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要是效果好的話,可以改革成以後孩子都在家上課嗎?

家比天下大


網課再好,也代替不了教室課堂,師生面對面的上課和交流。網課只適用於自律性很強又有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孩子在家裡上網課讀60%還是離不開家長的督促和指導。教育領域是非常複雜的領域,是不可能被一種先進的技術所代替,這和機器人再先進,永遠代替不了人一樣的道理。


南漂的楊老師


網課只是學校教育的一種特殊方向,孩子不僅需要書本知識,還需要在學校大家庭裡的學習、生活。在學校裡,有科學體育,交往交流等等,不是網課所能代替的。


面向大海8225


網可再好 都很難比上在學校的現場授課


調皮貓少兒編程


網課效果很不好,非常不好,超級不好。

我家一年級的小孩天天問什麼時候可以去學校上學。

昨天去校門口轉了轉。

網課師生之間反饋少,老師無法掌握學生的程度,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需要面對面的互動。

網課要效果好,必須有一個家長全程陪讀,特別是低年級。

今年很多線上教育免費送網課,中國教育電視臺全天播空中課堂,不知道有多少人使用,反正我們沒有用,只在剛開始嚐鮮聽了下。

原因主要是進度跟學校不同。

網課,一旦專業隊學校跟業餘隊在線教育同臺競技,業餘隊完敗。

至於以後,即使補課,更多人還是會選擇面對面的。

25號樓下的高三要開學了,這兩天學校熱鬧了點。很快就可以聽到早操早讀聲了,比往年遲了快兩個月,特別懷。


小布頭


記得很多年前寫作文,想象21世紀的樣子。當時寫的是,到了21世紀,就不用出門買東西了,在家裡就有人把東西送來;也不用自己做家務,有很多機器或者機器人可以代替;在家裡打開電視(當時電腦沒普及,想象不出來)就能學習,老師和小朋友都可以在家上課......

時隔多年,現在回頭看看,當年的想象,基本都成為了現實。科技發展帶來社會進步,這是必然趨勢,非人力所能阻擋。

正如實體店被電商衝擊一樣,網課也將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這是大勢所趨,不是我們主觀能夠改變。這次疫情,大家都已經發現,其實很多以前習以為常的東西,是可以改變的。比如集中開會可以改成視頻會議、出門工作可以變成在家辦公,孩子上學也可以變成網絡學習。

即使在疫情之前,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很多學習都已經轉移到了網絡。各種網絡課程使得大家可以足不出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到全世界的課程。網絡學習的優勢已經很明顯。

對於孩子,網課的優勢在於節約了上學路上的時間,減少了來自其他同學的干擾,學習時間靈活。對於自律性比較高,而學習能力強的孩子,網絡課程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課堂學習,老師要考慮到所有孩子的接受能力,會為了照顧接受慢的孩子而放慢速度,反覆練習;但對於學得比較快的孩子,這些時間相當於是浪費的。而如果是網課,能快速掌握的孩子,就可以用多餘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時間的利用效率明顯增高。對於這部分孩子,在完成主課學習的同時,還有餘力和時間去發展興趣愛好。


但是,孩子不同於成年人,網課缺少老師的監督、沒有課堂氣氛,對於很多自制力不夠的孩子,學習效果遠遠比不上在學校學習。很多孩子上網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一邊聽課一邊玩,甚至根本不聽課,不完成作業。

所以說,網課的學習效果,非常明顯地把孩子劃分為兩部分:自律的孩子更優秀,缺乏自覺性的孩子則被遠遠拋下。這顯然不是我們的教育要達到的目標。

而且,人是社會動物,需要社會活動,與同類交流。為什麼現在實體店仍然沒有完全被網店所取代?就是因為人需要社交場合。學校也是如此。

除了是學習場所之外,學校還是孩子們參加社會活動的場所。在學校,孩子們可以交朋友、學會團隊合作,這是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必不可少的步驟。而在家學習則不能滿足這一要求。


因此,對於孩子,不能用網課完全取代課堂教學。不過,在一些科目上,比如歷史、地理、音樂、外語等等,網課教學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式。另外,網絡可以集中利用優勢資源,對於教學資源不足或水平不高的地區,網課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玫瑰與木蘭


即使網課效果好,也不能讓孩子們在家上課為什麼呢?

一:網課只是傳授知識,但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他們還要和孩子們,老師們互動,交往,在交往中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並且學會與人相處的技能,才能更好的遵守法律,道德和規則。

二:網課只是智商的體現,孩子們還要有情商,財商,美商,德商等需要提升,這些都是與人面對面交往中所獲得,和人交往不只是語言,還需要面部表情,肢體語言,過程中的互動所得,這是網課不能給予的,所以說,網課堅決不能替代面授!



語悟心家


你覺得是否以後會讓孩子們都在家上課?

不可能,不可能——重要的觀點說兩遍!

網課再好,既是當下學習方式的選項之一,也是庚子大疫之下的權宜之計,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國際家長指導師黃凱東的主要觀點有以下幾項——

1.社交焦慮障礙的隱憂。儘管當下高調地流傳著“孤獨力”的種種效應,但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生“社會化”的關鍵期,閉門造車的教學模式會漸漸積澱日後的社交焦慮障礙,並可能加劇學生與社會的脫節。

2.傳統落地教學的價值。傳統學校,確切地說,“有效學校”(Michael Rutter)可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合作精神和公民觀念。這是獨守家庭的網絡課程教學所無法替代的。Busseri的研究還表明,學校的課餘活動設計與實踐,可以促進學生投入政治和社會性事業,減少酗酒和物質濫用現象的發生。

3.對家庭環境滋生干擾。疫情期間,頻頻有家長反映“監督之累”——陪學之難!催打卡、催起床、發圖片,正常的生活受到了較大的干擾和影響,同時由於學習模式的改變,家庭衝突不斷(Casey)。當家長和教師無法及時準確回應學生的提問時,學習也會變得障礙重重。

綜上可見,心理諮詢師黃凱東先生認為,網課再好,也不可能取代傳統的實體化課堂教學模式。





心理諮詢師黃凱東


拍手贊成!趕快讓家長在家看著孩子學習吧,不要讓孩子來學校啦,一個班五六十個孩子,說實話一個班主任管的根本不到位。還是家長一對一看著讓孩子做作業放心。老師就網上把課上完就可以啦。


悲喜無常555










張風琰


您好,我是北漂的小豆子,非常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回答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我覺得網課效果好的話,也是不能改革成以後孩子都在家上課的。原因有很多:

1. 在家上課鍛鍊不了孩子的自律性。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自制力強的人也許可以在家按自己規劃的時間上課、學習以及自由活動。但是這樣的人應該也是極少數的,沒有了老師的管束,沒有了學校規則的制約,孩子就會想脫韁的小馬肆意的在家裡折騰。按照現代孩子在家庭的地位及恩寵,很難有家長和老人能夠做到非常嚴格的管教孩子,以及培養孩子的自律性的。

2. 在家上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在家上網課,難免有些落後的地方,通訊設施比較簡陋,孩子上網課非常困難,可能需要走出幾里地。既影響效率,又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就算是上網課比較簡單的地區,也是會影響學習效果的。孩子學習是需要跟同學、跟老師反覆交流、溝通,共同進步的,網課直接剝奪了這樣的機會,就算是可以在網課上各自發言,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網絡問題中斷或是進行緩慢。就像成年人在家辦公,發語音群聊的時候,總是問幾句:“能聽見我說話嗎?”“哎呀,你那裡信號不好,聽不清楚你說話”。平時開個會能十分鐘解決的問題,在家需要半小時,甚至半小時也解決不了。同樣的,孩子學習也是。很多農村的孩子,家長和老人在家裡看孩子,是解決不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的,孩子學習不會的問題,家長輔導不了。如果再加上,網上詢問老師又比較麻煩,效率又低,久而久之,孩子就放棄了,不會的問題也就放任不管了。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會下滑的。



3. 在家上課會影響孩子的交流、溝通能力。每個人都是需要和外界聯繫、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的,在這交往的各種各樣的人中,選出趣味相投的人,這些人就會成為你的朋友。在學習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鍛鍊心智,增長見識。如果整天在家裡,接觸的人寥寥無幾,跟家長有代溝,交流不上來,時間久了,內心的情感得不到釋放,孩子會有心理問題產生的。人類只有與外界交流,才會進步。

因此,總體來說,孩子需要集體的成長環境,這個環境裡有一群年齡相仿,心理相仿的同伴,一起進步,是孩子進步的必要條件。 而網課只是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手段而已,是教育的一種輔助方式,是不能長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