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暴露了他的層次”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非常認同,因為朋友圈可以讓我們很好的瞭解一個人,包括他的性格是怎樣,他的喜怒哀樂,他的社會地位,層次。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習慣性的發朋友圈,一看就能瞭解到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了。


豫東小徐


每個人都是立體,從單一方面去判斷一個人,本事就不具科學性!但現在社會大家喜歡都是在互聯網,網上購物,交友,娛樂!一個人的朋友圈是瞭解這個人的最直接的途徑之一,不是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嗎?朋友圈就是展現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好好經營自己的朋友圈,塑造好自己的人設


11維空間站


認同,


找尋不是尋找


差不多


我就是個野人


有可能是


隨風zhus


我不認同


沐先生的記往


我很認同:“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暴露了他的層次”

如今發微信朋友圈跟發QQ空間一樣普遍,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發,每天看朋友圈,就像看到微型的社會。在朋友圈裡,朋友動態五花八門,涵蓋了吃穿住行各個層面,就像一個小社會。所以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就相當於見到本人,可以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正在做什麼,身邊發生了什麼,都一目瞭然。所以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暴露了他的層次。

有的人,天天都在發,走到哪裡就拍照發朋友圈打卡,一天只要有出去都是幾十條的發,都是無聊的內容。睡覺之前也要發幾條的心情,只是為了讓別人“點贊”,刷存在存在感。這種人就是很明顯的知道他的層次,

有的人,在看他的朋友圈就很陽光,都是很清新的內容,話語都有詩意,有能量。你無意中刷到他朋友圈,就會忍不住去看他的朋友圈記錄,這也是一種層次。

有的人看他的朋友圈裡,是有故事的,發的朋友圈記錄著他的拼搏、執著、信念、憧憬,讓朋友們知道他一直在奮鬥,這也是一種層次。

有的人在發生活的瑣碎......

有的人在發寶媽的日常生活......

等等!

所以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暴露了他的層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代言人”之一,朋友圈所發佈的內容,能間接的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層次,朋友圈發佈的內容是會潛移默化的讓別人對你的認識。


鄉村特派員


有人說,想了解一個人,就去看他的朋友圈,朋友圈最能直接瞭解他。

在此我要駁回這個觀點。

我有一位朋友吧,在沒見過面之前,我一直以為她是個可愛的女孩子,有著活潑開朗又好相處的性格。然而這美好的形象在我見到本尊的時候完全破滅。公共場合大聲喧鬧,粗話連連,脾氣暴躁,唯我獨尊和表裡不一形容她一點也不過份;我的上任男朋友,曾經我欣賞他所描述的對愛情的忠貞,曾經我欣賞他才華橫溢,他幾乎符合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的形象,單憑他的朋友圈就可以感覺到他上進,肯吃苦,注重細節,看似方方面面完美。然而道貌岸然這四個字,我第一次真實的在一個人身上看到。我嘗試挽回,表達我願意等待,他未拒絕也沒答應。不到兩個月時間,我看到一個曾經和我說認定一個人就不會改變的男人有了新歡,一個半個月前還在思念前前女友的男人有了新歡。

看,人都是善於偽裝的。沒有人會把自己的缺點毫無保留的裸露出來,毋庸置疑每個人都是擅長做表面功夫的,不同人程度不一樣罷了。孔子說過:眼見未必是真。這句話真真是至理名言。

因此,不要僅靠別人的門面功夫就自認為可以洞悉一切。想真正瞭解一個人,還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相處,相處是真實接觸而並非在網絡世界上的交談,外加他的朋友對他的評價,用我們心理那把有衡量標準的尺子,才可以稱得上對某個人有一定的瞭解。


世界那麼大到處去看看


可以參考,但不能絕對,如果對性格行為很有研究的人來說,朋友圈的內容對分析對方性格還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性格不一樣,發朋友圈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比如:

1、有品牌意識的人,他的朋友圈定位很清楚,該發的發,不該發的不發;

2、貪玩的人,隨心所欲地發,也可以看出他的無拘無束的個性;

3、堅持原則的人,只發他認為正確的內容,其他一律不發,自律性很強;

4、只轉發,不發自己內容,或從不露臉的人。多數屬於比較自卑或安全感不強的人。

5、安全感不強的人,基本轉發的都是負面信息多:比如食品安全,病毒傳播,火災,突發事件等,目的是讓身邊的人注意安全。

6、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一般是權力較大、控制慾強、對生命已經覺醒的人。

7、正能量的人,基本上發的都是傳播正能量的,哪怕負能量的新聞,也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到正能量,因為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世界。

8、喜歡展示自己的人,往往朋友圈都有自己自拍的照片,希望得到別人的點贊或認可。

9、做了微商,由於商業模式決定,相對就比較難判斷了。

因此,除非刻意去隱藏,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是性格的外在表現,包括朋友圈的內容。


汪氏九型


一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我不認為全部都暴露了他的層次。一個人的朋友圈可以公開或半公開或不公開。人的內心,只要他是正常人,他都不會拿出來讓所有人看。公開出來讓人看的只是他某一段時間的生活狀態和提現出來的淺層內心世界。說到層次,我認為一個人的層次是提現在他與哪些人交往,做了那些事,說了那些話,朋友圈裡有時你看不到這些,所以我認為不全部顯示了層次,也不全部提現了這個人的層次。

朋友圈有時候是偽裝的,它是帶著面紗的,甚至你根本看不到他的生活層次。

所以我認為這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可以從朋友圈裡看層次,有的人則是看不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