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絕情"?他們的俸祿在銳減,貴族特權亦遭剝奪

明治政權是由廣大武士通過武裝革命推翻德川幕府建立起來的,然而幾年後,武士們反而對自己一手創立的政府非常不滿,並在江藤新平和西鄉隆盛帶領下與政府軍對抗,雙方一度造成巨大傷亡。

1873年,西鄉隆盛、江藤新平板垣退助三位維新政府領導人因"徵韓論"遭到否決,憤然辭職。前兩者回鄉領導武士發動叛亂,後者則發起自由民權運動。1874年,江藤新平招募1.2萬名武士對九州島佐賀縣政府發起進攻,結果遭到政府軍鎮壓。三年後,西鄉隆盛又率領1.5萬人向東京挺進,沿途受到反政府武士的熱烈歡迎,隊伍很快擴大至4萬人。明治政府聞風而動,迅速派出人數在6萬以上的軍隊前往征剿,雙方激戰三個星期,最終以叛軍死傷2萬人,政府軍死傷1.55萬人收場。西鄉隆盛失敗後拒絕投降,自刎而死。

那麼,廣大武士為何踴躍響應西鄉隆盛和江藤新平的號召與新政府過不去呢?原來新政府成立後,武士們原來的俸祿和地位遭到了剝奪,他們都是有功之臣,曾在武裝倒幕中衝鋒陷陣,付出了巨大犧牲,而今受到政府這樣的對待,感覺被耍遭到了出賣,由此義憤填膺,憤懣難當,欲出一口惡氣以洩憤。

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

武士在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政府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幕府晚期,很多中下級武士生活困難,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卻得不到重用,加之此時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對日本咄咄逼人,而德川幕府膽小怕事,經不住威嚇,擅自與列強簽訂多個不平等條約,出賣國家主權和利益,而使武士們觸景生情,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決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翻無能的幕府,以期建立強大的"新日本"。

1858年,為反對幕府老中井伊直弼與美國領事哈里斯簽訂商約,以吉田松陰為首的勤王志士發起請願,要求幕府勿要一意孤行。井伊不聽,還興起"安政大獄",逮捕或殺害近69名志士。次年,更是加大打擊異己的力度,曾是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維新領袖老師的吉田松陰慘遭殺害。

1863年6月25日,在失去幕府援助的情況下,長州武士一馬當先,主動炮擊侵犯日本領海的美國軍艦,戰鬥進行了數週,後因美國夥同法軍阻擊,寡不敵眾而落敗,沿岸炮臺多遭美法軍隊搗毀。

1864年,勤王志士在攻擊幕府軍中失利,但他們並沒有意志消沉,而是繼續舉起武裝倒幕的大旗,組織武士和農民起義。次年,在高杉晉作的領導下,奇兵隊一舉拿下長州藩政府領導權,為接下來進軍京都,攻打幕府創造了條件。

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

1866年,土佐藩志士坂本龍馬力撮薩摩、長州兩地義軍結成同盟軍,從而加速了德川幕府走向衰亡。次年11月,鑑於薩長聯軍銳不可當,氣勢如虹,幕府最後一任將軍德川慶喜無奈之下只好"大政奉還",將原屬於天皇的權力完璧歸趙。這年底,薩長聯軍攻進京都,救出天皇,並促請天皇實行維新。1868年1月隨著明治天皇廢除幕府的號令發出,預示著維新政府宣告成立。但即便如此,戰鬥並沒有停止,而是一直持續到1869年6月,其中會津之戰導致近3000名志士喪生,武士為新政府做出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由上可見,明治政權來之不易,如果不是廣大武士積極投身於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根本不可能迎來維新政府的成立,鑑於此,對於廣大武士在革命中付出的巨大犧牲,新政府應該論功行賞,就像當年家康建立幕府統治之初,安排武士工作,許以穩定俸祿,這樣他們才會感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也才會更加支持和擁護政府的領導。

然而,維新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在穩住局勢後採取過河拆橋之舉,儘管有些措施近乎合理,但其中顯然存在一刀切的偏激做法,這是武士所不能接受的,也是其怒髮衝冠要與新政府決裂之由。

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

那麼,維新政府為什麼要對昔日的功臣下狠手,又是如何剝奪他們原有權益的呢?

以過分佔用財政資源為藉口,逐漸削減其原有俸祿

武士在家康統一戰爭前數量在50萬左右,戰爭結束後,一直維持在總人口6%-7%區間,也就是在18萬-21萬左右。但除了中上級武士,下級武士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不然他們也不會揭竿而起,要把德川幕府掀翻在地。

然而,維新政府為了推進改革,重新分配財政及人才資源,促使社會轉型,認為武士人口及俸祿太多,嚴重佔用國家資源,增加了財政負擔,而各方面建設資金缺口很大,武士擠佔財政資源,回報卻有限,故而有必要廢除武士階級,且刻不容緩。

於是政府決定藉著1871年宣佈"廢藩置縣"之機,削減武士俸祿。為避免武士做出過激反應,1873年新政府著眼於稅收,開始要求武士繳納俸祿稅,隔年,又誘導武士以債券的形式領取俸祿,雖然債券利率看起來不低,在5%-7%區間,然而以當時最優惠的債券衡量,還是俸祿比較高,這就難以激起武士的興趣。

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

不過政府並不罷休,1876年開始強迫武士將俸祿改為債券,致使眾多武士受損嚴重,與大名豐厚的待遇相比,兩者之間足有天壤之別。即便收益最高者,也比原來的俸祿少了10%,而最低者更是減少了75%,這怎能不令武士們氣憤已極?

起初,武士鬧革命,主要認為家世卑微,難以加官進爵,俸祿一直維持在既定水平,而今革命成功後,俸祿不增反降,不僅功勞看不到,連苦勞都沒有,自然出離憤怒,怨聲載道。相比於武士,儘管大名的年收入只及原來藩稅收益的10%,但其一切開支均由政府包攬,毫無後顧之憂,當然心安理得。再說大名也沒有像武士那樣在沙場上出生入死,他們憑什麼享有此等待遇?維新政府對有功勞的武士視而不見,對自己的同志麻木不仁,這讓廣大武士情何以堪?

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

剝奪武士半貴族身份,降為平民級別

明治維新第二年,新政府便將武士分為"士族"和"卒"上下兩個等級。4年後直接將"卒"級別的下級武士身份等同於平民,美其名曰"四民平等",即德川時期的"士農工商"都歸為平民之列。

一直以來,武士都擁有佩刀的特權,他們將其視為一種極高的榮譽。如今,政府頒佈新規,要求除了軍人和警察外,包括武士在內的所有人民嚴禁攜帶武器,顯然視榮譽如生命的武士對此不可能無動於衷,必然痛心疾首,痛徹心扉。

德川晚期,武士發起推翻幕府統治的革命,他們中的不少人對於革命的理解都帶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就是為了改變自身的前途和命運而參加革命,至於國家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日本所面臨的危機,他們關注的還不夠,故而當新政權誕生後,必然會對政府針對武士採取的舉措感到不解甚而牴觸。

鑑於此,維新政府在出臺有關武士方面的政策時,應該尊重他們,像說服各大名把領地還給天皇一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必要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畢竟接受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誠然,政府是要營造明治時期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試圖在全社會打造奮發進取的精神,就像著名作家德富蘆花在1901年所寫的《回憶》中所言,"此後的日本,再不會像以前馬馬虎虎便可以了事,完全是靠實力決勝負……現在日本正爭取加入世界各國行列,能爭取多少便爭取多少,考驗國家實力的機會愈來愈多,此亦不正是有志之士自愛之秋?能不修身奮發嗎?"

但武士階層由於深受歷史影響,思想覺悟並沒有達到相當高的層次,一下子將他們的半貴族身份以及擁有佩戴兩把劍的特權取消,要求這些曾經的革命者真正脫胎換骨,以犧牲利益和榮譽為代價,融入嶄新的時代,這在他們思想解放之前根本不可能做到。

維新政府為何對武士

結語

推翻德川幕府不久,明治政府卻發生了內訌,成千上萬的武士聚集在維新領袖西鄉隆盛和江藤新平的周圍,他們對自己曾經一手締造的維新政府採取漠視和憎恨態度,勢不兩立,必欲除之而後快。

然而,早在1871年明治政府就組建了規模最大、由精兵強將構成的天皇親兵隊,在這支軍隊到達後,兩股規模化武裝叛亂便以失敗告終,當然政府軍也付出了巨大傷亡代價。那麼,武士為何要與新政府反目成仇呢?

原來廣大武士不惜一切代價打倒幕府統治所建立起來的明治政府,卻無視他們的既有利益訴求,逐漸削減其賴以生存的俸祿,取消其半貴族身份和擁有佩戴兩把劍的特權,這讓他們倍感恥辱,內心不免生出不平之氣。

而在新政府看來,武士佔去了國家1/2財政資源,而回報卻很少,再者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他們既不是軍人也非警察,沒必要佩劍和維持半貴族身份,而應當靠雙手和時代賦予的發奮精神去改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於是矛盾便油然而生,勢不兩立。其實,新政府應該換位思考,若當年推翻幕府的革命沒有廣大武士的積極參與,新政權如何能夠誕生?即便新時期國家百廢待興,各方面建設資金缺口很大,也要耐心做好武士的思想工作,並且對於取消他們曾經擁有特權的做法,也同樣需要耐心說服,而不可在他們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搞一刀切,否則難免讓他們寒心而鋌而走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