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引文:當前並非好時機,上市時點值得商榷

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去年9月曾申請港股上市的華夏視聽教育集團,日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華夏視聽此時選擇闖關港股IPO,坦率的說,並非一個很好的時機。

那麼,華夏視聽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再次衝擊資本市場?這是一個好的抉擇嗎?它能夠如願以償嗎?


擁有兩大支柱業務的傳媒集團


華夏視聽是一家擁有影視製作業務與傳媒及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業務等兩大支柱業務的傳媒集團。

作為中國民辦電視節目製作行業的先驅,華夏視聽在20多年的時間,製作了《影視同期聲》、《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多部我們耳熟能詳的節目。


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根據招股書披露,華夏視聽“於往績記錄期間的所有制作節目首播時收視率全國排名第一”,《影視同期聲》於2000年、2002年及2003年獲得全國電視欄目最高獎之一星光獎。


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電視劇《天龍八部》於2004年在中國電視金鷹獎上摘得十佳長篇電視劇優秀作品獎、最佳攝像獎和觀眾最喜愛電視劇男演員及女演員。電視劇《倚天屠龍記》於2019年獲得最佳原創節目獎。其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這也體現在華夏視聽的財務數據中。根據招股書披露,在往績記錄期間,華夏視聽影視製作業務的毛利率為47.2%,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業內平均值僅為35.0%。

除了實力強悍的影視製作業務外,華夏視聽的傳媒及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業務板塊在業內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華夏視聽經營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已迅速成長為著名的傳媒及藝術類院校。根據中國大學校友會的統計,南廣學院於2016年至2020年連續五年被評為民辦傳媒及藝術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2018/2019學年傳媒及藝術相關專業在校學生有12,697名。2019/2020學年,有超過6.3萬名申請人角逐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而最終僅4.3%獲得錄取。

上述兩大主營業務,為華夏視聽貢獻了可觀的現金流。


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根據招股書,2017年、2018年及2019年,華夏視聽的總收益分別為5.57億元、3.68億元及7.47億元,而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49億元及1.95億元。


公司當前面臨兩大挑戰


儘管華夏視聽在兩大主營業務板塊都取得了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但是,在當前時間節點選擇登陸港交所,在牛牛觀察看來,還是值得商榷的。

按照招股書,此次華夏視聽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是:用於投資製作高質量內容;用於改善或擴大旗下大學容量、設施及教育設備;用於收購傳媒及藝術高等教育機構或培訓機構,以補充公司傳媒及藝術教育業務。

但是,影視行業近幾年在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之下,早已進入了寒冬。有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有1800多家影視公司關停。據知名人士透露,行業開機率下滑,很多“腰部”演員一兩年都沒有戲拍。

今年以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更是讓影視行業雪上加霜。不僅多部春節檔的影片撤檔。有機構預計,一些中小型影視公司將面臨倒閉的危機。

除了影視板塊之外,華夏視聽的高等教育業務板塊,也有一點令人擔憂。


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2019年7月,南京美亞及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與中國傳媒大學訂立終止協議,並向中國傳媒大學一次性支付1.6億元。獨立之後,南廣學院將轉設為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改名為南京傳媒學院。

毫無疑問,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傳媒大學的背書以及資源的支持。如今,隨著雙方合作的終止,華夏視聽的高等教育業務板塊將受到多大的影響,公司能否繼續保持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唯有時間能給出我們答案。

何況,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國內外資本市場都遭遇了暴跌。在這種狀況下,華夏視聽選擇此時再次衝擊資本市場,這很難讓人覺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過,換個角度而言,如果能夠成功登陸港股,即使是“流血”上市,對於華夏視聽來說,此時能拿到寶貴的資金,不僅有利於度過目前大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有利於在未來的佈局。

華夏視聽能否順利登陸港交所?又會否受到資本的青睞?公司未來的發展將如何演繹?對此,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再次闖關港股IPO,華夏視聽能否如願以償?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號、一點號、網易號、雪球號以及財富號等傳播平臺,是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