄭俗,上巳溱洧兩水之上,秉蘭祓除。《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疚為大潔。”魏晉以後改為三月三日。吳自牧《夢粱錄·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放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棋飲踏青,亦是此意。”後亦有不用三日,而仍用巳日者。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遍查典籍,惟清李永紹《約山亭詩稿評注》註釋中有此語。特記之。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姑洗應時月,元巳啟良辰。


應劭《風俗通》曰: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在《論語·先進》中記載孔子弟子曾皙的話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禮備朝容,樂闋夕宴。


《漢書》曰:太后春幸蠶館,率皇后列侯夫人桑,遵灞水而祓除。

《魏志》曰:袁紹三月上巳,大會賓徒於薄落津,聞魏郡兵及黑山賊於毒等數萬人,共覆鄴城,殺守,坐中客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而立,紹容貌自若,不改常度。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暮春元日,陽氣清明。


《竹林七賢論》曰:王濟嘗解禊洛水。

夏仲御別傳曰:仲御詣洛,到三月三日,洛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軌連軫,並至南浮橋邊禊,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粲爛,仲御時在船中,曝所市藥,雖見此輩,穩坐不搖,賈公望見之,深奇其節,原相與語,此人有心膽,有似冀缺,走問船中安坐者為誰,仲御不應,重問,徐乃答曰:會稽北海間民夏仲御。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載留神矚,有睟天儀。


《晉中興書》曰:玉導謂從兄敦曰:王仁德未著,而名位猶輕,兄威名日已振,宜有以共相匡舉,會三月三日,中宗出禊,乘肩輦,敦導並騎從,紀瞻使人覘之,既聞敦導騎從,乃大驚,自出拜於道左,中宗從容謂導曰:卿吾之蕭何也。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龍精已映,威仰未移。


《雜五行書》曰:欲知蠶善惡,常以三月三日,天陰而無日,不見雨,蠶大善。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震德葉靈,年芳節淑。


《三月三日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煙生翠柳,水映四天。


雲中吟系列·三月三

大氣象者大因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