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誰?

如果您年齡在40~74歲之間或具有以下因素之一:

1. 膳食習慣不良者(長期脂肪餐或紅肉攝入)。

2. 有結直腸癌腫瘤家族史者。

3. 患慢性結腸炎者。

4. 患結腸息肉者。

5. 便潛血陽性者。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誰?


那麼就屬於結直腸癌的高風險人群。


高風險人群應該怎麼做?

1.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應進一步做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有結腸鏡禁忌者至少需行直腸指診,另根據具體情況可考慮行乙狀結腸鏡或氣鋇雙重腸道造影檢查。所有鏡下發現的病變應取活檢或摘除,行病理診斷。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誰?


2.對於不接受結腸鏡檢查者,給予便潛血檢查(建議兩次,間隔一週),推薦採用高靈敏度免疫檢測法—FIT。陽性者再次建議其參加結腸鏡檢查,陰性者如果有意願也可以進行結腸鏡檢查。


如何應對檢測結果?

所有病變的診斷及轉歸判定以內鏡檢查和病理檢查結果為依據。


1. 需臨床處理者 

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腸病伴高級別上皮內腫瘤;伴高級別上皮內腫瘤的其他病變;結直腸癌;其他罕見結直腸腫瘤患者。


2. 需隨訪者 


體檢陽性者。包括腫瘤性息肉及炎性腸病,如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炎症性腸病伴低級別上皮內腫瘤。


結直腸癌防癌體檢發現的良性腺瘤和癌前病變均存在復發可能,資料顯示腺瘤摘除後每年複發率5%~10%。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誰?


因此,對治療後的良性腺瘤和癌前病變患者應繼續隨訪。對發現腺瘤或癌前病變,但未治療者,更應加強複查和隨訪。對確診為腺癌或其他惡性病變者,則進入常規臨床隨訪。


(1)直徑≥1cm的腺瘤,絨毛結構≥25%的腺瘤(即絨毛狀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伴高級別上皮內腫瘤的其他病變:應在治療後第1年內再次複查腸鏡,如無異常發現,後續腸鏡複查間隔可延長至3年。


(2)其他腺瘤:應在診斷治療後第3年再次複查腸鏡,如無異常發現,後續腸鏡複查間隔可延長至5年。


(3)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明確診斷後每兩年複查腸鏡。如防癌體檢中發現高級別上皮內腫瘤,應在治療後每年複查腸鏡。


(4)其他腸道良性病變:因結直腸癌風險增加並不明顯,可視同一般人群處理。腸鏡複查間隔可為5~10年。


干預方案及路徑


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體檢方案及路徑圖見下。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都有誰?

1.對於年齡大於80歲人群,由於無明確臨床獲益,不建議腸鏡防癌體檢;

對於75~79歲人群,應依據個體情況決定是否實施腸鏡防癌體檢;

2.對於有CEA等腫瘤指標升高的高風險人群,強烈推薦腸鏡。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防癌體檢規範專家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