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婚姻自救指南:過年,到底應該去誰家?

01.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到快過年的時候,這本經似乎尤其難念。

對於一些剛結婚的小媳婦,過年不能回家簡直是噩耗,先不說自己孤身一人去婆婆家過年多麼彆扭,自己爸媽孤孤單單心裡也很難受。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團圓的說法,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一年到頭,好不容易有個長假,一家人在一起,才算是家。

所以到了過年的時候,夫妻之間劍拔弩張,各自想著自己家人,把好好的年,變成了一場場風波,嚴重一點的暴躁夫妻,可能會當即離婚。

春節婚姻自救指南:過年,到底應該去誰家?

02.

夫妻爭執過年回家問題,到底有多“兇殘”。

歌裡面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有些時候,回家過年,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的問題。

去年過年,高速路上發生這樣一起“事故”——女子牽著兩個孩子,徒步走在高速路上。

執法人員詢問之下才明白,這場事故的原因,就是夫妻兩個人對於回誰家過年的問題爭執不下,於是妻子鬧彆扭,堅持要下車走回去。

丈夫也在氣頭上,車一停門一開,大有一種你走就走的勢頭。

男人委屈嗎?指定委屈。

女人委屈嗎?指定也委屈。

都是想回家看看,誰也不想過年吵架。


春節婚姻自救指南:過年,到底應該去誰家?

還有一對夫妻,結婚八九年,為了每年回家的問題次次吵。

剛結婚第一年的時候,婆婆說傳統習俗要求在男方家過年,於是OK,選了男方。

可是第二年,丈夫又出來當說客,說今年婆婆身體不好,在身邊照顧方便,妻子無奈,只能選擇在婆家過年。

第三年孩子出生,婆婆家以“不方便”為由,強行留下。

之後的幾年裡,不是說孩子還小,就說麻煩,要不就是孩子捨不得奶奶。妻子氣急說了句:“都沒見過幾次她姥姥,能不想奶奶嗎”。

矛盾滋生,差點鬧得離婚。

03.

好好的年,本來是團圓的好日子,因為這些事,鬧成這樣真的值得嗎?

這就是傳說中的固性思維,覺得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家,又覺得拆散某一方的家,並不算錯誤。

在解決這個矛盾上,papi醬選擇了比較“特別”的方法。

——過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甚至結婚五年的時間,雙方親家從來沒見過面。有網友稱讚這是“神仙操作”,也有網友覺得無法接受。

但這個辦法,比起什麼父母旅遊和一年一家來說,算是最稱心如意的選擇。畢竟父母有可能身體不適,不適合旅遊,一年一家太過死板,不適合長期使用。

春節婚姻自救指南:過年,到底應該去誰家?

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只需要明白一個問題就夠了,就是過年,到底圖什麼?

04.

過年,就是圖氛圍。

回家的目的,往往就是兩種:關心父母,和讓父母關心自己,也就是說以團圓為主題的陪伴。

說白了,就是圖一個過年的氛圍,吃個年夜飯,過個團圓節,高高興興的辭舊迎新。

既然如此,因為這件事不高興,是最不值當的。

去誰家過年的決定辦法有很多,以前是以夫為天,現在早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互相不願意一直順著對方的情況下,和papi醬一樣,各去各家就成了最好的辦法。想回家就回去,不想回家就算了,選擇就是“YES”or“NO”,沒有那麼多的花樣。

春節婚姻自救指南:過年,到底應該去誰家?


有人說,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不去某方的家裡,萬一和對方父母關係不合怎麼辦?

拜託,如今通訊這麼方便,交通這麼便利,真的想要表示關心,難道一定要過年去嗎,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想看孫子,一定要過年看嗎?

所以,不要在為去誰家發愁了,和對方父母關係好,對方一定能理解,若是真的不合,過年這幾天想緩解,也沒那麼簡單。

時代變了,拯救愛情和婚姻,靠遷就是沒用的,讓自己開心了,才有精力讓另一半開心。

總之,今年過年,到底回誰家,不看別人,看你。

手機在旁邊,車票在眼前,真的想自己的父母,就趁還有時間,買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