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車,這7種健康問題,你有幾種?這些建議請收好

這次疫情讓私家車出行成了首選,有車一族開車出行也越發多起來,以車代步成了我們的生活常態,你是否知道開車也會成為潛伏在身邊的健康威脅?

開車雖然舒適便捷, 但時間久了, 身體很可能會出現以下7種健康問題。

第一種:腰痠背痛

開車經常長時間保持坐著的姿勢,腰部很可能因此出現痠痛。腰部肌肉處於靜態,並且是緊張狀態,很容易疲勞。如果腰肌長期疲勞得不到放鬆,會轉化為腰肌勞損。另外在汽車顛簸等外力的影響下,甚至可能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建議:一次性持續駕駛的時間不宜過長,尤其路面情況不好時,車速不宜過快, 避免劇烈顛簸對腰椎造成的傷害。

經常開車,這7種健康問題,你有幾種?這些建議請收好

第二種:頸椎病

開車時,長時間一個姿勢,而且眼睛盯牢前方,脖子挺直,容易導致頸部肌肉痙攣,甚至發生頸椎微錯位。開車時間越長, 得頸椎病的幾率越高。

建議:車主在駕駛時, 要調整好自己的坐姿, 並將座椅調節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使整個脊椎的4個生理彎曲能充分依附在座椅靠背上。


可以利用等待紅燈的時間, 做一些保健活動。最簡單的方法是將頭部進行前、後、左、右順序的搖晃。先這樣將頭部搖晃一週, 再向反方向搖動。左、右各做10次。

第三種:視覺疲勞

開車時, 因為眼睛始終看著前方, 關注路面的行人和其他情況, 眼睛肌肉是很緊張的,容易出現痠痛。

夏天還有陽光照射和路面光線的反射,駕駛者非常容易出現視疲勞, 還有頭暈、視物模糊、兩眼脹痛等症狀。

建議:最好相隔一段時間,把車停在安全地帶,閉目養神。至於遮擋陽光, 可以考慮選擇能隔熱的太陽膜、遮陽板。陽光強烈時,駕駛者宜戴上墨鏡。

經常開車,這7種健康問題,你有幾種?這些建議請收好

第四種:注意力下降

一般轎車的空間都比較小,駕駛者在車裡待的時間太久, 狹小的空間,車內一些因素都能作用到人體身上,例如長期受噪聲、振動、一氧化碳等有害因素的影響,容易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進一步影響其他器官,極易降低駕駛者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和判斷力,這會影響行車安全。

建議:開車遇到噁心、頭暈時,千萬要引起注意,不要老是待在封閉的車廂內。空調開著雖然暫時讓你感到舒服,但總歸沒有自然通風的好,最好每隔一段時間把車窗開啟5分鐘,讓新鮮空氣流通。


此外, 如果開長途,最好每隔一兩個小時停車休息一次。

第五種:腸胃病

有車一族大部分都是“很忙一族”,飲食、代謝不規律,很多人開車時都有過肚子餓、想排便的經歷,但總是選擇忍一忍。這些正常的生理反射受到反覆、長期的忍,會使反射減弱,導致功能紊亂。

建議:駕駛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和排便規律。 飢一頓飽一頓,會引起消化不良;經常抑制排便,會減弱排便反射,導致便秘。

第六種:暴躁鬱悶等心理問題

駕駛室內較強的噪聲主要集中在低頻段。長期接觸一定強度的噪聲,可引起人的情緒變化,出現煩惱、易激動、疲勞等煩躁情緒。

建議:開車要始終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將不良情緒帶到車內,遇到煩心的事情最好能舒緩下心情再開車。在車裡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能放鬆心情。

經常開車,這7種健康問題,你有幾種?這些建議請收好

第七種:泌尿系統疾病

由於開車人都很趕時間,一旦上車就奔目的地,很少中途停車。很多人不能保證及時、足夠的飲水,身體會處於輕度脫水的狀態 (小便時尿液呈茶黃色就已經是輕度脫水了),尿液濃縮,易患尿道炎、膀胱炎。特別是男性,加上長期保持一樣的坐姿, 更加容易引發前列腺炎。

建議:駕駛者要注意勞逸結合, 注意補充水分, 使自己的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另外, 水分補充之後不會使尿液濃縮,還能讓人多去幾次廁所,駕駛者可以趁這個機會舒展筋骨,讓身體有個緩解的空間。

我是註冊營養師小木起,專注營養8年,寫科普我是非常認真的。每日更新有用的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果你覺得還不錯,有勞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這樣系統會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篇文章,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