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分析師學習筆記 第一章 緒論

系統分析師考試屬於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簡稱軟考)中的一個 高級資格考試試。考試不限制學歷、專業,考試採用筆試形式,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

系統分析師考試三項內容:

(1)信息系統綜合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鐘,筆試,選擇題;  

(2)系統分析設計案例,考試時間為90分鐘,筆試,問答題;  

(3)系統分析設計論文,考試時間為120分鐘,筆試,論文題。

第一章 緒論

1.1信息與信息系統

1.1.1信息的基本概念

1948年 US科學家香農在對通信理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創立了信息理論。

現代科學三論: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

信息的特徵(11個)

  • 客觀性
  • 普遍性
  • 無限性
  • 動態性
  • 相對性
  • 依附性
  • 變換性
  • 傳遞性:信息在時間上的傳遞就是存儲,在空間上的傳遞就是轉移和擴散
  • 層次性
  • 系統性
  • 轉化性

信息的功能

  • 為認識世界提供依據
  • 為改造世界提供指導
  • 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障
  • 為資源的開發提供條件
  • 為知識的生產提供材料

數據、信息、知識的關係

  • 信息是加工後的數據,知識是加功過的信息

1.1.2系統及相關理論

系統: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事物或過程組成的具有整體功能和綜合行為的統一體

系統的特性

  • 整體性
  • 層次性
  • 目的性
  • 穩定性
  • 突變性
  • 自組織性
  • 相似性
  • 相關性
  • 和環境適應性

系統論的任務:認識系統的特點和規律,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些特點和規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創造系統,使得系統的存在、發展更符合人們的需要。

  • 改變人類的思維方式
  • 提供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 形成統一的系統科學體系

系統論的8個基本原理

  • 系統的整體性原理
  • 系統的整體突變原理
  • 系統的層次性原理
  • 系統的開放性原理
  • 系統的目的性原理
  • 系統環境互塑共生原型
  • 系統的秩序原理
  • 系統的生命週期原理

信息系統:結合管理理論和方法,應用信息技術解決管理問題,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持的系統。

1.1.3系統工程方法論

系統工程是從整體出發、合理開發、設計、實施和運用系統科學的工程技術

系統工程方法論是指運用系統工程研究問題的一套程序化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霍爾三維結構:將系統工程整個活動過程分為前後緊密銜接的7個階段和7個步驟,同時還考慮為完成這些階段和步驟所需要的各種專業技能和知識,這樣就形成了時間維、邏輯維、和知識維

  • 邏輯維:問題確定、目標確定、系統綜合、系統分析、方案選擇、評價決策和實施計劃7個步驟
  • 時間維:分為規劃階段,制定方案,研製階段,生產階段,安裝階段,運行階段和更新階段
  • 知識維:工程,醫藥,建築,商業,法律,管理,社會科學和藝術等

軟系統方法論:核心不是最優化,而是進行比較,強調找出可行,滿意的結果。比較的過程要組織討論,聽取各方的人員的意見,為了尋求可行,滿意的結果不斷地進行多次反饋。因此,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5個步驟

  • 問題現狀說明
  • 理清問題的關聯因素
  • 建立概念模型
  • 比較
  • 實施

1.1.4信息系統工程

信息系統的生命週期分為5個階段:

  • 系統規劃:指明信息系統在企業經營戰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導信息系統的開發。
  • 系統分析:可行性分析和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現有系統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調查
  • 系統設計:根據系統分析的結果,設計實施方案
  • 系統實現:將設計文檔變成能在計算機上運行的軟件系統
  • 系統運行與評價:系統投入運行後,需要進行維護和評價

信息系統建設的原則

  • 高層管理人員介入原則
  • 用戶參與開發原則
  • 自頂向下規劃原則
  • 工程化原則

1.2 系統分析師

CIO和系統分析師既屬於IT人員,又屬於管理人員

系統分析師的角色:IT專家、管理業務專家、IT人員和非IT人員的溝通者,對外談判者、信息系統運行的指導者,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負責人

系統分析師的素質要求:

  • 具有深入觀察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能力。
  • 具有豐富的開發實踐經驗,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 具有較器的學習能力
  • 具有很強的談判能力和協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 具有很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 具有和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 具有一定的遠見和前瞻能力

系統分析師的任務

信息化戰略管理中的任務

  • 深入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和業務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明確企業戰略對信息化的要求
  • 對企業內外部環境,企業所處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企業現狀進行分析和評估
  • 與企業高層領導和管理人員一起設計和確定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長期目標,對目標進行分解
  • 能夠主持制定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

信息化基礎建設中的任務

  • 對計算機系統發展概況,系統配置和性能有較為清楚的瞭解
  • 對計算機網絡技術有較好的瞭解和把握
  • 負責信息系統安全制度和規範的制定,指導系統安全的運行和管理
  • 能夠設計信息系統的評價體系
  • 能夠主持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
  • 能夠主持審定企業信息化的各種標準規範,制定企業信息化標準體系,協調和處理企業信息化標準規範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信息系統建設中的任務

  • 系統規劃階段:理清企業內外部現狀和環境的基礎上,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編寫可研報告
  • 系統分析階段:建立企業業務模型,主持系統分析工作,構建系統邏輯模型
  • 系統設計階段:與架構師配合,設計好系統架構
  • 系統實施階段:按總體設計方案進行的軟硬件和網絡配置給以指導,協調,驗收和評價,組織
  • 系統運行和維護階段:主持制定運行和維護的規章制度,包括系統運行,軟硬件維護和數據維護等

企業流程管理中的任務

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任務

系統分析師的知識體系

  • 技術知識與技能
  • 經營管理知識與技能
  • 業務知識與技能
  • 人文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