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7日蘇聯紅場閱兵是很悲壯的嗎?

0詩意0769


毫無疑問,1941年紅場大閱兵是世界閱兵史上最特殊的一場閱兵——因為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大閱兵中唯一一次在分列式結束以後,所有受閱官兵直接開赴前線的閱兵。

在該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啟動了“巴巴羅薩計劃”,在一千八百餘公里的戰線上同時出動百萬大軍對蘇聯發動閃擊。而此時的蘇聯剛剛經歷了大清洗和蘇芬戰爭,軍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短短數月,其歐洲部分就有近100個師喪失了戰鬥力,德軍已經推到了莫斯科城下。

這時,東線西伯利亞的數十萬蘇聯紅軍就成了已經近乎無兵可用的蘇聯的生命線。幸而有著名的紅色間諜佐爾格,獲悉了日本不會在近期內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因而這些紅軍在西伯利亞鐵路的火車的運輸下,機動到了莫斯科。

此時已經到了11月,即將迎來十月革命24週年紀念日。按慣例,這一天蘇聯要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來慶祝。然而德軍已經兵臨城下,閱兵是否還有必要舉行?

斯大林在經過慎重的考慮後,作出了一個堅毅的決定——閱兵照常舉行!所有受閱官兵全部來自即將走上戰場的紅軍,所攜帶的所有武器,無論是步槍、手槍還是大炮甚至是飛機,全部實彈!

當閱兵進行曲和整齊的步伐聲響起時,希特勒還沒有反應過來,直到收音機中傳出震耳欲聾的俄語口號“烏拉”後,他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希特勒立即衝向電話,命令手下接通位於莫斯科前線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他先是嚴厲訓斥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包克元帥,然後要求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司令接電話,給後者1小時贖罪時間,要求將莫斯科閱兵現場炸得片甲不留!

儘管天空飄著鵝毛大雪,並不適合飛行,德軍飛機還是強行起飛了,當它們接近莫斯科上空時,遭到蘇軍殲擊機和高炮部隊的猛烈阻擊,甚至有多架蘇軍米格-1殲擊機直接撞向德軍飛機。結果,沒有一架德軍轟炸機能飛到紅場上空。

在隨後的戰鬥中,一名名叫瓦西里.格奧爾吉耶維奇.克洛奇科夫的戰士在擊毀十八輛坦克後壯烈殉國,在犧牲前,他留下了一句至今仍讓人熱淚盈眶的名言:

同志們,蘇聯雖幅員遼闊,但我們已無處可退,因為我們身後就是莫斯科!



青言論史


1941年11月7日,蘇聯莫斯科紅場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閱兵式。數十萬紅軍官兵走過主席臺接受斯大林等蘇聯黨政領導人的檢閱。之後,奔赴西部前線抗擊法西斯德國軍隊的入侵。這次大閱兵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

當閱兵開始後,無線電波把閱兵的消息從紅場傳到世界各地,當然也包括德國柏林。德軍將領在戰後審判中供認,希特勒身邊的人都沒有向他彙報紅場舉行閱兵的事,他完全是偶然從收音機裡聽到的。

當閱兵進行曲和整齊的步伐聲響起時,希特勒還沒有反應過來,直到收音機中傳出震耳欲聾的俄語口號“烏拉”後,他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希特勒立即衝向電話,命令手下接通位於莫斯科前線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他先是嚴厲訓斥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包克元帥,然後要求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司令接電話,給後者1小時贖罪時間,要求將莫斯科閱兵現場炸得片甲不留!

儘管天空飄著鵝毛大雪,並不適合飛行,德軍飛機還是強行起飛了,當它們接近莫斯科上空時,遭到蘇軍殲擊機和高炮部隊的猛烈阻擊,甚至有多架蘇軍米格-1殲擊機直接撞向德軍飛機。結果,沒有一架德軍轟炸機能飛到紅場上空,倒是有25架飛機被蘇軍擊落,剩下的機群只好悻悻地逃回基地。

曾參加莫斯科戰役的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在談及1941年紅場閱兵的意義時說:“對蘇聯軍民而言,這次閱兵是出乎意料的,也是激動人心的。雖然形式上是一次傳統的閱兵,但箇中意義截然不同,它展現了蘇聯人民對法西斯的蔑視。儘管勝利還很遙遠,但人民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對法西斯分子來說,這次閱兵卻像是晴天霹靂。”

在1941年最後的幾周裡,德軍還能對莫斯科發起攻擊和轟炸,但順利完成紅場閱兵的蘇聯紅軍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從遠東和西伯利亞趕來的援軍也陸續充實到前線。到12月初,蘇軍在莫斯科前線的兵力達到110萬人,擁有7652門火炮、774輛坦克、1000餘架飛機,儘管蘇軍的實力仍弱於德軍(170萬人、1.35萬門火炮、1170輛坦克、615架飛機),但已具備了反擊的實力。

1941年12月6日夜,蘇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對德軍發起反攻。此時莫斯科地區已被大雪覆蓋,由於蘇軍使用的T-34/76、KV-1等坦克採用了較寬的履帶,能在厚厚的積雪裡開行,這一有利條件使蘇軍坦克在戰鬥中佔盡優勢。蘇軍還有大量摩托雪橇部隊,他們以連為單位,經常趁夜潛入德軍後方,襲擾補給線,焚燒德軍存儲的物資,當大股德軍趕來援救時,蘇軍連隊就搭乘摩托雪橇迅速脫離,令德軍苦不堪言。

除了蘇軍發動的襲擾和反攻,莫斯科地區的極寒天氣也令德軍飽受煎熬。德軍元帥馮·包克的戰鬥日誌記載,當時的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左右,且頻繁颳起暴風雪,缺少過冬衣物的德軍因傷凍而大量減員。據統計,到莫斯科戰役結束時,被凍死凍傷的德軍約有10萬人,這還不包括那些因為嚴寒而患上肺炎、流感等疾病的官兵。

經過浴血奮戰,到了1942年2月,蘇軍已將德軍打退到距莫斯科100千米至250千米的區域,德軍損失了50餘萬人和大量技術兵器,遭受了二戰中第一次重大失敗。為此,希特勒撤換了包括布勞希奇、包克、古德里安在內的35名高級將領。莫斯科戰役打破了德軍“無敵”的神話,蘇軍所取得的勝利也令同屬反法西斯陣營的英、美兩國意識到,蘇聯是必須團結的對象。


風雪a夜歸人


我記得央視有一個紀錄片裡面這麼說道:城外德國的火炮在瘋狂的嘶吼,四萬紅軍肅立在廣場上,接受了最高統帥的檢閱。閱兵結束後,他們直接開赴郊外的戰場,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回來……


落雲化雨


如果結合歷史背景,1941年11月7日的這場閱兵或許可以被稱之為“最悲壯的閱兵式”,沒有之一!當年六月下旬,納粹德國突然揮師東進入侵蘇聯。僅僅半個月時間,德軍就突入了六百餘公里……由於戰爭初期推進順利,再加之希特勒在西歐嚐到了閃電戰甜頭,所以他擲地有聲地宣佈:要在三個月內滅亡蘇聯!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地蘇聯無奈節節敗退,莫斯科也不得不下令實施焦土對策:當蘇軍不得不選擇撤退時,必須盡全力運走能運的糧食和物資,即便無法帶走也要就地銷燬。當年八月,蘇聯為了阻礙德軍推進,甚至還炸燬了第聶伯河水電站大壩。

戰事發展到九月,基輔和明斯克相繼落入德軍控制,柏林隨即開始策劃“颱風計劃”:攻打蘇聯首都莫斯科。

儘管蘇聯從七月開始就在莫斯科外圍佈設了各種防禦措施,並從中亞和遠東地區抽調了部分兵力增援。但勢如破竹的德軍還是相繼在九月和十月攻陷了布良斯克和奧廖爾:布良斯克東部與奧廖爾接壤,而奧廖爾以北三百八十多公里處就是莫斯科。此時的戰況對於蘇聯而言極為不利,但蘇聯人卻做好了抵抗到底、魚死網破的決心。尤其是在距離莫斯科僅一百公里的莫扎伊斯克,蘇軍展開了空前的阻擊:從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初的這段時間裡,蘇德兩軍在莫扎伊斯克頻繁展開激戰;蘇軍傷亡雖然慘重,但卻成功地把德軍阻擋在了拉馬河、魯扎河等地。

殊死抵抗雖然為莫斯科贏得了防禦的時間,但戰局整體上還是德國佔優。鑑於此,斯大林便決定在十月革命勝利二十四週年之際舉行一次大規模閱兵;這樣做不僅可以向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宣誓蘇聯的抵抗決心,同時也有利於提振軍隊和國民的士氣。需要說明的是,11月7日接受檢閱的這數十萬名蘇軍有過紅場後既沒有停留,也沒有返回營地,而是直接奔赴戰場。

就在閱兵結束大約一週後,德軍下達了41年秋季攻勢命令。但此時精神飽滿的蘇軍在內心堅定的認為終將勝利,而他們也不負眾望成功的阻擋和消耗了德軍;並在十一月底轉入大反攻階段。

坦白來講,41年大閱兵之所以悲壯,主要是因為每一名走過紅場的士兵深知自己可能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但他們沒有絲毫遲疑,並懷著無比堅定的必勝決心高喊出“烏拉”!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