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蒙古國投資之前,必須知道蒙古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去蒙古國投資之前,必須知道蒙古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蒙古國的昨天和今天 
蒙古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蒙古國原稱外蒙古或喀爾喀蒙古。歷史上,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以遊牧的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公元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大漠南北各部落,建立統一的蒙古帝國,所轄範圍橫跨歐亞大陸。1921年7月成立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11月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6日,蒙古同新中國建交。1992年2月通過新憲法,改國名為“蒙古國”。

地理位置 

蒙古國地處東北亞,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國土面積共156.65萬平方公里,北與俄羅斯,東、南、西與中國接壤,中蒙兩國邊境線長達4710公里。蒙古國首都為烏蘭巴托市,是全國最大城市。蒙古國總人口約320萬人,近半數人口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蒙地廣人稀,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蒙古國的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地大物博。蒙古國所處時區為東8時區,首都烏蘭巴托與北京無時差。

行政區劃 
蒙古國按行政區劃分為21個省和首都烏蘭巴托市,全國共有331個縣和1681個自然村。

首都烏蘭巴托市位於蒙古國中北部,圖拉河畔,與中央省、肯特省、色楞格省的10多個縣接壤。烏蘭巴托市是具有近四百年曆史的古都,歷史上曾被稱為“庫倫”、“大庫倫”等。

烏蘭巴托市是蒙古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中心,全國人口近半數均居住在該市。烏蘭巴托市設有首都公民代表大會(市議會)和首都市政府,全市共下設9個行政區。蒙古國其他主要的城市有額爾登特市、達爾汗市等。蒙古國家宮和蘇赫巴託廣場

自然資源 

蒙古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目前,蒙境內已探明的有80多種礦產和6000多個礦點,主要有鐵、銅、鉬、煤、鋅、金、鉛、鎢、錫、錳、鉻、鉍、螢石、石棉、稀土、鈾、磷、石油、油頁岩礦等,煤炭、銅、金礦儲量居世界前列。

目前已探明煤炭蘊藏量約1620億噸、銅約3600萬噸、鐵約20億噸、磷約2億噸、黃金約3000噸、石油約15億桶。  

蒙古國礦產資源開發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內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目前尚有部分礦藏仍處於轉讓、勘探、建設階段。

氣候條件 

蒙古國以“藍天之國”而聞名於世,一年有三分之二時間陽光明媚,氣候為典型的大陸性溫帶草原氣候。蒙古國冬季漫長嚴寒,氣候乾燥,常有暴風雪,是亞歐大陸“寒潮”發源地之一,最低氣溫可至-40攝氏度(最低曾達到-60攝氏度);夏季短暫乾熱,最高氣溫可達38攝氏度(最高曾達到45攝氏度),早晚溫差較大。無霜期短,年均降水量250毫米,氣候較乾燥。蒙古國供暖季為每年9月15日至次年5月1日。

首都烏蘭巴托冬夏氣溫懸殊,1月份平均氣溫-20至-15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為20至2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為230毫米,年均晴天180日。

人口分佈
蒙古國地廣人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人。近年來,蒙古人口增長較快,截至2017年12月底,總人口共計320萬人,同比增長1.9%。從人口的年齡結構上講,蒙古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現有人口中約70%為35歲以下的年輕人。  

蒙古國人口分佈較不均衡,全國近半數人口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2017年烏蘭巴托市人口近146餘萬人。預計到2030年烏蘭巴托市人口將達到近180萬人。蒙古國其他主要人口集中城市還包括達爾汗、額爾登特等。  

根據蒙古國2010年7月頒佈的《在蒙外國公民法律地位法》,在蒙古國境內因私居留的外國公民總人數不得超過蒙古國總人口的3%,其中一國公民人數不得超過總人數的1%。  

目前長期居留在蒙古國的中國公民約近2.8萬人,其中包括在蒙古國華僑近1700餘人。在蒙古國中國公民主要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市。每年施工季節,有大量中國出國務工人員赴蒙務工,主要集中在房建及路橋建設行業和礦產行業。中國勞務人員集中在首都烏蘭巴托市及各省路橋、基建項目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