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的價格漲到10元/斤,對農民說,能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嗎?

-陌依尋-


沒用的,解決不了的,糧食是一國基礎之一,價格浮動不會太大。

那我們現在假設一下糧食真的由現在的幾毛一斤漲到10元一斤以後,農民的生活是否改觀。

首先糧食價格漲了,農民收入多了,手裡有錢了,錢這種東西,用經濟術語來說就是媒介,只是用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的工具,當工具足夠多時,必然不會讓它閒著,而是用來生產更多的東西,也就是用來消費。錢多了,生產的物品沒有增多,那自然帶動其他價格的上漲。農民沒有得到更多實惠。

其次 糧食只是原材料,靠他加工出來的東西有很多,原材料價格上漲這麼高,自然是糧食深加工的其他食品價格只會更貴,比如糧食釀造的酒,麵粉,蛋糕,麵包,麵條,包子,大米,大豆油,種子等等行業,價格會大漲,農民朋友會發現賣糧食收穫的錢想給自己買點酒喝,發現酒價格更貴,給孩子買點零食,也更買不起了。

稍微淺談一點,這個問題涉及到經濟方面,可能幾萬字都說不完。不知道回答的好不好。





奇葩驚聞記


什麼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糧食貴了,農資肯定更貴,大家不要指望糧食漲價增加收入,農業不會發家致富,目前只有少種地,多打工才是出路,看看農村蓋樓的有幾家是靠種地蓋的樓,看看農村開小車的有幾個是靠麥子買的車,看看生病住院的有幾個是靠種地看病的,一個也沒有,種地只能解決溫飽,農民的出路是打工。

現在在家踏踏實實種地的沒有一個過得好的,真正生活幸福,富裕的都是打工的,這就是為什麼種地的越來越少的原因,現在真正種地的都是留守老人,以前曹縣是全國有名的棉花大縣,現在基本爵絕跡了,即使棉花現在10元一斤,絕對也不會吸引大家的眼球,畢竟打工比種地好 。

你現在辛辛苦苦種20畝地一年不能收入2萬元,打工怎麼說一年也有3萬的收入吧,種地可是全家都幹啊,打工呢?一個人一年最少也有3萬的收入,所以種地的效益太低了,我們這裡撂荒是沒有,但是大家都關注農業,一般都是種上就不管不問了,隨便,孬好無所謂,大家的理念就是夠吃就行。

農民種地從來不考慮利潤,只要地不慌就行,孩子們天天囑咐別種了,但是老人捨不得,所以現在種地就是應付差事,稀裡糊塗,畢竟老人都一把年紀了,誰還那麼認真。

糧食國家都有保護價,不可能肆無忌憚,指望糧食漲價發財不可能,糧食也不會太貴,咱們都有調控,穩定物價是我們的頭等大事,只有物價穩定才能社會安定,大家說對嗎?


大海傳媒


不能,肯定不可能!因為水漲船必高。糧食漲到20元一公斤那麼與糧食相關的產業鍵也必定要上漲,並會引起整個社會的物價上漲。農民是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糧食是命脈,是很多產業的原料。你想原料漲了產品的成本和產品的價格會不張嗎!???當今的糧價已經比過去(四十年前)漲了二十多倍也沒有見農民靠漲糧價富裕!物價是市場經濟構成的!不是人為漲價而生成的。要富裕要靠發展生產,多種經營,廣開財路,延長產業鏈。把原料變成產品,對產品深加工,無工不富。當今的世界是地球村,交通信息高度發達,物流成本降低,速度加快。你的產品價格不合理就無市場了!中國是農業大國但農業並不先進,農民種糧並無優勢!?先進的是工人種地!種糧!思之!想之!靠漲價而增收的想法太幼稚了!


杜仲68


單打獨鬥沒有出路,必須每個村都成立一個合作社,由村委會主任和書記領導,農民閒置土地入股,規模化種植和養殖,才能真正脫貧致富,有能力打工的,把家裡土地交合作社能分紅,就業困難的在合作社協助種植和養殖業或者是其它,把村民分紅的多少作為考核幹部能力的標準,機械化,規模化,成立合作社的好處多多,[發怒][發怒][發怒][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莫待無花空折枝777


大米、小麥、玉米這幾種糧食中,大米應該算是價格最貴的,最便宜的大米在我們這裡也應該是兩塊多錢,稍微好一點的大米是三塊錢一斤,更好的有5塊錢的,也有10塊錢一斤的,至於為什麼這麼貴,可能也是因為綠色環保的原因吧。我們膠東地區的農民不種水稻,我們夏天收麥子,秋天收玉米。麥子的價格是1塊4左右,玉米的價格也就一塊錢左右。



土壤成分好的地方,可能每畝地能夠收小麥1000斤左右,土壤成分一般化的土地,每畝地也就能夠收小麥六七百斤。現在土地都承包在農民手裡,每戶平均也就三四畝地,就按照小麥畝產1000斤,每斤小麥按5塊錢的價格,然後再去除種子,農藥化肥,澆水,僱傭的機械和人工費等等,大家可以算一下,每畝地又能夠剩下多少錢?更何況糧食漲到每斤5塊錢,這也只是個遐想而已,並不能夠真正的實現。


即使糧食漲到10塊錢,農民也不能夠賺錢。每家每戶就那麼幾畝地,除去自己家人吃的,已經所剩無幾。如糧食真的漲到10塊錢一斤的話,如果是農莊主,家裡有幾千畝的地,而且自己家有所有的機械,那樣或許可能會賺錢。就目前糧食的市場價格,即使農莊主,也賺不到什麼錢。

我有個朋友,自己成立了合作社,凡是別人不要的土地,他全部承攬,現在他的名下有好幾千畝土地。他接收了人家的土地,要管人家吃糧食,或者是給錢。雖然全部機械化,那也需要僱人幹活。春天的時候,我看見他花錢僱人在地裡安排水滴灌。我也問過這個朋友,承包這麼多的土地,到底掙不掙錢?這位朋友告訴我說,如果不是有補貼的話,他肯定會賠錢。現在有農業補貼,雖然說種地不掙錢,但還可以維持平衡。



我認為目前糧食不可能10塊錢,這是一個假命題。退一步說,就算是糧食漲到了10塊錢,農民種地也不可能掙錢。如果農民種地都能掙錢的話,那誰還願意把自己變成城裡人?自古城裡人就瞧不起農民,什麼時間農民真的可以靠種地賺錢的話,風水就輪流轉了。


靈子


重要的不是漲到多少錢一斤,而是到了農民手裡多少錢一斤,很多時候不是現在的糧食價格低,而是被中間商給賺去了。而且還有很多大商控制著糧食價格,低收,高賣。

再有一個,漲到多少錢一斤,這個也不是說漲就漲的,你想想,糧食漲的太離譜了,那其他的工種去哪拿錢買糧食吃?老闆低價也就僱傭不到工人,所以用高價僱傭,老闆高價僱傭又產生成本,要想有利潤又得抬高自己的產品的定價,惡性循環,所有的東西都會漲價。那糧食跟沒漲又有什麼區別?

決定農民收入的不單單是價格,還有成本,效率,產出。成本怎麼降低?科學的種植方式。效率,產出怎麼提高?科學的技術。當然這不單單是提高農民收入的問題,涉及的面太廣。


沉默的小二哥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想問你們房價高到畸形,可各行收入有無水漲船高,可大家還是一樣買房,房對糧來講更是必需品,房價高一般人也無法接受,可糧漲了就能更加調動農民積極性,袁老說的一點沒錯,最直接就是搞高糧價才能挽救農民


用戶3789866816745


糧食的價格漲到10元/斤,對農民說,能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嗎?

糧食價格過高就會受到國際糧食價格的衝擊,除非全球都漲價,如果真漲到10一斤,那麼生產成本肯定會隨之提高,農民未必會增加收入,出現這種事只有2種情況,一是通貨膨脹而是災難性全球糧食減產。


驛動星期六


只有糧食漲價才能拉動城鄉平衡,簡單比喻一下,一個人一個月消費一百元糧食,糧食就是漲一倍也只就多增加消費一百元,總共才二百元,哪農民就不同了,因為農民種田成本不會超過一倍的,只有真正種田人才清楚,現在種田等於就是保持有糧吃,基本沒有什麼利潤,所以只有糧食漲價才能縮小城鄉差距,才能長久保持有人種田有糧吃。


用戶1907849199467


糧食要是漲到十元一斤,樓房除北上廣以外,也的漲到十萬一平,農民也活不了,就平常價,一塊五六,我們也知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