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埃及為何能實現冷和平呢,美國總統卡特真是功不可沒

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第一時間送達哦~

從激戰到冷和平

我國有句古話叫做遠親不如近鄰,這告訴我們,鄰居之間應該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可是,宅家期間,在翻閱中東戰爭史的時候,記譯君卻覺得,中東地區的這些國家一定不懂這個道理。就比如說,同樣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同樣身為中東六強之二的以色列和埃及,就絕對不是什麼好鄰居。

以色列和埃及為何能實現冷和平呢,美國總統卡特真是功不可沒

埃及文明的象徵——金字塔

從1948年現代以色列建國開始,在短短的30年間,埃及和以色列就交戰了四次。不過,這一切,卻在31年前的今天,1979年的3月26日,畫上了一個休止符。隨著和平條約的正式簽訂,雖然兩國的關係並沒有升溫,但從那之後,兩國卻再也沒有在戰場上一決高下了。

從激戰到冷和平,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在《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簽署滿31年的今天,就讓記譯君帶著大家來簡單梳理一下吧!

兩個轉折

記譯君覺得,在埃及與以色列由激戰到和解的過程中,1977年11月絕對是一個轉折點。因為在1977年11月19日,埃及總統薩達特作出了驚人之舉,突然造訪以色列,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

以色列和埃及為何能實現冷和平呢,美國總統卡特真是功不可沒

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他的傳記

但是,記譯君也覺得,薩達特訪問以色列的轉折,只能說是緩和了兩國的關係,還不能讓兩國關係更上一層樓。而要說原因的話,我覺得曾任美國駐埃及和以色列大使,現為普林斯頓大學中東政策研究教授的丹尼爾·庫爾策的答案可謂精妙。在自己的著作《戴維營與中東的重塑》中,庫爾策這麼說:“在做法上,以色列注重細節,而埃及則注重大局。”

偏偏在此時,讓形勢變得更加複雜的事件接連發生。先是以色列沿海高速公路沿線發生了毀滅性恐怖襲擊,緊接著又是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血腥入侵。最後,為了阻止談判的破裂,此前一直參與的美國總統卡特終於下定了決心,邀請時任埃及總統的安瓦爾·薩達特和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梅納赫姆·貝京前往總統度假地戴維營。他認為,田園式的環境可能會緩和各方的矛盾。

於是,1978年9月5日,堪稱埃及與以色列關係轉變的第二個轉折點——戴維營峰會開始了。

以色列和埃及為何能實現冷和平呢,美國總統卡特真是功不可沒

美國總統的度假勝地——戴維營

戴維營中

戴維營峰會甫一開始,與會的雙方——薩達特和貝京就發生了衝突。在《戴維營與中東的重塑》中,庫爾策寫道:“僅僅幾天之後,薩達特和貝京基本上都不想再和對方說話了。”

貝京出生於以色列的保守派利庫德集團,該集團歷來反對用土地換取和平。據報道,貝京甚至不願使用“巴勒斯坦人”這個詞,他堅持用聖經中的名字——朱迪亞和撒瑪利亞來稱呼約旦河西岸。隨著雙方的火氣越來越大,峰會數次陷入中斷的囧境。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美國總統的卡特開始發威了。意識到兩國領導人永遠不可能單獨達成協議後,他便起草了一份和平提議。在之後的峰會中,雖然這份提議經過了多次修改,但最終還是取得了三國領導人的一致認可。

除了此舉,卡特還反用了美國一貫使用的“胡蘿蔔”政策,威脅說他要撤回美國對兩國的援助。而對著兩國來說,美國的援助卻是他們迫切需要的。談判期間,為了含蓄地警告薩達特,卡特專門帶著他前往了葛底斯堡戰役的戰場,暗示他說若談判失敗,戰火將會重燃。

以色列和埃及為何能實現冷和平呢,美國總統卡特真是功不可沒

美國大棒政策的提出者——西奧多·羅斯福

此外,卡特還採用了另外一種“中間人”策略,即儘可能不讓兩位領導人親自參與談判,而是傾向於讓兩國的某些顧問相互打交道。這樣一來,兩國的領導人就成了橡皮圖章,只需要最後簽字就好了。

最終,在經過了漫長的、遠遠超出卡特預期的13天談判後,《戴維營協議》終於“順利”簽訂了。

半年之後的1979年3月,隨著卡特的到訪,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終於簽署了正式的和平條約。此後的31年裡,在美國那則向兩國提供數十億美元軍事和經濟援助的條款一直有效的情況下,該條約一直有效,埃及和以色列的確實現了冷和平。

用心良苦的卡特

簡單梳理完兩國關係後,想必細心的讀者朋友已經發現了,怎麼哪裡都有美國總統的影子。關於這一點,記譯君還真想繼續說幾句。

以色列和埃及為何能實現冷和平呢,美國總統卡特真是功不可沒

美國前總統卡特

1977年,美國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宣誓就職。從擔任總統的第一天起,卡特就對調和埃及與以色列的衝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如前所述,就職以來,他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政治資本來勸誘埃及和以色列的領導人,想讓他們通過談判的方式,達成對兩國(或者說三國)都有利的協議。

對於卡特來說,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協議不僅對兩國有好處,更有利於改善並鞏固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所以,《戴維營協議》簽訂後,他依然積極地在奔走在三國甚至是多國之間,直至埃及和以色列正式簽署和平條約。

從一句“更有利於改善並鞏固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中,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卡特的良苦用心了吧!

讀者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美國總統卡特的行為的呢?歡迎留言參與討論哦!

本文系歷史記譯中心原創,主要參考資料為《戴維營與中東的重塑》《九月的13天,戴維營往事》,如果覺得記譯君寫的還行 ,能不能點擊加個【關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