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歷史名人證明你的家鄉,看看有人到過你的家鄉嗎?

情感V觀喬存興


我的家鄉安慶是位於皖西南的魚米之鄉,龍感湖、泊湖、黃湖、大官湖等湖泊星羅棋佈,西依山花爛漫的巍巍大別山,東臨煙波浩渺、奔流不息的滾滾長江,地處吳頭楚尾,通江達海,安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清朝中期至民國晚期的安徽老省會。這裡有萬里長江第一塔振風塔、長江絕島小孤山,擎天一柱的天柱山,碧波萬頃的花亭湖,有梵音陣陣、檀香瀰漫的禪宗佛教聖地三祖寺,有滾珠瀉玉、氣勢磅礴的大別山彩虹瀑布,還有奼紫嫣紅的嶽西映山紅大觀園、古樸典雅的五千年文博園。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禪宗佛教的重要發源地,所以有“皖源禪境,好戲安慶”之說,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悲劇、六尺巷的禮讓故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語故事都在這裡上演,這裡的桐城派以豐厚清正、博大精深的文法風韻統領明清文壇兩百餘年。安慶大地鍾靈毓秀,自古人傑地靈,這裡還誕生了三國美女大喬小喬、道士左慈、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賢臣左光斗、京劇鼻祖程長庚、小說家張恨水、五四運動總司令陳獨秀、兩彈元勳鄧稼先、外交家黃鎮、詩人海子、美學家朱光潛、氣象學家葉篤正等歷史名人。











下面,我重點介紹一下家鄉安慶的代表名人鄧稼先。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勳”。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中國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兩彈元勳鄧稼先是我們安慶的驕傲,懷寧縣城高河鎮就有一條稼先路。



宣州翰墨俠客行


我可愛美麗家鄉,地處中原,人桀地靈,蔡國故城,又稱千古一相(秦朝)"李斯故里”。而且還是聯合國推薦的“千年古縣”之一。出了很多名人。

幾千年來勤勞善良的家鄉人民生活繁衍在這遍土地上,家鄉變得越來越美。

有很多名勝古蹟,諸如、“四十五里臥龍崗″、“蟾虎寺″、“`八卦臺“、"望河櫝″、"人祖伏羲畫卦臺″、"光五臺″、"烽火臺"、"白奎(龜)廟″、孔子栽的"白果樹″、"撒金橋"……等。

特產有楊隼的鐵鍋出口國外,還有有名的"狀元紅”酒,邰店的生薑也出口國外,…、。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魯遍提高,家家都建起了樓房,有的還逮了別墅,村村通了水泥路,街道寬廣、明亮、乾淨、整浩、衛生。出門都是汽車,電車代步,

縣裡又建了鳯凰公園、蔡國故城遺址公園、蔡明公園,各鄉村也都建了遊樂廣場,供人們休閒愉樂鍛矯身體,

火車站、飛機廠也在規劃建設中,

通過中央的扶貧政策的實行,基本上消滅了貧困戶。

我說了這麼多了,腓友您該猜知我的家鄉是那省那縣的吧!歡迎諸位到我家鄉做客,有名的家鄉特產"狀元紅″酒熱情招待!一醉方休哦!











三笑一好


馮子材,字南幹,號萃亭,漢族,生於廣西欽州市沙尾村(1818-1903),晚清抗法名將,曾任廣西,雲南和貴州提督,民族英雄,取得鎮南關大捷,現在的廣西憑祥友誼關立有其騎戰馬的雕像。光緒二十九年去世,享年85歲高齡,葬於廣西欽州,欽州市白水塘村還建有馮子材故居,故居佔地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


因官至太子少保,又名宮保祠,屬國家4A 級景區,門票只要五元,歡迎大家來參觀敬仰!


桂東南的燕南飛


我們蘇州名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人物的應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是宋朝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他的人生格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讓無數中國人為之讚歎,並效仿之。

范仲淹從政時,政績突出,而他寫的文章,也是文采斐然。

1.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在地方從政時,深受百姓擁戴。連同僚都替他向皇上美言,希望皇上提拔范仲淹。

臣伏見大理寺丞范仲淹為學精勤,屬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聲。前曾任泰州興化縣,興海堰之利。昨因服制,退處睢陽,日於府學之中觀書肄業,敦勸徒眾,講習藝文。下出戶庭,獨守貧素,儒者之行,實有可稱雲。慾望試其詞學,獎以職名,庶參多士之林,允洽崇丘之詠。

後來范仲淹調入開封,負責開封府的全面工作,頗受好評。

公決事如神,京邑肅然稱治。都下謠曰:朝廷無憂有範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范仲淹還曾經擔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負責西北防務工作。迫使西夏不敢襲擾,宋夏邊境恢復和平。

公與韓琦協謀,必欲收復靈、夏、橫山之地,邊上謠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瞻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元昊大懼,遂稱臣。

2.文學家范仲淹

作為文學家的范仲淹,也不遑多讓。他的作品非常多,最有名的是,當然是《岳陽樓記》了,還入選了初中語文課本。在《岳陽樓記》裡,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不過我更喜歡這句: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一個有理想的讀書人,他的志向當是如此。

在西北從軍時,他還寫過一首很有名的《漁家傲· 秋思》。把邊境將士的壯志難酬和思鄉憂國的情懷,描寫得淋漓盡致。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另有《蘇幕遮·懷舊》,也是在西北軍中所作,非常不錯。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貶居睦州的時候,寫過一篇散文,是評議東漢名士嚴光的。這篇散文的最後幾句,想必大家都聽過。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至於詩方面,范仲淹的這首《江上漁者》,寫得很有韻味。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是我們的蘇州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太值得後世學習。蘇州出了個范仲淹,實在是蘇州人民的驕傲。


袁衛宇


漢魂大將軍!韓信。

民族英雄!梁紅玉。

名著作者!吳承恩。

周恩來總理故鄉,

歡迎朋友們來這嘗一嘗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笫一宴!











荷韻蘭風


走出的書畫名人很多,有程大利,張立辰,李玉民,等等,

在沛縣漢文化濃厚,舉辦過首屆漢文化運動會,地域風情美倫美換熱情好客,

來過的藝術家有,六小靈童,伍佰,等,沛縣還是一座國家園林城市,歡迎你到古沛來做客,謝謝,


微風秋爽


我的家鄉,河北邢臺。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曆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為修訂曆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

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內的古渠,更立閘堰,使當地農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耗時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郭守敬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也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LAMOST望遠鏡命名為“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攝影杜立


諸葛亮,哈哈😄,雖然不是我家鄉的,我聽老人講打戰的時候諸葛亮的我們思茅以後看見茅草,思念親人所以給我們思茅取名思茅,我們思茅有條河諸葛亮去洗戰馬,現在都叫洗馬河,河裡現在有雕塑的戰馬,河邊有諸葛亮的塑像。07年因為普洱茶得名,政府把思茅市改為普洱市,思茅變成區了,已經十二年過去了。


對方是你的好友


民族英雄——林則徐

世紀老人——冰心

杏林始祖——董奉

鑑真——隱元禪師

船政之父——沈葆楨

愛國僑領——黃乃裳

譯林鼻祖——林紓

西學泰斗——嚴復

共和先驅——林覺民

化工鉅子——侯德榜

虎穴忠魂——吳石

文化巨匠——鄭振鐸

天文大家——張鈺哲

一代才女——林徽因

科普鐵人——高士其

黨內才子——鄧拓

圍棋宗師——吳清源

數學巨星——陳景潤

仁心妙手——吳孟超

音韻學家——陳第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皋陶一一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中國司法鼻祖。皋陶是與堯、舜、大禹齊名的“上古四聖"之一,葬之於本地。於是本地的別稱為“皋城"。倘若朋友還不清楚,百度上搜一下"皋陶",您便會知曉。下圖為屹立在皋城廣埸上的、象徵司法界"鼻祖"的"神獸"一一"獨角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