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打動過你的一個設計是什麼?

小神燒香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在下方看到有朋友分享日本美秀美術館,也讓我想起了貝聿銘大師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這是我上大學之後認識的第一位建築大師,也是第一個給我深刻印象的作品。我想重溫一下這座大師作品,藉此緬懷去年離世的這位最傑出的華人建築師。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原有建築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歷史建築。東館是在其東側跨街擴建而成。建築用地是一塊梯形地塊,由於舊館具有典型的對稱軸關係,因此東館需要在充分利用異形用地條件下,呼應舊館原有對稱軸。於是便誕生了這條經典的斜線。

該館採用了簡潔明快的手法,將形體切割成柏拉圖體,經拓撲變形而成。充分體現了現代主義精神。主立面右側若隱若現的尖角,給建築賦予了最個性的特徵。

室內中庭空間豐富,光影、植物、遊客在這個空間裡交織在一起。被譽為波特曼式共享空間的登峰造極之作。

貝大師仙去了,但在他身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後來者,追趕著他的腳步。


功夫小子蓋房子


本人現從事景觀設計,我曾見過一個項目,看一眼後就記憶猶新,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項目,工程為“上地原聯想地塊街區改造項目”,這個項目網上資料太少,幾乎搜不到,被耽誤的好設計啊!

項目概況

該改造項目東至上地東路,南至上地五街,西至創業路,北至聯想大廈,改造總面積9860平方米。

原來辦公樓被鐵柵欄圍著,和城市公共空間完全挨不上邊,這也很符合以前中國的建設思路。

三個打動我的地方,先上平面圖

第一,街區重構

拆除原來的圍牆,用高差地形隔離園區,打造共享空間,建築為街區讓步,街區融入園區,雙贏,也打破了原來冰冷的園區,讓路過的人感到這個街區是有溫度的。

第二,入口的設計

人車分流,人行空間用一條斜的道具直接通向街區,看似簡單,其實設計師經過精心安排的,園區綠化,內部道具都是東西向佈置,冷不丁來條大斜路,反而讓路口位置更加顯眼。

第三,人性化安排

以往的街區都是很少有互動的,路過的人無法休息,快遞員無法停留,但這個項目設計師都考慮了,充分做到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做設計的每天都在瞎叫喚以人為本,細細想來,自己的設計哪一個充分考慮到了人這個屬性?


青回


最打動我的設計,是將兩個完全平時看似毫不相干的兩種事物聯繫到一起,就是人們產說的混搭法設計。

(比如Chocolate-pencils 巧克力鉛筆的設計和日本Nendo工作室設計的存錢罐-Pyggy Bank)

這兩種設計都是將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兩個不相關連的事物結合到一起,他們的完美融合,創造了全新的價值。

所謂設計,就是讓這個世界上人與物之間,人與人之間、這種情況和那種情況之間,都能用更加合適的形式連接起來的思考和行動。當然,這需要我們隨時關注身邊的世界,而且旺盛的求知慾和強大的洞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這不僅僅是設計師的事情,在日常和商業中,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帶著這種思路,尋找更多的可能性,這不僅能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之前沒有關注過的東西,也能更加從容客觀地瞭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這樣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僅僅能打動客戶,更重要的是打動自己,讓自己覺得設計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創意插畫設計精選


有用的設計都能打動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