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流行音樂受到了西方音樂的影響?

韋如傑


我印象裡見過的第一件民族樂器是三絃,繼而見過二胡,笛子,嗩吶。

以後慢慢見到了鋼琴,電子琴,薩克斯等。

流行音樂受西方音樂影響的證據:各種歌曲用的各種樂器大結合,各種唱法大融合。

總結:音樂無國界!


小桂樹見聞


西方音樂包括了西方古典音樂,和西方民族音樂。

流行音樂的起源是黑人音樂,也就是黑人民族樂,所以流行音樂是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的。

並且現在很多的流行音樂都會採用古典的進行,現代的編配去創作,比如

周杰倫的《夜曲》引用蕭邦的《降E大調夜曲》

SHE的《波斯貓》引用柯特爾比《波斯市場》

SHE 的《Remember》引用柴科夫斯基《天鵝湖》

SHE的《不想長大》引用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 第一樂章

胡清藍的《兩個世界》引用帕海貝爾的《D大調卡農》

張惠妹的《卡門》引用比才著名歌劇《卡門》中的哈巴涅拉舞曲

這些都是流行音樂受到古典音樂影響的例子,並且現在也有古典音樂跨界流行。在如今這個世界,音樂風格之間的壁壘越來越薄,各種各樣的跨界產生的碰撞是獨屬於我們這個年代的。



大海的吃貨日記


在100多年裡,流行音樂以其簡易通俗、貼近生活的特質深入 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並改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態和生 活方式。從早期的黑人音樂,到後來的抗議民謠、迷幻音樂、 新浪潮音樂、藝術搖滾樂、朋克樂、新浪漫音樂、重金屬,直到 近兩年興起的電子舞曲,無不反映出當代西方社會的價值觀 及倫理道德的變化,反映出青年一代內心世界的追求與慾望。 在歐美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多種音樂風格,在 眾多歐美音樂風格中,有幾種是最常見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我們只有清楚地瞭解這幾種有代表性的音樂風格,才能更加 清楚地瞭解歐美流行音樂的發展。一、布魯斯布魯斯是南北戰爭後,黑人民間產生的一種演唱形式,它的來源已無從考察。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它與黑人的種植園歌曲(勞動時集體合唱的無伴奏歌曲)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後來,由於種植園經濟的衰落,黑奴逐漸變得自由,大多數成了獨立的僱工,因此集體勞動歌曲失去了生存的環境。 此時一種被稱作“田間呼喊”的獨唱形式代替了種植園歌曲,最原始的布魯斯形式也因此而生了。後來黑人進了城市,把這種呼喊帶到了城裡,對所有的黑人音樂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原始的呼喊形式與早期的農村布魯斯(Country blues )對比之下相差無幾,都是在即興演唱中形成的,每次演唱都不相同。不同之處僅僅在於“田間呼喊”是一種個人內心情感的釋放,而農村布魯斯一般都是歌手為商家推銷產品時為吸引顧客而演唱的。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謀生方式竟然為布魯斯的發展樹立了模板。農村布魯斯保留了“田間呼喊”中上升或下降的自然滑音特點,它的段落一般都是三句構成一段,但是沒有固定的段數,可以即興演唱很多段,它有時還經常採用 班卓琴和吉他來進行伴奏。由於農村布魯斯出現於20世紀 以前,所以它的流傳只能靠文字記載而沒有錄音資料(現存最 早的布魯斯錄音資料產生於1920年)。進入20世紀20年代, 最流行的布魯斯是古典布魯斯,與農村布魯斯相比,它的演唱 風格更加流行化。古典布魯斯常常有作曲者參與,不完全靠 歌手即興演唱,它的曲式顯得更加規整,經常由爵士樂隊伴[內容提要]歐美流行音樂形成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100多年裡,流行音 樂以其簡易通俗、貼近生活的特質深入人心。在歐美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中產 生了多種音樂風格,本文著重講解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風格,並論述了在各個時 期歐美流行音樂對我國流行音樂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歐美流行音樂/影響/音樂風格 [內容類別詞]表演藝術 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178 奏。這個時期女歌手佔據了布魯斯舞臺,她們經常和爵士樂隊一起演出,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0年代,當黑人為了謀生而湧向工業中心時,農村布魯斯也隨之走進了城市,從而形成了都市特點的城市布魯斯。城市布魯斯主要反映城市生活的感受,它的結構固定,4/4拍,12小節分成三句,每4小節為一句,第一、二句重複。伴奏可能是樂隊,也有的用鋼琴,伴奏和聲趨於規範。 二、美國鄉村音樂 在流行音樂的源頭地,美國白人不但用鞭子使黑人不自覺地創造出了“田間呼喊”,同時還自覺地挖掘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演唱風格,這便是美國民族文化的象徵——鄉村音樂。鄉村音樂可以以20世紀20年代作為一個分界線。20年代之前,鄉村音樂基本上處於一種原始狀態,主要指流傳於民間的鄉村民謠。它的演唱毫無技巧可言,怎麼舒服怎麼唱,可能由於語言的原因,鼻音毫無修飾地被帶進了演唱之中。在早期的鄉村音樂中,演唱者並不會意識到稍微把鼻腔打開一些,就能獲得更佳的效果。這種演唱狀態一直持續到40年代,甚至在50年代的一些鄉村歌手中還被原始地保留著。 20年代以後,鄉村音樂隨著廣播走進了千家萬戶。50年代,隨著搖滾樂的誕生,以及迅速擴散,作為搖滾樂來源之一的鄉村音樂很快得到了搖滾樂的回贈,這就是搖滾化鄉村唱法的形成。這種唱法在保留了鼻音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粗獷的概念,但是又不象搖滾樂那樣呼喊,因此,這是一種介於搖滾和鄉村之間的演唱概念。隨著鄉村音樂逐步走向商業化,這種演唱概念被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優美,更加細膩的流行鄉村唱法。70年代之後,鄉村音樂被逐步改良,融進了更多的流行音樂元素。從演唱概念上看,鼻音再也不像原始鄉村唱法中那麼尖細了,歌手往往都會借用共鳴原理,使鼻音變成一種鼻腔共鳴,這樣,鼻音就變得圓潤而飽滿了。同時,對音符的處理,對氣息的控制也開始變得更加細膩,更加有裝飾性。從音樂上看,此時的鄉村唱法似乎已經不那麼純正了,但是從聲音的美學角度來看,這種改良後的鄉村唱法無疑是更受歡迎的。這種演唱概念自70年代起一直延續至今,並且正通過現代傳媒向全世界擴散。 三、搖滾樂 到了50年代中期,由於當時的青少年生活條件優越,沒有像父輩那樣經歷過戰爭和苦難,同時又倍受家庭的寵愛,因此,他們開始不理解父母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不願意走父母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他們有了自己的追求和愛好,而且由於人多勢眾,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他們不再跟隨父母欣賞 那些多愁善感的流行歌曲。這時,他們正好在搖滾樂中找到了自己的聲音。搖滾樂簡單、有力、直白,特別是它那強烈的節奏,與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動的特性相吻合;搖滾樂無拘無束的表演形勢,與他們的逆反心理相適應。搖滾樂歌唱的題材,與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密切相關。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的流行音樂市場出現了一個三足鼎立的現象。黑人欣賞的音樂基本上以節奏布魯斯為主,中西部的農村聽眾所喜歡的都是與農村生活有關的鄉村音樂。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約1954~1956年期間),唱片市場出現了兩個明顯的現象,即“市場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現。“市場交叉”是指原來在一個市場發行的唱片,同時在另一個市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如有些歌曲在節奏布魯斯銷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時在流行歌曲榜上也倍受歡迎。看到這種有利可圖的市場交叉情況,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據正流行的節奏布魯斯歌曲製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導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現。這個時候,原來隔開的三個市場突然間感覺中間的圍牆倒了,在這片廢墟中一種新的風格——搖滾樂正式誕生了。 四、說唱音樂 說唱樂一詞原意為黑人俚語中相當於說話(talking)或交談(chatting)的意思。作為一種流行音樂形式,它起源於70年代末紐約的貧困黑人住宅區,主要特點是以機械的節奏聲為背景,快速地念誦一連串押韻的詞句。從音樂上看,它的音樂比較簡單,有很多的重複,多半沒有旋律,只有低音線條和有力的節奏。它的來源之一是迪斯科舞會上DJ為了介紹唱片,按著舞蹈節奏所插入的說白。說唱樂的盛行是在80年代中期以後,在此以前,它一直以地下音樂的形式活躍於歌壇。說唱樂從形式上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溫和型的,而另一種是具有反叛性的,如“人民公敵”(Public Enemy),因經常採取挑戰性的姿態,有時也被稱作“匪徒說唱”(gangster rap),因此,這類歌曲經常引起社會的爭議,所以很難進入排行榜。 在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中,隨著不同音樂風格元素的加入,流行音樂不斷豐富、廣度不斷延展、表現形式變化多端,已經不再是社會底層表達感情的載體,他成了世界性的,為廣大民眾喜愛的音樂形式之一,而且還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歐美流行音樂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影響已有歷史。從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歐美流行音樂在我國上海的傳播,到五六十年代對我國港臺地區的影響;從七八十年代港臺音樂在內地的傳播,到中國流行音樂不斷融合歐美音樂的發展過程,都一一說明歐美流行音樂對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的深遠影響。 隨著歐美列強殖民地的不斷擴張,歐美流行音樂傳入了 白麗萍:淺談歐美流行音樂及其對我國流行音樂的影響179 我國上海。20世紀20年代初,唱片業就在上海興起了。主營電影唱片的“百代”公司在上海設立了分公司,這樣便為歐美流行音樂在我國的傳播提供了最快捷的方式。當時上海的“百樂門”就有“東方第一樂府”的稱號。當代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是著名音樂家黎錦暉。由於上海當時已經具備了資本主義商業化特徵,所以歐美流行音樂便通過舞廳、影院、廣播等媒介傳入內地。市民階層的文化生活中也開始了對流行音樂的需求,因此黎錦暉創作的流行音樂在這種情況下就應運而生。黎錦暉率“中華歌舞團”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巡演,《毛毛雨》等流行歌曲與他的兒童歌舞成為主要節目,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流行歌曲。黎錦暉的流行音樂創作奠定了中國流行音樂的基本風格,即民間旋律與西洋舞曲節奏相結合,配器也模仿美國爵士樂的風格。黎錦暉組建的“明月歌舞團”是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中一個重要音樂團體,其中的“金嗓子”周璇因為演唱了《天涯歌女》、《夜上海》、《何日君再來》等歌曲而久負盛名,這些歌曲至今還在流傳,因此周璇也成為了中國第一代的流行音樂代表人物和當時的“明星”。由此可見,歐美流行音樂一開始傳入中國,就在上海打開了局面,找到了市場。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解放初期蘇聯音樂的傳入,內地流行音樂日漸衰弱。與此同時,歐美流行音樂對臺灣地區音樂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臺灣並沒有自己的歌曲,當時廣為傳唱的一些歌曲例如:《秋水伊人》、《何日君再來》等都是之前十里洋場上海灘的陳蝶衣和劉雪庵等人的作品。直到60年代末,布魯斯和爵士等歐美風格音樂的湧入,才結束了舊上海情調音樂在臺灣島內的流傳。20世紀60年代“披頭士”到香港演出,對香港流行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些學生組建了自己的樂隊,竭力地模仿他們偶像的演繹方式,利用“披頭士”的曲子,演唱出自己的情緒。“披頭士”文化帶給香港社會前所未有的一種“新感性”,整個60年代香港的流行音樂都被歐美的搖滾樂和民歌所佔領著。進入20世紀70年代,歐美流行音樂進入黃金期,列農,“滾石”……把整個西方社會唱個天旋地轉。這個時期的港臺音樂不僅在音樂風格上受到歐美流行音樂的影響,而且在演出風格上也極力地模仿歐美巨星們,演出時衣著華麗,演唱時大多為原聲而且載歌載舞,場面熱烈,氣氛火爆。 70年代末期,時隔三十年後,歐美流行音樂與港臺流行音樂合流再次傳入內地。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這時期的代表人物——鄧麗君。正是她演唱的《何日君再來》、《小城故事》等歌曲,才使流行音樂傳入了千家萬戶。也正是聽過鄧麗君的演唱,人們才知道了什麼是流行音樂,才懂得了流行音樂的發聲、吐字、配器、詞曲等方面的知識。卡式錄音機的廣泛使用和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生產出來的盒式磁帶,把流行音樂的星星之火燒成了燎原之勢。新崛起的一代音樂人大膽創新,拼命地吸收歐美和日本流行音樂中的養料,使之用於自己的創作中。 進入90年代,歡快的拉丁音樂和重金屬音樂都在我國“生根發芽”。歐美流行音樂的演唱方法如邁克爾・傑克遜、惠特尼休斯敦、席琳迪翁等人演唱的歌曲,深深地打動了中國聽眾的心。在華語流行樂壇的諸多歌手中,庾澄慶可以算是一個全才,集歌手和詞曲作者於一身,他所創作的歌曲既有爵士風格的《老實情歌》也有拉丁風格的《我最搖擺》,既有藍調風格的《似水年華》也有鄉村風格的《情非得以》。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國人民欣賞水平的提高,國外電影音樂如《人鬼情未了》的主題曲,《羅馬假日》的主題曲和《泰坦尼克》的主題曲都給中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21世紀,由於歐美流行音樂對中國的進一步影響,使我國流行樂壇湧現出許多創作型的歌手。這裡不得不提的是陶哲、周杰倫。他們創作出的許多歌曲都可以聽出其中歐美音樂的曲風,然而值得稱讚的是這些歌曲中顯而易見的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它把歐美音樂和中國民族音樂的音樂元素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我想,這也是當代中國音樂人的共性,就是他們不完全照搬歐美音樂了,有了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這是在音樂創作中值得提倡的。 歐美流行音樂在世界上佔有領先的地位,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一體化,隨著中國流行音樂與歐美流行音樂的不斷融合,不斷創新,中國的流行音樂一定會在世界流行音樂舞臺上大放光彩。



魔都小海


西方音樂包括了西方古典音樂,和西方民族音樂。

流行音樂的起源是黑人音樂,也就是黑人民族樂,所以流行音樂是受到西方音樂的影響的。

並且現在很多的流行音樂都會採用古典的進行,現代的編配去創作,比如

周杰倫的《夜曲》引用蕭邦的《降E大調夜曲》

SHE的《波斯貓》引用柯特爾比《波斯市場》

SHE 的《Remember》引用柴科夫斯基《天鵝湖》

SHE的《不想長大》引用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 第一樂章

胡清藍的《兩個世界》引用帕海貝爾的《D大調卡農》

張惠妹的《卡門》引用比才著名歌劇《卡門》中的哈巴涅拉舞曲

這些都是流行音樂受到古典音樂影響的例子,並且現在也有古典音樂跨界流行。在如今這個世界,音樂風格之間的壁壘越來越薄,各種各樣的跨界產生的碰撞是獨屬於我們這個年代的。


@磚家


流行音樂在內地的傳播,以及21世紀的歐美風等方面,論述了歐美流行音樂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影響。其中涉及到了歐美流行音樂,從上海灘傳人後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黎派音樂,所形成的中國流行音樂的第一次高峰:80年代港臺音樂傳人內地後,所形成的中國流行音樂的第二次高峰,無一不與歐美流行音樂的影響息息相關。 從歐美的爵士樂、新民歌,到崔健所創作的搖滾;從80年代內地的通俗演唱,到外國電影音樂的流傳等,都充分體現了歐美流行音樂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影響之深刻,之久遠。 歐美流行音樂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價值,並佔有領先地位。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一體化,隨著中國流行音樂與歐美流行音樂的不斷融合,不斷創新,中國的流行音樂一定會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小飛聽音樂


流行音樂是根據英語Popular Music翻譯過來的。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音樂,是指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見前蘇聯《音樂百科詞典》1990年版)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

流行音樂19世紀末20世紀初起源於美國,從音樂體系看,流行音樂是在叮砰巷歌曲、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索爾音樂等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 Age、Funk、R&B等20世紀後誕生的都市化大眾商品音樂。

起源

從根本上講, 最開始的流行音樂應該從19世紀美國工業文明的興起說起。那時大批農業人口進人城市,構成一早期的產業隊伍, 城鎮市民的結構產生變化。來源於市民階層中的新文化代表就是早期的流行音樂。那個時代, 反映懷念故土, 眷念家鄉生活的通俗音樂作品,正好表達了遠離家園而來到陌生環境求生的人們的心理狀態和純樸的思想感情。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經歷了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豐富生活的同時也促使音樂的長足發展。

當時美國的流行音樂多來自於黑人音樂。70年代,邁克爾·傑克遜橫空出世,從此帶領了流行音樂和MTV的發展,他們以口傳心授及與異族之間的私人交往,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音樂形式。不管是靈歌、索爾、節奏布魯斯、搖滾,甚至是爵士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由非洲傳來的黑人音樂。特別是由多民族文化彙集而成的爵士音樂,以它獨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聽眾的耳目, 轟動美國, 又很快傳遍世界各國。爵士樂風格多樣、節奏性強, 不僅影響了其他流行音樂的形式, 也影響了嚴肅音樂的創作。

二戰後又興起了搖滾樂、藍調和鄉村音樂。其中搖滾樂成為主流。搖滾樂同樣源於美國, 是黑人音樂的節奏布魯斯與白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有機結合。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反抗為主題且簡單直自的歌詞以及多樣的表演形式、特立獨行的裝扮強烈地吸引著戰後的新一代青年。很多的美國樂隊等都對以後的搖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70年代以後, 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走向前衛和極端,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藉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樂器和效果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在流行音樂中出現的古典元素還包括古典音樂,比如S.H.E的《不想長大》的旋律是對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照搬,使得流行音樂典雅高貴






老七是個手藝人


印象中流行音樂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從這個流派開始就不算土生土長的結構。

不過,仔細看西方的流行音樂與我們亞洲的的確不同,早期我們有不少風格偏向日本,畢竟那裡的流行音樂發展較早,當時我們也接受這些風格。

既然是影響,那最明顯不過就是現在當下經歷的,就拿說唱來講我就覺得最直觀,最符合大多數人看的到的變化。

近幾年說唱的比賽和選秀來說已經非常多的開始在公開媒體節目上線,這就說明有龐大的市場來支持。像我們那個年代提到說唱歌手幾乎都是外國的。說明有越來越多的歌手也是在這種借鑑和學習中成長,然後開始了自己的說唱之路。

說到影響力我個人覺得有些古老的音樂反而特別有感染力。現在有些西方的流行樂也會借鑑我們的戲曲和特殊樂器元素,而印第安音樂特有的神秘感又能影響美洲的流行樂。

所以說音樂無國界,只有地域和文化之分。語言需要學習,但音樂傳遞的情緒不需要語言就可以感染聽眾,這也許也是一種高級的語言。

誰又能說聽到一種音樂又不受其影響呢。我想這也是科技和互聯網進步的推動,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流行音樂相互影響著創作者們的靈感,每種流派也就有了本地化的發展。





宅型人厚


哈哈哈哈哈,昨天我節目剛剛聊了這個問題,因為時長受限,一部分內容被刪掉了,我只從唱法和發音這個角度簡單聊聊,這個話題是從獨立音樂人唐思宇提到了一個現象開始的,就是說為什麼看到網上大量樂評人在批評一些酒吧的駐唱歌手說他們唱歌太油膩,關於受西方音樂影響的問題,你會發現現在好多歌手不管唱哪首歌,都會加進豐富的轉音以及一些聽多了很膩的唱法,這些技巧一大部分來自於西方音樂的影響,其實很多中文的唱法不合適用歐美方式演繹的,這也就是你會看到很多著名歌手聽到一些翻唱版本後起得吐血的原因之一[呲牙]感興趣的話去聽聽節目,頭條也有



復興計劃


音樂不僅是聲音的有序組合,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音樂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下產生和發展的,任何音樂作品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反映和反映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特定文化。國內流行音樂市場上存在一些流行的誤解。我國流行聲樂一直停留在非常膚淺的聲樂虛擬動作中,這種流行聲樂樂隊最大的特點就是低波紋、低脈衝。各種風格的外國音樂對當代中國音樂家產生了難以忘懷的影響。外國音樂在中國音樂家對音樂的追求和對音樂的理解中起到了主導作用,而中國音樂家在發展中也保持了中國音樂的特點,自主開發了新的音樂形式,並與外國流行音樂相比,在發展中處於空白,在發展中處於不足。


觀影三分鐘


我覺得不是西方音樂影響了我們, 而是我們主動了解探索了西方音樂藝術,這種感覺就像從冷兵器發展到熱武器的一種過程,是我華夏傳承文明之下就帶著的一種探索與接納的基因,讓我們把西方藝術融入我們自己的故事裡從而成為了一種新故事,使得我們不斷進步創新,全世界也能更好的瞭解我們的音樂藝術。

其實它就像一隻剛剛學會走路的鳥到自由翱翔在空中的鷹,在不斷的接納,學習,融合,進步,創新中成才翱翔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祝願堅持在音樂夢路上的人,青出於藍勝於藍,願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