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朋友間相逢的詩,用了兩個典故,請批評指正一下可以嗎?

詩壯中華


小可不才,斗膽給幾點小小的見解:

第一,作為五言律詩,押韻不妥,平仄儘量規範。五言律詩,押韻規律為,五律平起首句押韻:平平仄仄平(韻),其中一、二、四、六、八要押平韻,;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平)平平仄仄,其中二、四、六、八要押平韻;五言律詩仄起首句押韻:(仄)仄仄平平(韻),其中一、二、四要六、八押平韻;五言律詩仄起首句不押韻:(仄)仄平平仄,其中二、四、六、八要押平韻。

第二,詩歌看似典雅,可是細讀卻似打油詩,缺了詩歌的美感,情感也略顯平淡。如果可以先用起興的手法,借景引入,則情景交融,感情漸深,愈加顯得人生天地間,相逢不易。同時,詩歌也充滿了情景美,畫面感十足,感情表達更顯的真摯、深厚,同時也脫了打油詩的“俗”。

第三,詩歌其實無須特意借典故,或著用生僻詞語。第二句中的“飛蓬”,取自李白的《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以及後面備註的兩處典故,無備註的話,大部分人看不懂,私以為大可不必採用。詩歌通常只需有情真、景美、意味深、有韻律,能讓讀者共情、有共鳴就好,無須太多華麗的詞藻和生僻典故,即使要用這些,也只有起到加分才用,否則不可用之。詩寫出來是給所有人讀的,如果很多人讀不懂,寫詩也就沒意義了。且任何知識、文化的傳播者,只有把難的東西越講越簡單,才顯得講解者知識淵博紮實,功力深厚。若越講越難,很多人看不懂,不理解,就有學識不精,故意賣弄,故弄玄虛的嫌疑,這樣也就失去了寫詩歌的初心了。
注:純屬個人見解。意見略顯犀利,還請多多諒解、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