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沒口怎麼回事?

我是小胡哥


這個問題分可為與不可為,可為的意思是指沒口的因素在人或相對在人,不可為的意思是指本身的自然規律,屬於絕對的沒口,而且基本上換誰來都沒用的那種。

前一種,既然是可為,那我們釣魚人就可以去改變。尤其是同場作釣,有別人能上魚的情況,那基本上就是你的原因了。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看我來分析。

釣位因素 有人可能說了,野釣釣位有那麼重要?選錯了會徹底沒口?會的,黃金釣位人人慾求,甚至有些地區某一個上魚的好點,被當地廣大釣位譽為“一號位”。同樣,野釣當中也有“死穴”,如果真的有幸坐到這位置上,基本上是釣王親臨也沒用的。當然,這樣的“死穴”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被選到,野釣中居多的還是釣位不佳,多多少少總是會上的。但是一口都沒有,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所以,如果同場別人能上,而且你對自己的技術有一定的信心,對於這個沒口摸不著頭腦,那就換個釣位試試。

線組因素 這個主要發生在魚口不佳的時候,尤其是輕口。那這時候的所謂“無口”就不是真正的無口了,而是有口出不來,看不到。其實下面是有魚吃餌的,只不過因為浮漂、主線、子線、魚鉤等原因,導致魚索餌的信號出不來。現在已經深秋,夜釣之時,這種現象在有些水域已經開始出現了。所以,夜釣除非專攻大物,否則線組應儘量放小,比如目標魚都是半斤以下的鯽魚,那完全可以把子線用到0.4,鉤子用到3號袖或以下,浮漂用相應細尾一點的短目一點的。反正現在抄網都是人手一根,上了稍大個體的,不飛,遛兩下抄子伺候,一般出不了大問題。

餌料因素 雖然我一向都是提倡餌料簡單化,但是對於餌料的狀態還是有較高要求的。出現一口沒有的情況,如果真的是餌料因素,我覺得狀態因素大於味型,當然排除極端情況,比如在一片水廣魚稀的地方用白餌,一般人也不會這麼幹。餌料不必過於複雜,甚至複雜到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這樣搭配,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是哪款餌起主要作用……,但是餌料的狀態在夜釣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好,搓成硬疙瘩,個頭還大,如果魚情好,生口魚,倒也影響不大,但是夜釣這一套就不行了。原則上應將餌料調輕、調松,拉餌為佳,但拉絲粉不能多,放多了成死餌也不好使。

誘魚不足 夜釣者多數是臺釣,臺釣切忌上來就守,最好是全程不守,臺釣不同於傳統釣,一般人不打窩,誘魚就全靠這一竿一竿的下餌,抽窩有優點,可以形成小層的立體窩區,加速氣味擴散,但是得用對了,得有一定的頻率,如果剛下竿就是三五分鐘一竿,那是肯定不行的。相鄰而坐的釣魚人,下竿即高頻的肯定比另外一個人上魚快且多,這是毋庸置疑的。

意外干擾 這個主要指旁邊有對你上魚有負面影響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旁邊的釣友加小藥,要麼他是善用藥者,他所魚全誘走了;要到他是半吊子不懂,瞎用,導致大家都沒口,所以,如果你如我一樣從來不沾藥,但明顯聞到旁邊人餌料中加了濃烈的小藥,那就避而遠之吧。當然,干擾因素還有別的,比如附近施工產生的巨大噪音、水域裡有他人下網等。

潮水因素 玩江釣的人不少,江裡影響上魚的因素估計潮水居首了,不對的潮水時段是完全可以造就一口沒有的,我想有過江釣經歷的人都體驗過,就算下再多的窩料也無濟於事,反正當潮水時候對了,不用打窩,第一竿就能中魚……

後一種,不可為,多數是因素天氣等自然因素造成,通常會出現岸邊眾多釣魚人都是一個樣,通通沒口,真是這種情況,排除上面的潮水因素(潮段未到),那基本可以收竿回家了,因為這種情況,就兩字,無解。


江釣人狂龍


也許夜裡變涼,魚吃口變慢,可以換腥餌或者蚯蚓紅蟲試試



魚樂釣魚人


昨天晚上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果沒口,應該確認幾個問題:

1.看看附近釣友是否也是口少。

如果都是沒口,可能是由於天氣突然變化引起。

2.釣點的水深

進入秋季後晝夜氣溫溫差較大,由於魚的驅溫性,要選擇合適的水深做釣。

3.餌料問題

餌料不適合當前的魚情。

4.調釣問題

野釣由於小雜魚基本都閉口不吃。所以應該調釣的靈敏些。在有就是晚上天氣轉涼魚的吃口也會變小。


小懵哥釣魚


夜釣沒口個人總結有如下幾點

1.沒有魚,釣點可能沒有魚。沒有魚的話怎麼都不會有口的。

2.天氣驟變,或者氣壓過低,導致魚不願意開口。

3.可能電工光顧過,這時候也沒有魚口。

4.餌料不對口,有些地方的魚需要特定的餌才能獲得一個好的開口。

好了上幾點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如果釣友有其他經驗歡迎在評論區溝通交流,感謝大家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