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放眼整個封建王朝,歷來的開國皇帝坐穩江山以後,都會對功臣武將來一次大清洗,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開國功臣個個功高蓋主,比主子都能幹,如果再來一次造反,豈不是皇位不穩,所以殺一批功臣換的萬年江山不倒,這買賣划算的很。

而誅殺開國功臣的鼻祖非屬劉邦不可,後來被朱元璋學的有模有樣,而且更歹毒。這位草根皇帝自從斬殺白蟒起義以後,靠著會演戲,假裝仁義道德,謙虛謹慎,寬厚待人,吸引一批優秀人才追隨他。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這幫兄弟為他拋頭顱、灑熱血反抗強秦,緊接著又跟項羽楚漢爭霸,逐鹿中原,最終勝出,可以說沒有這幫兄弟,劉邦早就不知躲哪去了,可是當他坐上了皇帝寶座後,就開始撕掉偽裝,凡是妨礙他坐穩江山的功臣一個不留,全都殺之後快。

兩位韓信都是開國功臣,因為其中一位被劉邦封為韓王,所以也叫韓王信,另一位則是淮陰侯韓信,世人稱為“兵仙”,兩位韓信結局都不好,都受到劉邦猜忌被逼造反,事敗被殺。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淮陰候韓信,從寄人籬下到開國大將軍

年輕時的韓信可以說是落魄子弟,雖然滿腹經綸,但沒有用武之地,又不懂經營謀生之道,生活過得很是窘困,母親去世的時候,連副棺材板都買不起,多虧街坊四鄰才安排好母親後事。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母親安頓好後,韓信開始了蹭飯的日子,漸漸的周邊人開始討厭他,他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出去找吃的,一次去河邊釣魚,正好幾個大娘在漂洗絲棉,其中一位大娘見他餓的慌,就把他帶回家並拿出飯給他充飢,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多天,韓信感到過意不去,心心念道,以後飛黃騰達一定要報答他。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大丈夫起於亂世,韓信正好碰上了這樣的好時機,秦末農民紛紛揭竿而起,韓信自信一身學問自有貴人賞識,他投奔了項羽的軍隊,然而項羽沒有重用他,只給了他一個小郎中做,韓信覺得沒有前途,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又去蜀中投奔漢王劉邦。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投奔劉邦後,經過蕭何的推薦,韓信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和信任,並拜他為相,韓信也不負所望,為劉邦制定了定國安邦的良策,並付諸實施,韓信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各個擊破亂世梟雄,最後在楚漢爭霸中擊敗項羽,逼迫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完勝,可以說劉家江山一大半的功勞都屬於韓信。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就是這樣的功臣,在劉邦稱帝后,因為功高蓋主,受到了劉邦的猜忌,被逼造反,最後在蕭何和呂后的誘捕下,被誅殺身亡,臨死前說了一句,狡兔死,走狗烹,流傳千古。

韓國貴族後裔韓王信,追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

韓王信的起點按說比韓信高,至少投奔劉邦的時候他在韓國故地任韓國太尉,劉邦帶軍隊進攻陽城時,在謀臣張良的引薦下得到韓信,並任命他為韓國將軍,自此韓王信開始追隨劉邦建功立業。

公元前205年,劉邦派韓王信進攻韓王鄭昌,很快韓王信攻佔了韓國的十幾座城池,並進攻韓王鄭昌的所在地陽城,鄭昌哪裡是韓王信的對手,很快鄭昌投降,劉邦很是高興,封韓王信為新的韓王,封地在潁川。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劉邦稱帝后,對所封的八個異姓王始終放心不下,而韓王信就是其中之一,劉邦認為韓信雄壯勇武,而封地潁川又是軍事要地,戰略位置重要,一旦韓王信有異心,夠劉邦喝一壺了,於是找了個機會把韓王信的封地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建都晉陽,這晉陽是北方苦寒之地,又臨近匈奴,時不時要堤防匈奴入侵,韓王信心裡很是窩火,他明白這是劉邦的故意所為,不信任他,於是開始暗中勾結匈奴冒頓單于。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公開造反,並把新國都馬邑拿出來獻給匈奴,並率軍攻打太原,由於有了匈奴支持,劉邦暫時也拿他沒有辦法,只能靜待時機,以圖除之。

此韓信非彼韓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漢開國功臣不得善終

公元前196年春天,韓王信和匈奴一起侵入參合,劉邦派遣柴武帶兵前去迎擊,柴武本意勸降韓王信,可是被韓王信拒絕,因此兩軍交戰,韓王信不敵被殺。

兩位韓信都因為受到皇帝劉邦的猜忌,被迫起來造反,實非他們二人的本意,從劉邦誅殺其他的功臣來看,一旦皇帝起了疑心,被誅殺是遲早的事了。

參考文獻《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史記·淮陰侯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