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申”機」一手築防線一手抓復工,普陀體育復甦按下“快進鍵”

從浦東國際機場到普陀區的定點隔離點,七位普陀體育系統的“勇士”奮戰在本市機場入境防疫工作第一線;從體育場館開放到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普陀區級品牌賽事啟動招標,普陀體育事業正在迅速“復甦”。帶著守土有責的使命感和只爭朝夕的責任感,普陀區體育局積極落實一手抓防控、一手促生產總體戰略,用一組“硬核套餐”讓普陀體育的“脈搏”越來越強勁。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抗疫先鋒守關護城 凌晨值守貢獻體育人力量

3月17日下午,普陀區體育局黨組積極貫徹落實區級機關黨工委緊急會議的精神,廣泛動員系統內的男性青年職工自願報名參與機場入境防疫志願者。消息一發,不到兩個小時,七個名額就滿了,很多同志第一批沒報上,不得不報名第二批。經過遴選,普陀體育系統的七名男青年成為了第一批參與機場入境防疫工作的“先鋒”。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可以去機場支援了?我報名!”接到動員通知時,普陀區體育局競體科科員屠嘉衡第一個自告奮勇報名。由於工作原因他和妻子長期分居兩地,妻子復工後已經前往工作地浙江義烏半個月了,他說:“派我去吧,我一個人,也沒孩子,我跟媳婦說了,疫情不退散,我們不見面。”有著“普陀劉國樑”別稱的屠嘉衡是一名致公黨黨員,他給自己理了個發,雙肩包裡收了簡單的衣物,放了兩本書,隨時聽令出發。

普陀區體育局群體科科員田峰報名成功後連夜就把老婆和孩子送到了丈母孃家。他6歲的孩子只知道“爸爸是去戰鬥了,一段時間無法回來。”為了不讓64歲的老母親擔心,田峰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出差去了,要一個月才回來。”他說:“黨員必須衝在第一線,這個善意的謊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但我相信母親肯定會理解我的!”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吳灝在防護服上寫下對妻子的愛

普陀體育中心副主任吳灝新婚不久,也毅然成為了第一批防疫“先鋒”。“我老婆很支持我,雖然新婚才幾個月,但我們都覺得守住上海的‘大門’,也是保護好自己的家人,保護好大家。”3月21日,是吳灝和妻子吳潔宇確定戀愛關係的第700天。如果在家裡,吳灝一定會給妻子辦一場有儀式感的活動。而如今,在“前線”的吳灝只能在防護服上寫下對妻子的愛,以此來作為一種補償。當他全副武裝奔波在工作崗位上,抑或是工作到凌晨時,心中都會想起妻子。通過本報,吳灝想對妻子說:“老婆是用來寵的,等我回來繼續寵你!”

曹楊游泳池副主任王海華在家裡的角色是丈夫、父親,他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他說:“我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來自普陀足校的陸亞敏教練是黨支部裡最年輕的男黨員,31歲的他在平常工作中都會被貼上“80後”的標籤。接到通知後,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我曾經是一名足球運動員,現在是教練員,我想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的隊員們,球場上遇到困難不要害怕,要勇於去戰勝對手!”

來自普陀區少體校的鄭俊偉、姚龍飛兩人同為跆拳道項目的教練員,他們的身份是“師徒”。共同報名機場入境人員防控工作的志願者後,他們變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鄭俊偉是一名黨員教練員,他今年即將升入高中二年級的女兒也為爸爸感到驕傲。姚龍飛作為一名“80後”群眾也積極響應,他說:“疫情開始之初就第一時間停止了訓練,也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夠恢復,但是除了等待,我們還要為普陀、為上海貢獻出體育人的力量!”

越是艱險越向前是共產黨員的底色。第一批出徵的七人中五人為共產黨員,他們成立了臨時黨小組,由吳灝擔任臨時黨小組的組長,田峰為副組長。從3月19日上崗至今,他們陸續走上崗位,在夜間趕往浦東國際機場,按照部署將普陀區的境外來滬人員接到定點隔離點並配合開展一系列工作。他們用細心、周到的服務,讓來滬人員感受到溫馨。隨著本市對境外來滬人員排查力度的提升,這幾天他們在夜間的工作時間長達七八個小時,經常在次日凌晨才回到酒店房間休息,此刻他們才能向家人報一個平安。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負責人員信息登記、私家車信息登記、專車護送、配合組長完成信息收集彙總......在防疫工作一線,他們展現出了普陀體育人的飽滿精神和本色。每次上大巴前,他們都會互相檢查防護服,杜絕漏洞。雖然他們身在一線,但依然心繫普陀體育,他們在防護服上寫下了“普陀體育”、“約戰普陀”等字樣,用一件件特殊的防護服為普陀體育“打CALL”。

從1月30日傍晚6點開始參加防疫工作至今,普陀區體育系統總計已有1800人次參與防疫相關工作。對於首批前往浦東國際機場擔任志願者的七人來說,他們放下了親情、愛情、師徒情,舍小家、為大家,用善意和責任守護上海這座城市。吳灝說:“雖然這段時間我們不在普陀體育的崗位上,但我們的心始終和同事們在一起。我們會全力守住‘大門’,確保大家安全地復工復產!也希望我們共同早日戰勝疫情,讓我們與市民體育愛好者早日相約賽場!”

摸清家底高效復工 硬核套餐發揚“店小二精神”

“抗疫前線的同志們為我們把守住了大門,我們應當積極抓緊時間復工復產,講求效率!”普陀區體育系統七位同志勇敢成為抗疫“先鋒”,也進一步激發了普陀體育系統全體同志狠抓復工復產的鬥志。據悉,此次新冠病毒防疫期間,普陀區體育局嚴格按照《上海市復工指南》和上海市體育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本市體育場所復工工作指引》,按照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原則,有序推進普陀區體育場所復工。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在疫情期間,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確保社會平穩有序,普陀區體育局暫停開放各類公共體育設施並張貼告示牌,同時每週兩次對區內健身設施進行消毒工作。迅速成立了區體育場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前兩次以疫情防控為主,區體育局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先後在1月31日至2月3日,2月11日至2月13日期間,由局領導分別帶領三個檢查小組對本區體育健身場所進行了兩輪全覆蓋排摸檢查。第三輪在前兩輪檢查摸清底數的前提下進行精準復工指導。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目前,普陀區共有體育場所200家,其中區屬體育場所4家、8家街道(鎮)百姓健身房、13家市民公共球場、經營性游泳場所44家、經營性健身場所131家。截至3月16日,普陀區體育局共收到區內申請備案體育企業115家,共檢查96家(其他未檢查企業已告知因最新版《上海市復工指南》要求無需備案檢查),通過備案審批並復工81家,備案復工率為70.4%。普陀區體育局局長顧薇玲表示:“從前期防控要求關閉,到如今的應開盡開,我們進一步摸清了轄區體育場所的‘家底’,在‘視野範圍內’增加59家體育場所,包括了一些小型的工作室和共享健身倉等。”

在疫情期間,普陀區體育局積極利用上海普陀體育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約戰普陀”線上運動會。運動會由普陀區三所少體校的教練員和運動員為大家示範擊劍和皮划艇划槳兩個核心動作,通過線上“雲挑戰”的方式,吸引市民居家健身,在線比拼,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体育“申”机」一手筑防线一手抓复工,普陀体育复苏按下“快进键”

為了更好地促進普陀區體育企業復工復產,普陀區體育局充分發揮“店小二”精神,為企業配備了“套餐服務”:通過微信群、區體育公眾號、街道體育聯絡專員告知落實相關優惠政策;根據市體育局《關於徵集本市體育產業單位融資需求名錄的通知》要求,對接企業,幫助區內小微體育企業解決融資困境;對區內體育企業進行疫情防控及復工指導,為企業提供購買消毒用品、口罩等防護用品的渠道。在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啟動招標後,普陀區體育局也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普陀區的區級品牌賽事“約戰普陀”的招投標工作也按下了“快進鍵”。

從“關”到“開”,從“管”到“扶”,通過這次疫情防控工作,普陀區體育局的服務企業能力增強了。普陀區的中小微體育企業的政策知曉度顯著提升,不僅是體育局,人社局、經信委、財政局對四大行業的扶持,普陀區體育局都會第一時間告知企業,並做好指導服務。普陀區體育局局長顧薇玲表示:“我們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將全面提高轄區體育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的效率,幫助企業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讓普陀體育事業、產業更好、更快地‘復甦’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