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六十歲以上的老農民每月農保提高到五百元,他們還會種糧嗎?

手機用戶老糊塗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針對這個問題,要我說:絕大部分人,依然還會選擇種糧,原因如下:


第一、500元應付各種開支依然吃力

假如給60歲以上的老農民,真的普遍由幾十元的補貼,上升到500元,廣大農民朋友肯定會三呼“萬歲”,但是,要想將以此剝奪他們種糧的自由,他們絕大多數人肯定不樂意,500元,相對現今實施的幾十元,確實算得上坐噴氣式飛機般的提高了,但要從容應對生活各類開銷及人情事故,還是有些吃力。


第一、勤勞是中國農民的宿命

老農民種了一輩子的地,在身體各方面機能都還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你要他突然停下來,別幹了,在找不到其他活路代替的情況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沒事幹會閒得慌,會覺得是浪費生命,勤勞,是中國農民的宿命。


第二、儘可能多的為兒女減負

別說提升到500元,就算提升到5000元,絕大多數老農民,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會依然選擇種糧,自己多掙一點,給兒女們留下的財富就多一份,抗各種風險能力就強一份,可憐天下父母心。


湘西九哥自媒體


對半吧,一部分不會再種地,他們家底好,本來也不缺錢,只是不想過多打擾兒女,萬一有個啥病痛,手裡錢少,所以細水長流,種些地,多少還有些收入,心裡不發慌。

另一半則還得種地,兒女在農村種地的,基本生活都不是富裕,他們老了也得靠自已勞動養活自己,五百元過生活沒問題,但親戚,村子裡人情往來你總的維繫,哪怕不是親戚,本村住著的,份子禮已漲到200元,一月被請兩次,愁死人的節奏。

雖然年輕人種地覺著划不來,但60歲打工沒人敢用了,種些地,多多少少還能貼補家用,所以只要睡不倒下,種地也是為了更好生存。


開心151933790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其實給60歲以上老年每月農保提高到500元,還是有農民伯伯種糧。原因是現在60歲以上老人每月農保有一百多塊,提高到500塊也不是很多呀。農村老人從小在農村長大,吃過很多苦頭,很多都是靠勤儉持家過來的,總不可能因為多那幾百塊錢就安心的過上安逸的生活,他們有的兒子還沒有結婚,還愁著兒子的婚姻大事。有部分老人子女有錢了,物質上的生活也滿足了,有的還種田,過得太安逸了反而不習慣,種點農活還可以鍛鍊鍛鍊。所以新農保提高那幾百塊錢感到不了農村的老人。


榮榮觀世界


每月能給老傢伙五百元,我也不種地了!把所有的良田都讓種糧大戶用高科技種!全面實行機械化!讓老傢伙們也享受兩天兒!


野樂474


對於這個問題應全面認識,以上有些人的回答我覚得太片面,太絕對。任何問題都是不斷變化的,俗話說的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各人有各人的具體情況,有身體好的,六七十歲還能下地幹活,那麼到了八十歲以後你還能不能幹活。還有身體差的,可能六十多歲就幹不了活了。現在讓大家討識論這個問題,就是為農業改革做調查,你們單從你個人的情況,也只片面的從眼前情況發表意見,那到八十多歲了你還能幹的了活嗎?到那個時候你的生活咋辦?當然農村六七十歲的人大部分都還在下地幹活。一方面農村人幹活幹貫了,閒不住。但另一方面,農村各方面條件差,缺錢。農民又沒養老金,只要能勉強能幹的動,就得下地幹活,這也是迫於無奈。所以國家應以長遠打算,給農民每月發幾百塊錢養老金,穩定農民思想,一方面鼓勵農民有一份熱發一份光,能幹活的儘量把地種上。一方面彌補養老金不足的問題,一方面確保農業糧食穩定。所以我認為這才是解決農村根本問題的唯一正確的發展方向!


東北王大美


我也是老農,只是還沒到六十歲!每個月國家給他們五百塊錢養老金的確比以前多不少,但我想他們還是會照樣種地的!其一老農們一生勤勞,只要能幹閒不住。其二大多數老人身體有這樣那樣的疾病,看病吃藥是經常的事,雖有合作醫療,但自己也要拿錢的!五百元只能起添補做用,生活會好點。不種地不夠用!兒女絕大多數靠打工生活,家庭大都不寬裕,老人們也會體諒子女,一般不會伸手要錢。這是大多數農村的真實現狀。


手機用戶老草


老農有錢也種地,

因為愛地不為奇。

土地丟荒太可惜,

勞動收穫煉身體。


楓落林


如果給六十歲以上的老農民每月農保提高到五百元,他們還會種糧嗎?

告訴你,會,肯定會

1:先不說提高500元,在農村有些家庭,子女已經發展的很不錯了,完全可以不勞作了,也還是有在種地的;農民種地一輩子,習慣了,叫他們不種地,有點難啊。

2:提高500元,對於農民來說自然是高興的,但是也不至於說有了多的500元就不種地了。還沒到這麼層次,當然了錢多了,比如一個月5000元,可能就沒這麼辛苦了,有的會種一些小菜自己吃,不會太辛苦的種很多地了。

3:500元,往小了看,也就幾條煙錢,一個人情往來的費用。還不至於說不種地這麼誇張。當然了,也不是說看不上這500元。

農村60歲以上還在種地的人大把的,為啥還要種地?

我們這裡有個老婆婆,80多歲了,還在種地,種小菜。

一句話,不種地吃什麼?農村不可能樣樣都去買啊。

哎,不說了,都是淚,不是農村的孩子體會不到這樣的苦。


大山裡的小慧


我國的農民兄弟,尤其是50歲以上的,給他一萬也能動的時候種地幹活的!


阿福0476


如果給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每月把農保提高到500元,農民仍然會一如既往的種地,這一點根本不用質疑。

按照現在的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每月可以領取108元,能提高到500元那最好不過了。


“家中有糧,心裡不慌”。不論農保多少錢,只要農民手中有地,身體還允許,農民肯定還會種糧。

我們國家的國土面積大,各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南方某些地區甚至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還有比如南街村等,農民的收入都很高。每月500元對於那些地方的農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是,那些地方的土地荒了嗎?沒有。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種糧和農民的收入沒有直接的關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土地是農民最主要的財產。

對於大部分六十歲以上的農民來說,每月500元的農保確實能基本解決養老問題。除患大病外,吃穿用度夠了。但水漲船高,且不說整體物價也會上漲,那個時候,農民對健身旅遊等方面的需求也會相應增高。

再說了,我們每個人都會盡力的為子女著想,每月500元對六十歲的農民即使能解決養老問題,但為了子女,哪個農民不是省吃儉用傾其所有。哪個六十歲農民只是為了自己的養老才下地幹活?



民以食為天,沒有了糧食,有再多的錢有什麼用呢?錢不頂飢。這不僅是某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國家最最重要的安全。

糧食安全的問題這裡就不說了,沒人種地沒有糧食,我們每個人只能嗝屁。


最後,我想再說一遍,以後不要再提“如果…農民…”的問題了,這種如果不但毫無意義,更不利於社會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