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王陽明十二歲時,繼母常常虐待他,而他

父親遠在京師任官,根本不知王陽明的遭遇。

王陽明不得已,乃利用繼母篤信佛教的弱點,半夜悄悄起床,把茶盤放在佛堂門外,第二天早晨繼母見了,覺得非常奇怪,可是日後每天都如此,繼母不由得心中發毛,但她對王陽明的態度依然如故。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有一天,王陽明到郊外找尋捕鳥人,買下一隻平日罕見的怪鳥,放在繼母被內。繼母整理床鋪時,突然看見這隻怪鳥,害怕鬼魅作祟,便趕緊請來巫婆占卜

誰知王陽明早就買通巫婆,對繼母說:“王狀元前妻對自己兒子遭人虐待很生氣,上告天帝,現在天帝派陰兵下凡拘捕你的魂魄,被中的怪鳥,就是陰兵的化身,你要是再敢毆打虐待我兒,下次我便化作一條毒蛇藏在你床上。”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繼母聽了這話,嚇得臉色發青,趕緊下跪謝罪,王陽明不覺心軟,也下跪向天帝求情,一旁的巫婆故意連聲嘆息離去。

從此繼母對王陽明便視如己出。

其實,從王陽明的這次反擊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超群的智慧。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首先,他研究了繼母性格中的弱點,然後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利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設計了這一連環陷阱。

實話說,誰又能想到十多歲的小孩能有如此心計呢?繼母的每一步反應都落在了他的算計裡,分毫不差。正是這樣超人的智慧和心計,才成就了後來的王陽明。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中國五千年一共出了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剩下半個是曾國藩,今天就說和孔聖人齊名的王陽明。

王陽明,明代心學集大成者。在王守仁逝世後五十四年,王守仁從祀孔廟,他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一起成為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王守仁的從祀,表明王陽明心學最終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王陽明從小深受祖父王倫、父親王華言傳身教的影響,忠孝友悌、淡泊名利、清廉正直的王氏家風,為他後來的為官為人為學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

他被後人評價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絕頂”。作為一代名臣,他嚴以修身、恪盡職守、廉潔奉公、體恤民情,深受百姓愛戴。作為一代名儒,他提出並一生踐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

有人說,人生當讀王陽明。

近代有句流傳甚廣的話:“五百年來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杜維明曾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如果您也想了解陽明,不妨看一下這本的《王陽明全集》。

1、全。全套書共4冊,全面講述了陽明心學及其推演等內容。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2、精。文白對照,原文譯文相結合,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陽明心學的精妙,再也不怕看不懂晦澀的文言文了。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3、值。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是“醬缸文化”的最後一劑解藥。千古完人王陽明的傳世經典,教你修煉內心的強大,開啟與生俱來的智慧。

王陽明使出連環計:12歲的他就懂得收買人心,使繼母輸的一敗塗地

王明陽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而他的心學適合所有的人,可以讓你明白什麼是“知行合一”

全套書僅需78元,共4冊,每冊只要不到20元,也就是一頓午餐的價錢,就可以把永恆的經典帶回家。

不要再猶豫啦,這一定是你期待已久的理想藏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