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雖說這句古話出自遙遠的戰國時期,但卻一直延續至今。無論從重到輕,是國家,還是家庭,或是一個小小的組織,都要有一個自己的標準。那麼軍隊想要強大,除了武力之外,必須還要有軍規。

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我們所熟知的八路軍,從百姓的角度出發,受到百姓們的愛戴,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人民部隊,在戰爭中百姓與部隊互幫互助,打勝仗也就加快了腳步。

就是這樣一支紀律部隊,他們也擁有自己獨特的“三大紀律八大規矩”,其中八大規矩有一項是“有借必還”,所以,40年前的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1985年,一位山西的老農郭建英,從家中翻出了一張40多年前的欠條。說起這張欠條的來歷,還要從老農郭建英的父親說起。郭父在世時,戰爭接連不斷。

那時候的百姓吃不好睡不好,衝在前線的士兵們更是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戰爭太苦,士兵們經常糧食不夠,對付外敵又十分耗費錢財,所以只好向老百姓們借。

雖說不能佔用老百姓們辛苦積攢下來的錢財和糧食,但為了有力氣和能力打勝仗,不得不向百姓們求助。

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困難了向百姓求助並不是什麼難堪之事。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這個典故,我們都很瞭解。

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當然,八路軍是有借有還的紀律部隊,每回不管是向百姓們借了糧食還是錢財,都會寫下一張欠條,然後按約定的日期歸還。

就是這樣有借有還,才再有的借的原則,八路軍贏得了民眾的信任,老百姓們也都願意幫助他們。

當時,郭父就是在八路軍焦頭爛額之際,幫助了他們。向郭父借下1100萬法幣的人,是八路軍的一位團長。團長寫下一張欠條交給郭父,並感激郭父對軍隊的援助,然後就回到了部隊。

後來戰爭四起,因為要抵抗外敵的緣故,部隊到處遊走,而這張留給郭父的欠條,一直到郭父去世那天都沒兌現。

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欠條像郭家的“祖傳之寶”似的保存了下來,一直到了40年之後,老農郭建英才將它翻出。可是,40年前的欠條還能算數嗎?老農郭建英心想,曾經在八路軍困難之際,父親伸出援手,如今這都過去了40年,他們還會負責這張欠條嗎?

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老農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了當地政府,隨後得到了高度的重視,還專門找來了軍隊的人一起核實,他們對老農明確表示,只要欠條是真的,我們負責到底!後來經過了多方的確認,這張40年前的欠條確實是當時一位八路軍團長寫下。

證實了欠條的真實性,自然要履行“有借必還”的原則,根據40年前法幣購買力,換算成了當時1985年的購買力,這1100萬法幣連本帶息,補償給老農8萬元,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40年前欠條還算數嗎?八路軍:我們負責到底!老農成功兌現鉅款

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8萬元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天文數字了,說它是一筆鉅款毫不誇張。當年普通家庭每月的工資也就不過幾十塊錢。就算放到現在,讓一個普通家庭一下子拿出8萬,也會是個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