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後臺產品難點指南,我和幾位10年的產品聊了個天


開放平臺,上週我拆解了一個原型案例。如果你不清楚開放平臺是什麼,相信可以快速滿足你的瞭解慾望,知道產品經理在開放平臺主要做什麼。

開放平臺是什麼?


開放平臺不僅是中後臺產品可以做,因為就產品來說是一個web和SaaS的產品形態,有面向用戶端的客戶端、也有面向運營者的後臺、還有面向遊客和普通用戶的產品端。


尤其是用戶區別十分大,開放平臺不同於其他C端產品,面向的是個人開發者和isv(虛擬服務商)。


所以安全、平臺穩定性、和開發者使用體驗是核心。


開放平臺的oauth協議


部分開放平臺可能直接採用的token的方式管理,但這樣做可能會有不安全的問題。


通過oauth協議搭建,提供給個人開發賬戶、密碼。


OAuth(Open Authorization,開放授權)是為用戶資源的授權定義了一個安全、開放及簡單的標準,第三方無需知道用戶的賬號及密碼,就可獲取到用戶的授權信息OAuth2.0是OAuth協議的延續版本,但不向後兼容OAuth 1.0即完全廢止了OAuth1.0


應用場景


第三方應用授權登錄:在APP或者網頁接入一些第三方應用時,時常會需要用戶登錄另一個合作平臺,比如QQ,微博,微信的授權登錄,第三方應用通過oauth2方式獲取用戶信息


比如微信公眾平臺會提供給開發者token密鑰管理,一般會加入uid的形式組合。方便開發平臺管理自己的用戶和數據接口安全性。


中後臺產品難點指南,我和幾位10年的產品聊了個天


▲ 開放平臺的支持類型


同時開放平臺提供的賬戶、註冊方式,是仍然以郵箱註冊為主。考慮到未來應用的遷移和全球用戶的使用。


中後臺產品難點指南,我和幾位10年的產品聊了個天

▲ 開放平臺的賬戶數據


我提到的oauth協議就是指的這登錄註冊背後的技術支撐。


開放平臺的運營策略


開放平臺的運營仍然是以線索、商機分配為主要點。部分的開放能力因為單價較高,甚至需要銷售參與。


所以開放平臺在運營上會推出免費試用、和付費使用方式。當然還要注意運營安全機制。比如對羊毛黨、惡意用戶的監控,提前做好違規管理。


中後臺產品難點指南,我和幾位10年的產品聊了個天


▲ 開放平臺針對不同賬戶的調用區別


開放平臺的文檔工作


開放平臺另外一項工作是文檔工作,梳理常用的API問題、平臺使用問題、以及對平臺運營機制的問題等等。


同時每個接口的文檔撰寫、和相關接口的映射,在開放平臺裡面屬於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由於開放平臺的文檔也是開發者的使用教程,所以文檔的撰寫好壞會直接應用用戶在開放平臺的正常使用。


中後臺產品難點指南,我和幾位10年的產品聊了個天

▲ 開放平臺的文檔工作


開放平臺是真開放還是假開放?


企業搭建一個開放平臺,但成功的並不多。好的開放平臺是可以提供優質內容、技術能力給到個人開發者和企業。但成功的開放平臺是讓isv等用戶賺錢。


開放平臺一方面要注意開放的能力是否過度,還要注意isv的體驗太差而逃離開放平臺。比如隨著用戶的接入增加後,會導致部分isv企業隨著體量增加選擇獨立門戶,自己開發,逃離開放平臺。


企業離不開平臺,同時平臺也離不開isv,最終成為一個生態閉環。我們在做開放平臺的時候,難免在商業模式上平衡isv的權益,導致開放平臺留不住用戶。


最近,我和幾個工作有10年左右的產品經理聊。我發現大廠的產品經理都會有一個特點,對功能模塊、某個系統搭建特別熟悉。但是很對商業模式、行業痛點可能少了一些實戰。


因為在大廠,處於舒適區。背後有無盡的流量、資源,不需要考慮站後方,站前方始終是10年的產品關注點。


超過10年的產品經理的工作方式,將自己all in 在產品的功能設計上了。或者說停留在了一個系統上了。


UI從頭到尾的業務流轉、行業的變現模式,其實少有考慮的。


大部分中後臺產品經理,本身也是負責企業某個產品線或業務線。和站在頭部(CEO)的眼光是完全有區別的。 因為一個產品團隊的人力資源有限,所以負責客服系統、CRM系統、開放平臺這類的產品負責人為主。即使是產品VP,也是站在業務角度,很難統籌人力、資金、市場需求。


所以產品經理要跳出這類思維,還是要時刻保持年輕、嘗試自己做個公眾號、抖音、甚至是做一個0到1的愛好,會比垂直10年的產品經理會或許離“改變世界”更近一些。


好,今天的分享就在這裡。聊了很多,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點個“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