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卡爾維諾?

溪尾


伊塔洛·卡爾維諾,生於1923年。

處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1947),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游擊隊的生活。50年代問世的《我們的先人》三部曲:《分為兩半的子爵》(1952)、《樹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騎士》(1959),既似現實中的童話,又像童話中的現實,把西方世界中人喪失自我本質的境遇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三部曲使作家獲得世界聲譽。隨後發表的作品《宇宙諧趣》(1965)、《看不見的城市》(1972)、《如果一個冬夜,一個旅行者……》(1979),滲透對迷亂的現實的思索,頗具哲理小說的特色。卡爾維諾的《意大利童話》(1956)是他長期蒐集、研究意大利各地區童話的結晶,已被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

《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主要寫一個關於賓的故事,他是皮匠的學徒,二戰時在海邊一個古代利古里亞人的要塞長大,當時德國軍隊駐紮在鎮裡,而游擊隊正從山區打回來。賓是個瘦小的孩子,與其他那些有家的孩子相比,他是個社會的“棄兒”:除了一個當妓女的姐姐,他沒有親人沒有家。在“煙霧騰騰,昏暗的小酒館”裡,賓“被迫在成人的世界裡尋找避難所”,他能模仿猥褻的笑聲,但不知道它們的意思。他唱傷感的歌,學會侮辱和詛咒他人——但沒有一刻他不在期待成為游擊隊的一員,“和年輕的夥伴們在一起,他會給他們看蜘蛛建巢的地方,或者和他們在河床上的竹林裡戰鬥。”故事的一部分是他如何加入游擊隊,並和另一個社會的“棄兒”結為朋友(這是《人鼠之間》之後最奇特的結合之一);這個男孩生活在一個從不需要他參與,也從未打算讓他參與的世界裡;作者敘述時絕不帶有任何多愁善感。

《如果冬夜,一個旅人》(另譯《寒冬夜行人》)。其實不是一部小說,而是10部,每一部都有不同的情節、作者、氛圍和風格;每一部都在第一章後戛然而止,留下懸念。兩個讀者,一男一女,在這個迷宮中追蹤著激起他們興趣的故事線索。這樣下去,《如果冬夜,一個旅人》就和另一本書,來自波蘭的有洋蔥燒焦氣味的《在馬爾堡鎮外》,不可避免的糾纏在一起了。

《命運交叉的城堡》裡,卡爾維諾以他不可思議的機智,用塔羅牌的圖案和上面的原型人物創造了一系列短篇的幻想故事。在一個童話般的環境——位於茂密森林的腹地中的一座城堡和一個客棧——一群男人和女人偶然的遇在一起。他們被這種奇遇搞得心煩意亂,並且發現他們都失聲了。為了交流他們的命運——愛情,戰鬥,征服,背叛——他們必須一個接一個的用玩遊戲的塔羅牌的組合來暗示自己命運中幾個場景。一些故事是真正的民間神話傳說——帕西發爾,俄狄浦斯,哈姆雷特——但其他完全是卡爾維諾自己的創造。所有這些故事都象一個混合著古老和現代的多稜鏡;作者精確的揭示了我們狂熱,不穩定的20世紀世界中的潛在的神話元素,用古代的符號對我們現在的樣子進行諷刺挖苦。

《帕洛馬先生》是卡爾維諾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樹上的男爵》和《宇宙連環畫》後又一部傑作。它的名字和一架著名的望遠鏡相同並非巧合。帕洛馬先生是一個知識的探索者,一個在神聖和荒謬的世界裡的夢想家。帕洛馬先生利用假期對自然現象進行了考察:海龜交配的衝動,白天的月亮,晚上的天空。回到城裡後,他又去了商店,被凍肉卷,黃油,砂鍋燉肉所吸引。它們的名字和標籤使他聯想到了草原,打獵,和畜牧業的各種禁忌。

帕洛馬先生真正感興趣是思想。一家熟食店就是一座文明的博物館。他對社會上的事沒有興趣也不參與,寧願在內心裡交談,傾聽無限空間的寂靜和鳥雀動聽的鳴叫。但時時來打攪的,文明化的“自我”堅持要成為一個保守的彬彬有禮的紳士,這對一座望遠鏡來說是失敗,對帕洛馬先生卻又值得高興。這是一個機智,優雅,充滿幻想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