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追求安穩,最主要是輸不起”,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流淚]很多窮人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別說能不能承受失敗的結果,就連創業起初的壓力都無法承受。我創業的時候就是,生活的壓力實在是承受不了了,我自己還好,拖家帶口就真的有心無力了,結果是現在跟我合夥的朋友年入過了百萬,我只是拿著幾千的工資過著拮据的生活,感不到希望


小衚衕裡開大車


不認同這個觀點。已經是窮人了,還在乎什麼?

1.窮人才輸得起

因為沒有什麼負擔,拼贏了,就有光明的未來。拼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只不過還是和平常一樣罷了。我農村大哥,種地不掙錢,就各種折騰。給人開過車,進廠打過工,都不長久。後來學賣棉花被套,這個做成功了。家裡收入也穩定了,日子也好起來了。如果當初他不去嘗試,不怕輸,還是繼續種地,只能窮一輩子。所以說,窮不要怕,已經窮了,輸得起,才努力的起。

2.因為窮,才更渴望成功,才更努力

縱觀成功人士,沒有誰是一出生就成功,都經歷過富一代的貧窮時期。窮沒什麼,可怕的是窮的思維限制一輩子。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所以說,一定要有信心,敢於嘗試,不怕挫折,最重要的是不要怕輸!自己不認輸,就沒什麼能打倒自己。


春天的西柚


我不太同意這種觀點,首先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太多了,可能更多的是眼界的差距,富人更能看到遠處的財富,而窮人更關注的是眼前的利益。窮人追求安穩是因為他們當下的生活在他們看來過的安穩。社會中有78%的窮人在為了20的財富奔波。然而,對於窮人來說就這樣安穩就夠了。

其次,窮人追求安穩,是因為窮的穩定,還沒有真正體會到被貧窮支配的恐懼。但凡是有點想法的窮人,他肯定會折騰,在別人看來是瞎折騰。瞎折騰,對於其他人來說他們看不到這麼折騰會有什麼好處。真正被貧窮支配的窮人,其實缺的也是一劑湯藥。因為窮的只剩下窮了,再輸也是窮,還不如拼一把,搏一次。拼對了,搏對了,也就翻身了,就算是拼錯了搏錯了,輸的也是很穩定的,不就還是窮嘛!

之前看到新聞有說現在90後平均負債12萬,這種安穩,也是因為輸不起嗎?不是吧,我也相信更多的是為了縮短貧富的差距,他們用他們方式去折騰,看是很安穩,但是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其實在這個社會里,不會存在輸不起,更多的是心理存在的對財富的誤區,對貧富差距的認知。窮人追求安穩,可能日子過得本來就安穩。


Wnle


窮人追求安穩,最主要是輸不起”的觀點有些道理,但我不是十分認同這個說法。窮人追求安穩,主要的不在於輸起輸不起,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迫於無奈。

怕引起誤解,特別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我這裡說的窮人,是指真正意義上窮困潦倒的人,而不是那些整天有酒有肉、還老是跟富翁比的“假窮人。”

窮人追求安穩,是一種迫不得已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不想出人頭地?誰不想過好日子?但對窮人來說,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無法想。

我曾見過一個城市貧困員工,50多歲,患病行動不便,一個人生活,父母也年老體弱,微薄的工資除了看病,剩不下多少,每天在非常清貧的生活中苦苦煎熬。我也曾在偏遠山區見過一戶人家,全家5口人,家徒四壁,他們生活的大部分都是為解決溫飽而勞作。對他們來說,除了祈求安穩,還能有什麼其他奢望嗎?

貧窮往往會惡性循環。因為貧窮,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無法提升技能,缺資本,無資源,很容易使人喪失掙扎的底氣和勇氣。想想我們自己,曾經有多少豪情壯志,最終敗於現實就能理解這一點了。

那些為窮人煲的“雞湯”,多是無病呻吟

有許多人說起窮人的困境,會說什麼不努力、不上進、懶惰、無格局等等,還會支一些所謂的高招。說實在的,每當看到這樣的言論,我心裡總覺得堵。

有一個問答讓我影響深刻。問題的大意是為什麼窮人往往會一直貧窮?最高讚的回答是:“光是活著就竭盡全力了。”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我在底層的生活》,是一名專欄作家化裝“臥底”,用幾個月的時間,親身體驗了低收入工作者的經歷後所寫,引發了許多關於窮人生存困境的討論,揭示了窮人越工作越貧窮的殘酷現實。

香港電臺做過一檔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讓富人真正親身體驗一無所有的生活。剛開始這些精英們信心滿滿,以為靠自己的才華可以走出困境,可真的身臨其境後,許多人紛紛“投降。”

窮人應該努力擺脫困境,但過分強調或責怪窮人不努力,就有了晉惠帝“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80後濤子


不一定,主要在於個人思想。

窮則思變,肯定會想辦法賺錢。

安於現狀的也有。

其實追求安穩的人,是自認為窮的人,其實他們的生活已經還可以了,不願意打破這個局面。

真正窮的,肯定要想法子賺錢。


魏真實的分享


是的,窮人輸不起!輸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個社會哪了不需要錢?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解決了基本生活問題的窮人才可以論輸贏,窮人主要是填飽肚子了再來談別的,輸起輸不起?就不能輸!


宋廣宏先生


不認同,這窮得沒有骨頭。窮人本身就沒有什麼,所以說談不上輸的起和輸不起!


輕輕的風兒告訴你


窮人追求安穩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不是輸不起,而是根本就沒想到去贏。


既是過客何不淡然


"窮人追求安穩,最主要是輸不起",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其實這句話隱含著一個意思窮人抵抗風險的能力差,因此在做決策的時候傾向於做保守的選擇,輸不起不是怕輸,而是沒有資格談輸贏!

講一講自己的親身經歷。本人家庭條件只能算一般,6年前偽一線985大學本科畢業,專業是財政學。當時畢業前面臨著三種選擇:1、選擇考研,當時我成績只能算中等水平,沒有保研的資格。由於專業屬於經濟大類,本專業考研意義不大,選擇金融分數又會很高。如果選擇考比本校差的研究生,又覺得對以後工作幫助不是很大,所以選擇放棄。2、出國,出國是當時我很多同學選擇的一條路,優點有很多,缺點只有一個花錢!!如果當時選擇出國兩年差不多會花光父母的積蓄,所以權衡以後選擇放棄。後來用這筆錢買房付的首付,也算是很慶幸。3、考公,因為專業的原因這條路會有一定的優勢,最終我選擇了家門口的崗位,經過努力也成功上岸。雖然現在公務員福利、工作強度和以前差挺多的,但現在賺的心安,勝在穩定。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我承認自身缺乏一些奮鬥的精神,冒險精神,但我們做決策的時候也要考慮父母。對於那些家庭條件不那麼好的朋友,我有一句話送給你們:認真審視自己,如果覺得自己有勇氣、有能力去冒險,那就勇敢的去做,如果不是那就選擇一條安穩的路,可能會有遺憾但我們不後悔!


詭狐w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其一:誰不追求安穩呢?窮人也好,富人也罷,大家都追求安穩,都想擁有穩定、美好、長久的幸福生活。只不過,富人即使追求冒險、創業,他們的日子依然是安穩的,而窮人一旦追求創業、冒險,本來就風雨飄搖的日子,很可能立馬變得食不果腹了。

這就好比是理財。人們在有了閒錢以後,無論聰明的、愚蠢的,都知道要理財,買更多的房、買股票、買保險、開公司。可是沒錢的窮人,就算再聰明,也是寸步難行,怎麼做?窮人就算要買個房,銀行也得看看你有沒有穩定工作呢!

其二:即使窮人想追求創業、冒險,那也得有這個條件。如果條件不具備,那你就只能選擇安穩。就說年輕人,如果有條件,誰不想趁著年輕,好好努力一把。有錢人家的孩子,父母出錢出資源,讓孩子自己先去外面鍛鍊,打工鍛鍊也好,還是自己去創業也好,總之,放手讓你去幹。能成最好,成不了,那就回來走父母的安穩路子。而有的男人能夠豁出去創業,也是背後有個能幹的老婆能夠保證他有口吃的。可年輕的窮人,有這樣的選擇嗎?年輕的窮人,只能出門打工賺錢交房租賺吃喝,否則,怎麼活?所以,對很多窮人來說,有一份穩定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

其三:富人和窮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富人想要創業,身邊會有很多人鼓勵他,甚至給他提供幫助,給他資源。很多富人更懂得人抬人的道理。而窮人創業則不同,不但很難獲得別人的鼓勵、幫助、支持,還會被人拉後腿,被打壓,被諷刺嘲笑,甚至,還有人故意搞破壞。因為窮人身邊的人,曾經也年輕過,也努力過,只是他們都失敗了,一些人是真心不看好你,一些人是見不得你順順利利成功。而一些窮人熱衷於人踩人,越是這樣的心態,越是窮一輩子。

其四:窮人和富人創業、冒險後失敗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富人創業失敗了,最多一部分產業被查封,名下的某個公司宣佈破產。日子照過,且可以再尋找下一個投資項目。而窮人一旦創業失敗,被親朋好友唾棄,自己再找工作,老闆嫌棄你做人不安分,找到了工作,都難有發展空間。所以,多數窮人創業後會持續創業,因為無路可退。所以有人說,創業是一條不歸路。

其五:富人和窮人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富人的交際圈比窮人要大得多。一方面,富人有時間有閒錢,另一方面交通、通信工具更為先進,活動範圍更大,生活效率更高,接觸的人多,信息自然多。另外,一旦成為富人,會有很多人、信息會自動找上門來,這些都是資源,當這些資源一起湧過來,人自然比別人更能看透事物的全貌和本質,自然就能做出更為正確的選擇,在生活中少犯錯誤。

以上,窮人追求安穩,有很多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輸不起。能夠從窮人堆裡爬出來,不靠不擇手段、歪門邪道,而最終能夠脫穎而出的,不是天資過人,就是人品過硬,或吃苦耐勞的,或者兼而有之的。即便如此,還要靠一定的機緣或運氣。所以,作為窮人,更應該保持初心,保持善良、保持努力,人生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