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我們國家開足馬力生產防護物資賣到國際市場,能把錢掙回來嗎?

8蘇蘇看娛樂


想法是好的,但是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首先我們看國內外的疫情情況,大體推斷下國外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需求量。

目前我國境內累計確診81246人,昨天新增確診84人,其中34人為境外輸入;現有確診7448人,比較昨天下降746人;累計治癒人數70548人,昨日新增治癒822人。

從這些數字來分析,我國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了,現在的工作重心已由“國內防控、防止擴散”向“防止境外輸入”轉變。因此現在我國對呼吸機、防控服的需求應該越來越少,而民眾出行還是要佩戴口罩,因此口罩在國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有需求量。

我們再來看國外疫情:國外現在累計確診137713人,現有確診118115人,治癒14014人,死亡5584人。

從國內國外疫情的數字對比可以很明瞭的看到:確診人數國外已經超過國外;國外現有確診遠遠高於高內,對於呼吸機、口罩、防護服的需求很大。

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的利潤和我國的產能。

我國的口罩產能是每天1.2億隻左右,在疫情爆發前每隻一次性口罩的利潤是0.1元,即使是N95這種一隻的利潤也才0.5元;而呼吸機和防護服的利潤率在50%左右,出口一臺呼吸機能盈利幾萬到20萬不等;出口一套防護服能盈利200元左右。

基於國外疫情處於爆發期,需求量極大,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生意。但是實施難度很大:

  • 難度一:口罩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個別國家已經限制口罩原材料出口。

  • 難度二:產能有限。如果建立新的生產新需要鉅額資金,很可能連本錢都賺不出來,後期還面臨產能過剩。
  • 難度三:有出口醫療物資的企業有限,且國外對醫療物資的“國標”不一。

因此,總上來說,通過擴大產能賺國外市場的錢基本是不可能的。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我們自己尚且供不應求,一罩難求,哪還有餘糧供應國際市場啊,國內的錢都賺不完,還跑到國際上得瑟啥。

疫情發生之後,雖然各地都上了大量的口罩生產線,很多之前並沒有從事口罩生產的廠商,也藉機轉型,開始造起了口罩,但是建廠投產也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們看到,雖然口罩廠商越來越多,但口罩仍然是搶手貨,人們發揮各種聰明才智,從全世界囤積口罩,但仍然缺口巨大,一個以前只專用三四毛錢的口罩,我們這裡最高賣到了9塊錢。即使是現在形勢緩和,仍然不低於三塊錢,有緩急這個形勢,可能還得需要數月的時間,即便疫情解除,相信仍然會有很多人養成出門戴口罩的習慣。

在短時間內,口罩的供求關係還做不到平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缺貨,但是隨著疫情的慢慢解除,需求將會越來越少,與其相反的是,口罩廠商會因為前期疫情的刺激越來越多,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之後,我想口罩會從稀缺發展到相對平衡,最後到滯銷這麼一個規律,那麼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將物資賣到國際市場。當然,這還要看世界範圍的疫情走勢,如果持續擴大,那麼不失為我們的一條經濟之路,是可以考慮這個市場的。而且很多國家,壓根就沒有生產口罩商家,全靠進口。


元芳有看法


出口防疫物資賺不回來因“封城”帶來的經濟損失,但也能夠最大限度的彌補損失,並增強我國的影響力。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81235例,昨日新增84例。海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137432例,一日新增12721例,167個國家出現了確診病例。在我國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向國際市場出口醫療物資,如口罩、呼吸機、防務費、外科手套等等,既能夠拉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也能夠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更能夠彌補我國“封城”的損失,可謂是一舉三得!



從2020年1月23日開始,我國就陸續開始了“封城”。直到現在,HB省也沒有解除“封城”,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完全復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餐飲業、電影業等線下行業打擊最大, 幾乎是在1多月的時間內,很多商戶“顆粒無收”。雖然無法統計具體損失有多少,前重慶市長黃奇帆稱,新冠肺炎已經已經給我國造成了幾萬億的經濟損失。

不過,在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以後,我國確實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抗疫成果。現如今,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在迅速蔓延,口罩等醫療物資成了最搶手的商品。不論是美國,還是歐盟,又或者是日本伊朗,都在向我國訂購這些醫療物資。不過,想要憑藉出口醫療資源完全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恐怕是無法實現。



我國口罩日產量達到了1.16億隻,佔到了全球總產量的60%。但在疫情爆發之前,普通口罩一片的利潤僅為0.1元,N95醫用口罩的利潤也僅僅為0.5元。即使在疫情爆發以後,口罩價格上漲,但熔噴布等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利潤也不不會上漲太高。一臺呼吸機利潤確實能夠達到50%,但出口量也十分有限。所以,憑藉出口醫療物資彌補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損失。

不過,開足馬力大量出口醫療物資有三大好處:第一,能夠拉動我國醫療產業的發展,進而拉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儘管無法彌補疫情的損失,但醫療產業發展對於國家有著非常長遠的利益。第二,全世界都缺醫療物資,我國向全世界出口醫療物資,有利於展現我國的大國擔當精神,可謂是賺到錢,又能夠賺到名聲;第三,對於與我國友好的國家能夠提供優先供給,如伊朗、俄羅斯等國,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疫情過後我國的醫療產業會不會因此迎來騰飛?


美國觀察室


先要有產品准入證,不然進不了歐洲市場


簡の單づ


據相關報道,治療一位輕症新冠肺炎患者大約花費10萬元,而治療一位危重患者最高費用賬單為112萬。

國家衛健委相關表述:治療一位危重患者平均需要60萬,輕症患者平均花費20萬。在已經治癒出院的人數中,約有20%的患者屬於危重患者。

截止北京時間3月21日,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治癒出院71876人,累計確診81416人,據此可以推算危重患者71876*20=14375人,則需要費用60萬*14375=8.625億元。

剩下57500輕症患者,咱們最保守計算,需要花費20萬*57500=1.15億

僅僅估算治癒出院人數的花費就高達8.625億+1.15億=9.775億,接近10個億。

至於其它潛在的損失,根據國內多家機構研究,疫情會拉低我國GDP約0.8到1.5個百分點,咱們算個整數拉低一個百分點,2019年我們GDP99.08萬億元,據此其總共損失約1萬億。

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口罩、防護服和檢測盒這是必備三件套。

普通口罩咱們假設售價3元(人民幣),N95口罩售價10元,一次性醫用口罩5元,取個平均數(3+5+10)/3=6元。則需要我們賣出約1.63億隻口罩。

防護服一套(醫用)市場售價120到150元,咱也取中值130元一套,則需要賣出7519230套防護服。

咱們換個角度,目前我國疫情基本控制,我們假設現在累計確診的81416全部治癒出院,那最後能計算的花費就算10個億,而截止21日11點,海外確診193057人,接近20萬,那需要海外患者40%都必須使用我們的口罩、防護服以及檢測盒,那就有可能將新冠肺炎的損失掙回來一些。

以上是估算,大概差不遠,所以我們還應該加大口罩、防護服、檢測盒生產,爭取減輕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現在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由國內管控階段向嚴防境外輸入轉型。疫情期間我國的農業、製造業、金融股市均受到了不小的衝擊。這種衝擊在我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我們因為無法正常上班導致收入減少,一部分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企業已然破產,可能現在有些人正在忙著重新找工作。整個疫情期間我國宏觀經濟所受到的衝擊其實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由於我國對新冠肺炎患者實行的是免費治療,所以疫情期間我們用於治療患者的財政開支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一方面是剛性的醫療開支沒法省,另一方面財政收入卻因疫情的影響而減少。

我們不妨先看看目前我們國內治療一個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花費多大的成本。《人民日報》曾報道:30歲的聶佳住院33天后治癒出院,直到出院時他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聶佳自己聲稱:剛住院時他交了5000元,住院第4天顯示已欠費1000多,但醫院沒讓他繼續繳費。這是因為國家已出臺對新冠肺炎患者免費治療的政策。聶佳出院時醫院把他一開始墊付的5000元返還給了他。聶佳一開始墊付了5000元,住院第4天已欠費1000多元,也就是說在4天內用於他的治療開支是6000多元,平均每天開支1500多元,那麼他住院33天的治療費用累計在5萬元左右。

當然隨著醫院方面對新冠病毒瞭解的深入不排除後來加大了治療力度的可能性,那麼實際費用將遠遠不止於5萬元。這還是一般的普通輕症患者,那麼重症患者的治療費用是多少呢?3月1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乳腺外科楊青峰醫生在他的微博中計算出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醫藥費用約為112.9萬元。據楊青峰醫生介紹:治療費用如此之高是由於用了ECMO(體外膜肺氧合),普通患者治療費用不會有這麼高。一般使用一次ECMO約需要10萬元,但這樣的患者一般都在ICU治療,國內大多數ICU的費用每天數千至2萬元。如果病程長,那麼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當然楊青峰醫生也強調上百萬的治療費用只是個案,主要是由於使用了ECMO的原因。目前國內治療一個新冠肺炎患者的費用由於病症輕重的不同從數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疫情期間我國累計確診了8萬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加上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費用,可以說我國在疫情期間用於醫療方面的開支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現在全國各地基本上已普遍復工復產,那麼我們現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能否彌補我們在疫情期間的開支和損失呢?眾所周知中國製造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現在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使我們的產能基本上已逐漸恢復,然而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生產的產品賣給誰?

目前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已有183個出現了確診病例。那些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經濟大國,那麼我國的傳統貿易伙伴幾乎無一例外全部淪陷,其中相當一部分可能還是疫情重災區。如果要問現在國際上什麼物資最走俏,那麼幾乎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回答是醫療物資。儘管目前我們的國內生產正在逐漸復甦,但我們能出口的產品恐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主要集中於醫療物資領域。道理很簡單:疫情期間我們中國人的消費主要集中在食物和醫療物資這種生活必需品上,而對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則大為縮減。其實現在的外國人對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同樣處於一種萎縮狀態,然而醫療物資則是疫情期間的必需品。

這可能會使很多人產生這樣一種想法:既然國際上醫療物資走俏,那麼如果開足馬力生產醫療防護物資能彌補我們在疫情期間的開支和損失嗎?現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檢測試劑盒等醫療防護物資在國際上的確是相當走俏的:即使是最好的醫用口罩的成本價只有幾塊錢而已。在疫情爆發前我國出口每隻一次性口罩的利潤是0.1元,即使是N95這種一隻的利潤也才0.5元。然而現在口罩已漲到10歐元一個(摺合人民幣80元左右)。以前我國成本價幾塊錢的口罩能賺回利潤幾毛錢,現在是幾塊錢的口罩轉手就是80多元,這利潤是成本價的幾十倍啊。呼吸機和防護服的利潤率也在50%左右:現在出口一臺呼吸機能盈利幾萬到20萬不等;出口一套防護服能盈利200元左右。

毫無疑問出口醫療物資在當前的確是最賺錢的生意,也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國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但並不足以把我們在疫情期間失去的全部彌補回來。可以說目前口罩在國際市場上變成了比黃金美元更好的硬通貨:只要你手裡有貨就不愁買主,反之你就是有錢也未必能買得到。不過這裡有個問題就算口罩80元一個,就算一套防護服盈利200元,但還需要考慮量的問題。賣一個口罩、賣一套防護服賺的幾十塊、幾百塊和我們在疫情期間因為全國停工造成的上萬億損失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所以我們需要一定出口量來彌補我們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以口罩為例:我國目前的產能是每天1.2億個左右。

如果1.2億個口罩全部出口到海外將賣出大約96億元,扣除掉每個口罩幾塊錢的成本價後至少淨賺90億以上。如果我們再算上出口防護胡、呼吸機、護目鏡等醫療防護物資的收入,那麼我們每天就能盈利數百億。如果海外疫情持續兩個月似乎就足以使我們賺回疫情期間全國停工造成的上萬億元的損失。然而這樣的計算方法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出口量不等同於產能。我國是能每天生產1.2億個口罩不假,然而這1.2億個口罩並非全部用於出口。現在國內疫情基本已得到控制,剩下的主要是嚴防境外輸入。然而我們還是有必要進行後續的觀察排查工作,包括我們很多普通百姓現在可能並沒摘下口罩,那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國內其實仍然是需要大量醫療防護物資的。

現在口罩在國際上是緊俏物資。相比之下由於國內疫情的好轉使口罩在國內市場上已不再像之前那樣走俏,但依然還是一種比較稀缺的物資。我們只有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前提下才可能考慮醫療物資的對外輸出,況且輸出的物資也並非全用於出口。目前我們給海外國家提供的醫療物資分為有償出口和無償援助兩部分,那麼無償援助的這部分其實是一分錢都鑽不到的。像對巴鐵、塞爾維亞這些與我國關係友好的國家提供的物資其實就是免費的無償援助,像對日本、韓國、伊朗、意大利這些在疫情初期為我國提供過無償援助的國家顯然也不可能收錢,所以我國每天生產的1.2億個口罩其實真正能用於出口的份額是相對比較少的。

我們不能只圖眼前一時之利:我們為其他國家提供的無償援助如果只算當前的經濟賬當然不合算,但另一方面只有這些國家儘快從疫情中走出來才有能力購買我們更多的商品,所以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當然對那些一貫和我們不友好的國家就請拿錢來買吧,不過由於出口量有限,所以其實並不可能完全彌補我們在疫情期間的損失。不過有活幹總比沒活幹要好,畢竟這可以使我國的經濟先運轉起來。儘管不能把損失完全彌補回來,但多少會有進項抵消一些損失。我們現在不要指望通過對外出口醫療物資能完全彌補我們在疫情期間的損失,甚至還希望能賺回來一筆,只能說有進項總比沒進項好。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國內的需求很大,現在國家已經在開足馬力生產防護物資了,由於政府承諾會對過剩的產能進行兜底收購,例如比亞迪等很多企業都已經加入到了口罩生產之中,隨著國外疫情的發展,防護物資的需求越來越越大,以至於很多上游核心原材料熔噴布、傳感器等產品都出現了短缺,成本急劇增加。國外對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額溫槍、洗手液等防護物資的需求量很大,如今海關也沒有限制防護物資的出口,在確保貨源可靠、認證齊全合法的情況下出口這些防護物資確實能在未來一個階段內獲取大量的利潤,如果沒有把好質量關,卻高價出售,可能會對中國製造的形象產生不好的影響,在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出口防護物資到國際市場不僅可以獲得高收益還有助於全球疫情的防控




華爾街水手萊克斯


疫情切斷了印刷的美元和實物物資交換的通道,點到了美帝的霸權死穴!物資,物資,物資,沒有物資美國很快內亂走向崩潰。不要急於同美國開展貿易,特別是疫情相關的醫護產品。靜靜的等待上天來收拾美國。


efu10168


還有歷史上掠奪我們的國寶


老一隊


這都是針頭線腦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