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染人數不是很多的英國,輸入我國這麼多病例?是不是英國數據不真實?

有點跳的吖


英國疫情已經爆發,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大量留學生選擇回國躲避疫情。

進入3月份以後,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世界疫情卻在爆發,尤其是歐洲國家。

由於歐洲國家都連在一起,並沒有嚴格的防線,又比較注重民主自由,國家干預力不強,導致歐洲全部感染,英國也不能例外。


只所以,英境輸入國內病例較多,是因為:

第一,中國在英留學生數量最多,導致從英境輸入型病例最多。

英國面積比較小,人口比較少,但是屬於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教育比較先進,有著名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等一大批世界知名學府。

中國留學生,首選的留學國家就是英國,只不過英國留學比較貴,一年70多萬,導致部分留學生望而卻步選擇北美。但儘管如此,英國還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

不光大學留學生,據統計,還有1.5萬名小學階段的小留學生在英國留學,大多寄宿在英國老夫婦家庭裡邊,需要選擇回國。

所以,從英國輸入國內的病例,概率會最大!


第二,英國疫情已經徹底爆發,並且失去控制,留學生選擇回國躲避疫情。

進入3月中旬以後,英國國內疫情徹底爆發。至今已經累計確診病例8000多例,並且每天有1000多例新增。

英國學校已經停課,並且政府要求居民在家隔離。而留學生在英國只是求學,並沒有家庭、工作,只能住學校的多人宿舍。

所以處境非常危險,最好的避疫情方式就是回國,導致英國來的境外輸入型病例最多!


牽牛花牽牛郎


截至目前為止,英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8080例,死亡422例,並且總體來說還是有上升的趨勢。

而我國英國輸入性病例多有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在英國的華人華僑比較多,並且英國最初的“群體免疫”想法讓很多人惶恐不安,隨著疫情的嚴峻,都紛紛回國;其次也不排除在飛機上感染的可能;最後,英國的檢測力度不夠,就有可能很多輕症患者沒有被發現。


蝸牛兒愛吃肉


截止到目前為止,英國已累計確診病例達到8164例,新增確診病例為1427例,累計死亡423例,從這一數據來看,英國的疫情已經處在了爆發早期,因為,英國的新增確診病例,已經連續幾天出現快速增長態勢;

至於說,為什麼英國的確診病例不多,輸入到我國境內的病例卻很多?是不是英國的數據不真實?筆者認為,英國此前的數據,肯定是不能體現出英國真實感染人數的,理由很簡單,英國此前一直採取的所謂“群體免疫”策略,他們只針對重症患者和老年患者進行檢測,絕大多數年輕的輕症患者,不在他們的檢測範圍之內;



所以,英國此前的累計確診病例,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但這並不能真實體現出,英國的真實感染人數,因此才會出現確診人數不多,但輸入到我國的病例卻很多,不過,隨著英國疫情的越發嚴峻,英國政府已經調整了此前的應對措施;

目前,英國已經進入到緊急狀態,並要求所有學校停課,除了生活必需品商店可以營業之外,其他非生活必需品商店,商場,教會等場所一律關門,所有民眾沒有特殊情況,只能待在家中進行居家隔離,不可以在公共場所聚集就餐,英國警方有權對不遵守規定的人員進行驅趕;



由此可見,英國政府目前準備開始動真格的了,一方面,他們加大了對疫情的管控措施,試圖切斷病毒的傳播通道,另一方面,英國目前已經加大了 對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檢測力度,並宣佈,所有英國國內的感染者,都可以得到免費的檢測與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勢必會出現快速上漲態勢;


總的來講,英國政府此前的應對措施,與其他西方國家在疫情早期的做法基本相似,採取的都是消極應對措施,可隨著疫情的不斷惡化,也讓這些西方國家徹底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性,目前,包括英國在內的大部分西方國家,已經改變此前的策略,積極的投入到抗擊疫情當中來,雖然英國目前的累計確診數據,還不能體現其真實的感染人數,但是,只要英國積極應對此次疫情,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最終的確診數據,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英國確診病例超過了8000例,美國是下一個“意大利”,英國是下一個“美國”。英國此前對待新冠肺炎疫情也非常“佛系”,甚至提出過群體免疫力策略。但在多數英國人的反對下,英國首相已經及時調整了抗疫策略,要求學校停課、店鋪關門。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確實難以反映英國的真實疫情。不過,英國已經加大了對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幅度上升。

英國、美國、印度幾個國家,之前都採取類似的策略抗疫。簡單的講,就是不對新冠病毒進行檢測,確診病例就不會增加,也就等於沒有出現疫情。但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40萬例,每天新增超過40000例的前提下,美國、英國都已經改變了抗疫策略。特別是英國,此前還曾經宣佈過群體免疫力策略,不惜讓60%-7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來獲取群體免疫力。

不過,英國首相約翰遜接到了國內外300多位專家的聯名致信。再加上,全世界各國都已經在積極抗疫,英國也改變了抗疫策略。目前,英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多達8164例,一日之內新增1400多例,死亡423人。不過,BBC則預測,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可能在35000例-50000例之間。約翰遜

根據英國首相約翰遜的命令,英國已經開始為期3周的封城措施。首先,除了超市、藥店等必要商品以外,其他店鋪全部關閉;其次,禁止非家庭成員2人以上聚會;最後,健身房、遊樂場、宗教場所也已經被要求關閉。對於違反規定的英國人,約翰遜還稱將對其進行30英鎊-1000英鎊的罰款。另外,約翰遜還承諾將對新冠病毒檢測免費。

由此可見,即使是曾經最佛系的英國,也已經成為了硬核抗疫的一員。但英國恐怕為時已晚,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爆發,很難再進行有效控制。目前,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只有兩個國家,那就是我國與韓國。我國將疫情控制在了HB,韓國將疫情控制在了大邱與慶尚北道。而英國與美國一樣,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都已經出現,已經很難再將新冠病毒控制住。空蕩蕩的英國地鐵

英美對新冠病毒輕視一分,新冠病毒就對英美還以三分顏色!英美還是沉下心來,好好“抄作業”,這並不丟人,而是能夠最有效抗疫的方式!


美國觀察室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回答。

第1個問題,為什麼我國有很多英國輸入病例?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國內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基本已經得到控制,但是我們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境外輸入性病例。特別是在最近幾天歐美一些國家新增確診病例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我國很多留學生以及華僑華人都紛紛回國內躲避疫情,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很多輸入性病例。

在這些輸入性病例當中,來自英國的相對是比較多的,比如3月24日我國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7例(上海19例,北京5例,廣東5例,天津4例,福建4例,內蒙古2例,江蘇2例,四川2例,吉林1例,浙江1例,山東1例,陝西1例),截至3月2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74例。



在這麼多輸入性病例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英國,比如3月24日的47例新增病例當中,來自英國的有17例,佔比達到36%。

為什麼我國會有很多來自英國的輸入性病例呢?其實這裡面很簡單,因為英國有大量的中國留學生,目前在英國留學生來源國家中,中國的留學生是最多的,截至2019年,中國大陸在英國的留學生達到106530人,英國留學生人數的12%。



而除了大學本科以上的留學生之外,目前我國還有一批高中以下的小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的人數大概是1.5萬左右。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英國肺炎疫情的不斷加劇,很多留學生都想回國內躲避,這些留學生當中,有不少人在當地已經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所以他們在回國當中就被確診了。

第2、英國確診例數據是不是真實的?

對英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的數據到底真不真實,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因為在疫情發生後英國一直採用佛系處理方式,剛開始的時候,英國對肺炎疫情不以為然,所以採取不防控、不隔離、不檢測的措施,英國試圖通過這種抗疫模式來達到群體免疫的目的。

正因為英國這種掉以輕心的防控措施,導致很多患有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可能在英國大街上到處遊走,給很多人造成了傳染,但是因為英國目前的檢測能力有限,所以到底英國有多少確診病例,我估計連英國自己都不知道,因此我懷疑英國所公佈的確診人數應該是不真實的。

但是最近幾天英國已經感受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威力,所以改變了以往佛系態度,開始採取更有力的防控措施去應對這場疫情,而且也開始加大檢測能力,並且免費向公眾提供檢測,在英國的防控措施態度逐漸變化之後,英國的確診病例也開始呈現不斷增多。

3月24日,英國新增確診病例達到1427人,累計確診病例達到8164人,這個數據貌似不是很多,但是從最近幾天英國新增確診病例的走勢圖來看,它的增長曲線是非常陡的,按照這個曲線走勢,預計未來英國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會不斷增多,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美國。


好在英國現在及時醒悟,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是等待英國的將是一個相對比較艱難的抗疫過程。


貸款教授


對於我國已經控制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並且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可是豔娟的現實依然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依然不能忽視。不提示在海外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際,對於我國的安全形勢,顯然會有很多的外籍人士來到我國避難,這就給我們增加了很大的負擔,畢竟控制住疫情的二次傳播,顯然給我們增加了更多的壓力。


尤其是上海爆出了一位英國女婿拒絕執行果果的隔離政策,而我們的社區人員居然還給他開了綠燈,這真是令人氣憤。而目前對於英國冠狀病毒的疫情也非常嚴重,而英國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美國。目前我們得到的最新數據英國新增確診病例1427例,累計確診8164例,死亡423例,治癒140例。雖然排在世界第9,但是英國的死亡率卻達到了5.18%。這樣的死亡率也說明英國內部還是存在大量的感染患者,而目前英國還沒有檢測到位。

其實英國存在這樣爆發的現象,與英國的政策有著直接的關係,尤其是在對待新型冠狀病毒前期,採取了佛系政策,這也讓英國失去了更多控制疫情的機會。在3月13日,英國首相鮑里斯在疫情發佈會上直言:““我必須告知英國公眾,更多更多的家庭,得做好失去所愛之人的準備。”可是這是這樣的話語一出,就讓整個英國社會一片譁然,來英國只是想要放棄對抗病毒的價值,而提出了所謂的群體免疫防案。

這樣的方案顯然會讓英國至少60%以上的人口受到感染,那麼導致的結果將是可悲的。而在這之前,英國已經限制了學校的開課,倫敦的政經學院LSE在12日宣佈將在本月對本科生和研究生採取網上授課的方式。英國政府也的確在做隔離的舉動,可是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實行了幾天,就遭到英國政治人物以及民眾的反對。最終,約翰遜政府也只能收回之前的決定,英國採取積極的應對治療。



可是英國的狀況已經出現了擴散,甚至說英國社會當中早就存在了諸多的感染群體。比如3月13日上午9時,英國確診病例為208例,累計確診已達798例,累計死亡病例10例。那麼我們看看10天之後的英國是什麼樣的狀況,可以說,24日的英國感染人數已經累計到了8000多人,這幾乎暴漲了10倍,可想而知,英國內部的感染狀況會有多麼嚴重。那麼英國向外輸出的人口,顯然是想逃離英國目前這樣的狀況。


那麼,對於全世界而言,幾乎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擴散的狀況。田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能夠控制住的國家,也僅有我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尤其以我國的狀況最為良好。那麼對於這些從境外來到我們國內的人員,我們必然會有一些人帶來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的工作重點也已經從內部防控轉變到外部防控,那麼來自於英國的感染患者居多,也已經說明了英國內部已經存在了大規模的擴散狀況。(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實際上英國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肯定要大於現在官方通報的8164例,因為數據通報需要統計整合,這個過程中感染人數在不斷實時增加,所以官方通報的數據存在滯後性。


其實,不僅是英國出現了數據失真的現象,現在全球出現新冠疫情的190個國家和地區,其官方通報的數據肯定跟真實數據存在出入,而且是小於真實數據,這是統計過程中無法避免的現象。

當然,除了客觀的數據統計操作滯後的因素,英國實際檢測人群範圍較小也是數據失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與英國政府提出“群體免疫計劃”有關。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

英國政府表示有意不採取防控疫情措施,放任全國60%的人感染新冠肺炎,這樣就能讓大部分人通過自身免疫系統獲得抗體,從而避免疫情大爆發,這種做法其實在英國是有先例的,比如對待兒童水痘等疾病,英國就採取了一定程度和範圍內的群體性免疫措施,而且行之有效。



但是必須清楚,對待像水痘這樣基本無法避免的非致命性疾病,採取群體免疫舉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新冠肺炎則屬於另外一個層面的疾病,不僅烈度更甚,而且傳染性強,對於身體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和兒童,群體免疫很可能讓他們失去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的檢測和防控都不甚嚴格,所以實際上英國感染的人數遠大於官方通報的數字,不過現在英國看到西班牙、法國、德國急劇增長的確診病例,似乎也開始慌了,其已經決定暫時關閉議會,並且從23日開始實施暫定3周的“禁足令”,各種娛樂場所也將被關閉。

所以,新冠來勢洶洶,形勢逼人,英國政府已經感受到了實際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必須正面迎戰。



關注『仲夏輕颺』持續為您奉上新鮮優質的國際資訊!


仲夏輕颺


這種分析和推斷是正確的。

有份稍早前的數據是,在輸入的353名病例中,英國是最大的來源地。


還記得英國前一段時間推出的“群體免疫力”概念嗎,實際上就是“隨緣”抗疫。

給英國這一概念做註腳的實際上就是瑞典,瑞典當時公佈其不會再對輕微政治的病患進行檢測,只會對醫院醫護人員和重症病患進行檢測。

英國雖然沒有明確這樣說,但鑑於英國和瑞典的治疫邏輯一致,所以英國本身就是這樣做的,只不過其作為一個處世老道的國家,並沒有把相關舉措說透。


而且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英國,隨著疫情的日益嚴峻,英國醫護人員也已經開始學習意大利同行,不得不放棄一些希望較小的病患。

當前,英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8164例,雖然從22日開始英國開始進入了積極的防疫階段,但鑑於疫情的潛伏期,以及之前的不太積極的舉措,當前英國在採取積極的舉措之後,半個月的潛伏期所積攢的“能量”,或是說存量,必然還得要釋放出來。


而又由於英國本身檢測規模還沒有提高到多少,所以存量一直在增多,檢測和跟蹤速度就攆不上傳染速度,實際上情況就陷入了滾雪球的境地,但排查出來的數據則會看起來並不會太緊迫。

飽和式排查,飽和式檢測,本身就是防控的第一步,韓國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檢測量可以達到每100萬人數5000人次,連意大利當前也只是每100萬人口只有2000多次的檢測量。

對比上述兩個國家,英國的檢測規模就顯的更低了。


中評中語


英國的數據有很大水分 英國現在的情況是輕症及稍微嚴重的是不做檢測的 只有很嚴重的病情才做核酸檢測 所以造成現在的數據失真 這是十分危險的狀況!



英國疫情目前的數字確實不能反映英國疫情的真實情況,真實情況要比數字反映出來的嚴重得多。3月26日為止,國內的輸入性病例已經達到600多人,其中差不多半數來自英國。這一方面是因為在英國的華人,尤其是留學生比較多,另一方面也確實反映了英國的疫情形勢實際上是比通過數字反映出來的情況嚴重得多的。

英國出現病例同樣是比較早的,但英國也和歐洲其它國家一樣,並不重視,尤其是在中國抗疫最困難的時候,英國基本上是隔岸觀火的態度,並沒有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到二月下旬,韓國、伊朗和意大利的疫情開始爆發,並且日趨嚴重的時候,英國雖然開始關注,但依然沒有積極行動起來,耽誤了很多時間,也就等於給了病毒更多的傳播時間。

英國是什麼時候才開始有些著急了呢?是在3月10日意大利宣佈全國封城之後,歐洲各國的疫情都開始出現爆發趨勢,尤其是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的確診病例開始猛增,英國才開始有些坐不住了,考慮對策。但英國當時對形勢的判斷是嚴重失誤的,所以才會在3月12日提出臭名昭著的“群體免疫”策略,準備讓70%的英國人感染一遍,來獲得抗體。

這一策略剛一出臺,就在英國國內外遭到了廣泛批評,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國有一部分人為英國的這一策略進行了辯護。到3月15日,英國政府終於宣佈放棄了“群體免疫”計劃,改為積極應對,對疫情形勢的判斷也更加慎重了。英國當時之所以做出改變,是因為被意大利的死亡率嚇了一跳,但當時意大利的死亡率實際上只有4.%,還沒有達到現在10%的水平。

但在開始應對之後,英國的情況也很不樂觀,幾乎所有的重要物資都嚴重缺乏,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都嚴重缺乏,現有儲備連醫護人員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檢測能力也嚴重不足,許多希望檢測的人無法得到及時檢測,而得到檢測的都是上流社會有權有錢的人,包括各種部長、副部長、著名球星,最新的消息則是王儲查爾斯王子也已經確診了。

英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英國堅持自己開發檢測試劑,而沒有采用中國或其它國家已經成熟的檢測試劑。檢測試劑的研發需要完成病毒的基本研究,而且初期的檢測試劑在投入使用後,流程也比較複雜,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中國最初需要四天,後面經過努力才提高到了兩天就可以出結果,現在更先進的則是聲稱三個小時可以出結果。

因此,英國目前的檢測能力仍然非常低下。3月25日,英國新增確診1457人,累計確診9537人,累計死亡466人,死亡率達到了4.9%,已經接近5%,處於比較高的水平。這也意味著,英國在目前檢測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檢測出來的患者中,重症比例比較高,所以死亡率也就更高一些。這實際上也是英國目前的檢測政策,要求重症患者才檢測,輕症患者居家隔離。

按照3月中旬英國首相鮑里斯在公開講話中所說,英國流行病學專家對英國疫情的估計是,當時的英國處於四個星期之前的意大利的狀態,也就是意大利疫情完全被引爆的狀態。但現在來看,這個估計可能還是過於樂觀了,病毒並沒有留給英國這麼多準備時間,現在看,英國和意大利可能只差兩個星期,也許下個星期英國的數據就要開始爆發式增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