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希羅多德《歷史》第九卷——普拉提亞戰爭與米卡列戰爭有感

內容提要

第九章以卡利奧佩為卷名,她是九位繆斯中最年長者。原來司讚歌後來司史詩。本卷主要講述了波斯人瑪爾多紐斯想要攻佔希臘,並在沿途迫使希臘其他民族幫助他,臣服於他。後來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佔了雅典。因為雅典人自知不能與波斯人硬碰硬,再加上雅典人的同盟遲遲不行動,所以他們被迫撤離到薩拉米斯。波斯人希望通過與雅典締結和約的形式結束這場侵略戰爭,雅典人則派出信使譴責和威脅拉棲代夢人,並表達了希望與其合作共同打敗波斯人的願望,以此捍衛共同的領地。由於斯巴達內部有先見之明者,他預測到了如果不與雅典人結盟,一旦雅典與波斯人簽訂合約,那斯巴達的境況可以稱得上是唇亡齒寒了。所以斯巴達急忙派出軍隊(包括黑勞士)趕往科林斯地峽,以至於忽略了雅典的信使。軍隊在埃琉西斯與雅典的軍隊匯合。而波斯人的統帥瑪爾多紐斯得到了斯巴達人將要穿過科林斯地峽的消息,然後決定撤到底比斯。原因是考慮到騎兵作戰的地理優勢,再加上底比斯人可以援助,所以去底比斯更合適。斯巴達出兵幫助雅典的行為感動了其他還未投靠波斯人的希臘民族,他們紛紛派兵出戰。

讀希羅多德《歷史》第九卷——普拉提亞戰爭與米卡列戰爭有感

希波戰爭


就這樣,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軍隊與以波斯人和底比斯人為首的軍隊開始作戰。希臘人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山地地形,波斯人的騎兵來勢洶洶,眼看就要攻破希臘人的防線。在其他諸邦都不願支援的情況下,雅典人挺身而出,選擇到最薄弱的地方支援。他們智勇雙全,遵循了“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原則,殺死了波斯人的統帥瑪西斯提烏斯,之後波斯人與希臘人展開了殊死搏鬥,雙方都殺紅了眼。但波斯軍隊群龍無首,最後終於堅持不住,只好收兵回營。這次戰役只是簡單的試探,真正的大戰還未開始。就這樣雙方對峙了十幾天後,波斯人眼看形勢越來越對己方不利,就決定迅速出擊。馬其頓的國王得到了消息,獨自一人到希臘人的軍營中,告訴了他們波斯人的打算,並讓他們做好準備。果不其然,波斯人開始進攻,由於波斯的騎兵射手的威力,打得希臘人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連夜撤軍到更安全的地方。雅典人首先撤退,拉棲代夢人在經歷了一番爭執後也撤退了。不過由於他們在破曉時分撤退,波斯人很快就發現了異樣,便加速追擊。不一會便追上來了。斯巴達人急忙向雅典人求援,自己則拼盡全力對抗異族人。雅典人由於受到了站在波斯人一邊的希臘人的攻擊,自身難保,所以不能支援拉棲代夢人。戰爭最後的贏家是希臘聯軍,尤其是斯巴達人起了關鍵的作用,這場戰役史稱普拉提亞戰爭。

讀希羅多德《歷史》第九卷——普拉提亞戰爭與米卡列戰爭有感


之後他們乘勝追擊,攻下了底比斯,並坑殺了大量的波斯人。這是雙方在陸軍方面的對戰情況。在海戰中,波斯人深知自己的軍隊不佔優勢,所以撤退到陸地上準備與希臘人作戰。希臘人並沒有臨陣脫逃或畏縮不前,他們也到了陸地上與波斯人作戰,而且正好這一天希臘人在普拉提亞戰爭中獲得了勝利,這一下鼓舞了在米卡列作戰的希臘人。因為雅典人不希望和拉棲代夢人分享勝利的果實,所以異常勇猛,成了米卡列戰役破局的關鍵,結果自然是希臘人獲得了勝利。這場戰役勝利之後,伯羅奔尼撒人準備返航,而希臘人決定進攻科爾松尼斯,圍攻塞斯托斯,並在艱苦的條件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讀希羅多德《歷史》第九卷——普拉提亞戰爭與米卡列戰爭有感


心得評論

普拉提亞戰爭和米卡列戰爭的勝利標誌著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人的勝利而告終。在這兩場戰役之間還穿插了一些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話語,讓我看到雅典人的智勇雙全還有為了城邦與自己的家園與波斯人展開殊死搏鬥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當然,斯巴達人的勇猛非常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沒有他們,普拉提亞戰役很難獲得最終的勝利。從這兩場激動人心又複雜多面的戰爭形勢中,我意識到了勝敗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軍隊的士氣是否足夠高漲,戰士們是否英勇作戰,一些戰術的運用可以減少作戰時間和傷亡,要把握時機,即使運用到戰場上,還有戰爭所使用的武器是否先進直接關係到戰損比。但只要擁有頑強作戰的精神和同仇敵愾的勇氣,勝利一定在前方。

結語

在戰爭中看到了正義方的勇猛非常,也看到了直接民主背後帶來的黑色陰影,殘暴地殺害與波斯議和者,並且其家人都不放過,在戰爭勝利後無情的坑殺異族人。直接民主在帶來強烈的公民意識的同時,也帶來了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