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你瞭解嗎?

霸道爺


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近40年來的生活經歷,見證了農村的歷史變遷。



30年前的農村,痴呆傻隨處可見,髒亂差目不忍睹,到處土坯房,到處殘垣斷壁,不見一條水泥路,就連土路也“晴天一身灰,雨天滿腿泥”。吃肉等過節,喝湯等收麥,雞蛋按毛(元角分的“角同意)數,大米得票呢!



30年後的農村,紅磚紅頂大別墅,垃圾運轉往一處,公共服務隨處有,水泥大路到門口。早餐米,午飯面,晚上燒烤喊一遍。有醫療,有廣場,有社區,有課堂,清早起來踢踢腿,午飯過後中瞌睡,夕陽西下嘮嘮嗑,七點準時扭秧歌。



以上只是我簡單的小結,不管怎麼說,現在農村的確比以前好太多,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大改善。舉個最直接的例子,我所在的一個村2052人,年輕人中80%以上都在外打工,95%的都重新蓋了樓房,還有一部分為了保留原味的建築,進行了內部的裝修。

但再好農村,都會一小部分人還處於貧困狀態,被納入國家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扶持,又或者將一部分五保戶集中到敬老院生活。所以,這一部分貧困戶在生活上還是比較困難的。相信在國家的努力扶持下,很快得到改善。

圖片為自己在本地拍攝,有請朋友遊玩。


HH浮生往事


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我當然瞭解,因為我就是一個農村孩子,農民的兒子。

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 天剛朦朦亮,城裡的人都在熟睡的時候,農民都在起床,做飯,這個時間大概也就是5.30吧,同樣我的父母也是一樣,老父親每天都是早上五點起床,顧不上吃一口早飯騎著摩托就去幹活了,而母親簡單的用熱水泡一碗米飯,連鹹菜都不就著吃! 這並不是我家是這樣,而是基本上大部分農村家庭都是如此。

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每到農忙收成的時候,也是村裡最熱鬧的時候,收割機在地裡嗡嗡作響,馬路上的農用車不停的往返地裡和家裡,運輸機器收割的糧食,大人在地裡忙活,小孩兒則是跑到玉米地裡抓蛐蛐,農村的孩子應該都做過,我從小也特別喜歡去,大家肯定很困惑,蛐蛐幹嘛用,我們都是抓來了,拿給奶奶,奶奶用鹽把蛐蛐醃上,然後用大鐵鍋給我們爐著吃,爸爸很喜歡這個下酒菜。

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新農村建設越來越規範,從前的土路到渣石路再到現在的水泥路,從過去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柴火、糞堆,到現在的統一定點垃圾桶,定時垃圾回收車清理,而且村裡還有清潔工定期清理溝渠和雜草。之前每家廁所都是在門口,如今新農村建設大家把廁所改到了自家宅基地內,村裡統一免費發放水廁設備,而且還給改水廁補助。農村的生活,居住衛生條件越來越好,都離不開新農村規劃。

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真的有說不完的變化,因為我就是一個農村孩子,一個90後,親身體會自己的村子一年一年在改變,自己的家庭在改變!





A唐山小強


現在農村的農村,不是大家以前認為的農村了,現在農村先說工作,基本上不用天天在田間地頭勞動了,播種有播種機、農藥有機械噴霧機、收割有機械化收割機,目前在村裡的人都是老齡化,老人和小孩在家,基本上不用幹農活,看著孫子孫女,可以說是過著天倫之樂的生活,我小的時候,我是放學了還得幫家下地幹農活,父母白天都是在田地裡幹活,傍晚才能回來,拔草,管理農作物,天天如此,沒有停歇。目前村裡的年輕人、中年都在外面工作掙錢,一個人一年收入都有3、4萬元,農作物一年收入還沒有一個人半年的工資高,現實造成現在農村沒有年輕人的身影,為了改善生活,為了孩子有好的教育,為了家人能都就醫方便,都在拼搏在城裡買房,小日子過得有盼頭,跟著國家政策惠民工程的投入,今後農村人、農村生活不會太差,國家如果能把孩子教育,老人醫療跟上,個人感覺還是農村好,我是農村人,謝謝大家觀看


豫東王小二


大家好,我是秦農視野。“真實的農村是什麼樣的?你瞭解嗎?”,作為地地道道的西北地區農村人,我來給大家描述一下真實的農村。

第一,農村景象。現如今,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一批一批的特色農業在農村各地不斷地湧現出來,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雖然建設週期可能比較長,過程比較慢,但是跟人一種希望,比如我們鎮依山傍水,有著較好的自然環境優勢,藉此正在打造建設旅遊小鎮,外地遊客明顯比以前多了,村莊也在大力發展千畝荷塘,夏天,荷花盛開,香味撲鼻,冬天就可以出產最新鮮最優質的蓮藕了。可以說農村景象已經不是以前那種死氣沉沉,一成不變的蕭條景象了。

第二,農村生活。我們知道,農村生活節奏比較慢,不像城市那樣爭分奪秒,但是這並不代表農村人懶惰。天微亮人們就起床了,先是把院子和家裡地面打掃一遍,然後洗漱後開始做飯,飯畢就開始下地幹活了,除草,鬆土,施肥,打藥,天旱了還要澆地等等,這一切的勤勞汗水都是為了有收成的那一天。結束一天的勞累後,吃過晚飯,看會兒電視大概九點多十點左右就睡覺了,不像城市那樣,晚九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第三,農村飲食。農村的飲食大多是自家種的糧食作物,比如我們北方以小麥和玉米為主食,上午九點左右吃玉米粥,炒土豆絲,就饅頭鹹菜,下午三點左右吃麵條,餅子,從地裡摘回來的黃瓜,西紅柿,豇豆,南瓜,紅薯,冬瓜就是蔬菜,當然偶爾也會蒸米飯吃。晚上燒點湯簡單吃點就行。所以農村人飲食比較簡單,基本上是自給自足,除非家裡菜不夠了才會上街買菜。



基本上就這些吧,大家覺得呢?對於真實的農村你還有什麼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贊哦,謝謝支持。


秦農視野


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對農村還是比較瞭解的。


一是農村民風淳樸。有句網絡語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的確,城市人必竟來自五湖四海,人與人交往很多都是停留於客套層面,瞭解甚少,深交甚少,小區房子對門互不來往,素不相識。但是農村人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脾氣性格都瞭如指掌,相互包容,誰家有婚喪嫁娶之事,大家都樂意幫忙,經濟上也不會斤斤計較。

二是農民勤勞。現在許多年輕農民選擇了外出打工,但仍有一部分因各種原因在家務農,雖然他們不像老一代農民那樣掏苦力,但仍有許多農活需要人工操作,避免不了風颳日曬,加上近些年糧食價格偏低,農業成本不斷增加,創業之路還是艱難的。



三是村容村貌變化很大。近些年國家注重環境的治理,美麗鄉村項目不斷增多,許多村莊道路硬化,架設路燈,街道綠化。農家樓房基本普遍,院落都注重美化,很少有人散養家禽畜,所以院內院外,大街小巷乾乾淨淨,自來水,天燃氣亦逐步普及。



心累力乏


你想了解啥?人文 地理 還是民風?我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從小逮魚摸蝦,上樹掏鳥蛋,偷人個梨拔人家個蔥,烤過玉米悶過地瓜,當然也給人一路追過到家,從莊東頭走到莊西頭一路雞犬不寧。結果現在長大了,以前的事不能在幹了。說回正題我給你說說我們村的人吧,先說男的少年在上學。中年有能力的在家幹個小賣買沒能力的出去打工了,老年人能幹活的沒閒著,幹不了的都找陰涼地開大會。在說女人結了婚的看孩子,沒結婚的識字班打工去了,年紀大了的也都幫兒媳婦帶孩子,這算人文嗎?

地理著名的沂蒙老區我家就在這裡。至於說諸葛亮啦 王羲之啦,是我們臨沂的不假但不是我們村的。

民風嘛,一般般,主要就是好客,別的也沒啥。


臨沂老黑


現在的農村跟以前不一樣了

(1)現在的農村幾乎家家都是樓房,有修墅宿的,車子也有,各種電器也有等等

(2)農村土地多,想吃什麼菜和水果都可以自己種,都是純天然的,種的稻穀現在都用收割機完成,就沒有那麼辛苦。

(3)現在農村到處都是公路,還修到家門口,去上街都是坐車,特別的方便。

現在的生話是以前敢都不敢想的。





牛姐


我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農村比不上城市的喧譁,農村處處散發出熱情洋溢的樸實。農村人見面是的話語是樸實而且熱情,家常理短趣事,張家長李家短的事能拉上幾天幾夜。農村的天空和城市的天空相比的話,我感覺農村的天空是那種比較乾淨的,不摻雜雜質的,像湖水一樣是清澈。這裡沒有城市裡那些汙濁之氣,沒有汽車的尾氣,沒有工廠的汙染物。是更適合人們居住的地方,雖然城市有錢人比較多,那些有錢人一般會在郊區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別墅,四周也是樹木花草環繞的,空氣也是特別清新的,正是因為這裡有一些屬於農村的清新氣息和比城市相對安靜的環境,這些有錢人才會把家安在這裡,在這裡養老挺好的!但是總會感覺少一些東西。為我們農村人點👍吧!!!!!


魯西北


一片樹葉落地開始,秋天就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初秋的農村是最熱鬧、最美的。也是農村人豐收的季節

瞧,那金色的田野多麼迷人啊!就像一張碩大的黃地毯,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火紅的高粱揚起了黑紅黑紅的臉龐,等著人們收割。

小河邊,開滿了野菊,有火紅的、金黃的、雪白的……一朵朵、一簇簇、一叢叢、一片片。我感慨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果園裡,一隻只蘋果綴滿枝頭,有的昂著頭,像威武的戰士,有的躲在葉子後面,像害羞的小姑娘。柿子樹上掛滿了火紅的“燈籠”。遠處的石榴也笑破的肚皮,露出了一排排晶瑩甘甜的種子。

秋天,雖不像百花盛開的春天那樣有生氣,也不像夏天那樣處處有生機,卻以誘人的金色和甜美的果實吸引著人們。

我喜歡秋天,更愛我的農村的秋天!





鄉農小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thumb_url": "2434700005cc83582e3d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