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為什麼感覺喜鵲越來越少了呢?

劉雙看三農


喜鵲,是一種雜食性鳥類,屬於鴉科的一種。喜歡在曠野和田間覓食,繁殖期捕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兼食瓜果、穀物、植物種子等。每窩產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個月左右離巢。棲息地很多都靠近人類活動的地區,尤其是喜歡把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一般在高大的樹木樹冠頂端都能看到喜鵲的巢,尤其是在冬季。

為什麼現在數量在減少,這幾點可能是主要原因。

首先,人類的社會活動,對很多動物的生存環境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進入21世紀的20多年來,因為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環境汙染等原因,導致了喜鵲種群數量的急劇減少,甚至一些地方已都難以找見其蹤影了。在一些地區,甚至已將它列為地方重點保護鳥類。

在前面我們說到,喜鵲是雜食性鳥類,而在農村喜鵲的主要食物就是農作物,但是這些農作物因為沾了大量的農藥,所以喜鵲一旦食用,長期食用必然導致數量劇減。

此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農村環境汙染開始加劇。居民將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等傾倒在河流河道邊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另外一些養殖場(養雞場那個、養豬場)直接將汙水或是動物糞便不加處理就直接排進河裡,都對水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汙染。

值得欣慰的是在11月8日生態環境部與農業農村部聯合召開的政策吹風會上,由生態環境部與農業農村部共同制定的《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發佈實施。《計劃》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農村飲用水安全有保障;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得到治理,實現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和農業用水總量等一系列目標。

隨著政策的出臺,農村的自然環境必然會得到改善,屆時其他動物的生存壞境也會得到優化,這對喜鵲等鳥類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第三,大樹減少。例如蘇豫皖交界處的現在農村,很多村莊十幾二十幾年的大樹已經很少再見到。答者小時候,路邊隨處可見三四個人合抱才能抱得下的樹木,現在路邊幾乎沒有。村莊裡的大樹,在2000年左右也紛紛開始被砍去。現在農村更是大範圍清理樹木,很多道路、院子已經沒有樹了,更不要說是大樹,所以這就導致了喜鵲無法築巢。長此以往,喜鵲必然遷徙到其他更加適合的生存地方。


非常趣談


農村農民也沒有喜事呀那來的喜鵲叫呀?農村農民太苦了,太不平等了。就連鳥的軀居地喜鵲都不在農村築巢啦?何況農民呼?


戴眼鏡的小老頭12682


1樹被的破壞2農藥化肥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