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盛唐,被譽為"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是一個不用修長城就可以大一統的盛世時代。

社會和經濟的高度發展、文化和藝術的空前繁榮讓這個以開放和接納著稱的偉大王朝,甚至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吸引著世界眾多國家的人民前來膜拜。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而盛唐時最具恢弘和精緻的代表之作、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成品、中國瓷器史上最為璀璨的明珠—唐三彩,則是帶領我們一窺盛唐風貌的不二之選。

政治上的開放和文化互鑑交流

唐朝疆域最為遼闊時,東起日本、南至越南、西達烏茲別克斯坦,北至俄羅斯都是李姓的江山。海上貿易更是攘括了日本、新羅、印度、斯里蘭卡、波斯和大食等各個國家和地區。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三綵鳳首壺作為唐三彩中較為常見的陶瓷,主要功能是盛水,流行較早,頭部用以小鳥造型,頭做接水口,嘴做引水流,口銜寶珠,腹部滾圓,形態非常漂亮。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最為獨特的是它明顯的具有外來特徵,類似於雙龍柄壺,在傳統造型的基礎上融合了波斯薩珊式的風格,是唐匠在陶瓷造型上的進一步創新。

這種將外來文化藝術形式和本地民族傳統藝術風格相結合的創造手法,在唐三彩中非常常見。

而這樣的藝術融合和接納,不僅完美體現了唐朝在對外交流上的成功,更見證了唐朝廣泛吸收外來文化的胸襟和氣魄。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當時的長安,長期居住著各個國家的商人,使者,學生和僧侶。他們帶來了自己國家的藝術和思想,傳播了獨特的文化和價值觀,也從唐朝學會了各種技術和學術,再通過他們的方式傳到世界各地,從而一定程度的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丙申,詔以回紇部為瀚海府,僕骨為金微府,多濫葛為燕然府,拔野古為幽陵府,同羅為龜林府,思結為盧山府……”

唐朝的兼收幷蓄讓當時的對外貿易蓬勃發展,社會的穩定和各民族之間和諧的相處則又將這一發展趨勢推向頂峰。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唐三彩不止深受唐朝人民的喜愛,更是深受外國使者的追捧,很多被唐三彩的美所震撼的人將這種新奇的體驗帶回國內,曾一度引起了唐三彩輸出海外的風潮。

藉著"絲綢之路"的東風,唐三彩一直作為珍貴的工藝品大量外銷,到達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埃及、朝鮮、日本等各個國家,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世界各個地方都大放異彩。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張惟儉的《賦得西戎獻白玉環》歌頌的就是那時唐朝的開放和交流,統一和平等:

"當時無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東。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同。正朔雖傳漢,衣冠尚帶戎。幸承提佩寵,多愧琢磨功。絕域知文教,爭趨上國風。"

唐三彩因經濟發展而盛行

長安作為當時國際化的大都市,既是各民族各國家交往的中心,更是匯聚了一批又一批的富士豪紳、勳貴名仕。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上流社會的奢靡之風就一定會迅速蔓延,上行下效,民間的攀比就難以避免,於是精美的唐三彩就成為了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產物。

依賴於經濟的騰飛和社會對華貴精緻的追逐,手工業前所未有的吃香,迎來了高速的發展期。隨著各種新穎物件的出現,有人便在歷代瓷器燒製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最後研究出了唐三彩的製法。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作為一種低溫鉛釉陶,唐三彩的特點是採用了二次燒成法。挑選白色的黏土製成胎底,素胎經過冷卻之後再配以釉料釉燒,在釉色上則利用各種金屬氧化物作為著色劑,主要呈現黃、綠、藍三色,再用鉛作為釉的溶劑,可燒成黃、褚黃、翠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各種色調。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人物釉則需要經過"開面"才算製成。唐代匠人們在施釉時也會運用一些技巧,讓

釉色各種交錯,呈現出複色,原色和兼色等各種斑斕的效果。

因為防水性能差,胎質鬆軟,所以唐三彩比之同時期的青瓷白瓷而言並不實用,但它在製作工藝上的複雜性和造型體態上的豐富性與逼真性卻是裝飾品和殉葬品的上佳選擇,於是貴族階級生前奢侈無度,死後重葬成風,民間更是以用三彩陶瓷隨葬為榮。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哪怕官府有對隨葬品規格的明文規定,也絲毫不能減輕這種風氣,甚至物極必反,厚葬民俗越演越烈。

現代出土的唐三彩人物俑,各個雍容華貴,氣度不凡,栩栩如生。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只有社會物資豐富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這種高端的藝術品,於是唐三彩也一定程度的體現了當時社會經濟狀況的良好。

《新唐書‧食貨志》:“是時海內富貴,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餘萬緡,粟千九八十餘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匹,綿百八十餘萬屯,布千三十五萬餘端。”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文化的全面繁榮成就了唐三彩的今生

唐朝在整個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公認的文化發展的黃金時代,無論是史學、文學、軍事還是哲學,也不論是藝術、科技、教育還是宗教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堪稱全面繁榮。

許多才智過人之輩,在唐朝大放異彩,競相追逐,詩仙畫聖層出不窮。

在詩歌創作和藝術革新上,更是達到了前人後人都難以企及的高度,唐三彩在這種文化氛圍裡得到的薰陶可想而知。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唐朝因其各方面高度的發展和人們思想上的開放,使其時的藝術品展現出了精巧的形式,完美的意境和磅礴的氣質。

無論是織錦、印染還是金銀器物,其水平和生產規模都遠遠超過了先前的時代,展現了最凌厲富麗的美。

唐三彩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在創作上吸取了傳統國畫、雕塑等工藝的特點,又充分發揮了自我的想象力,塑造出許多品類的形象,體現出唐朝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當時唐朝和亞洲、歐洲、非洲各國都有頻繁的往來,在尊重的基礎上接納外來文明,又保有自己民族的精魄就是唐人的風格。

而這樣的做法又無疑讓藝術形式有了更多的選擇,於是剛勁和豪爽的體系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唐三彩的製作成品中。

唐三彩中生活器具種類和造型都非常豐富,既借鑑了前代金、銀、銅等物的式樣,也借鑑了其他國家器具的特點,甚至還可見一些宗教的痕跡。

無論是碗盤盅碟、瓶瓶罐罐,還是各種文房用具,藝術擺件,都是那麼端莊規整和飽滿大方。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想來,也只有富麗堂皇的油彩和燦爛奪目的形態才能體現唐朝華麗的時代風貌。

唐三彩在形象和體態上,可以說將當時社會那種健康和浪漫的美表達的淋漓盡致。

人物俑中的女性往往髮髻高盤,身形豐滿,坦胸薄衫,大膽而又熱烈。每一個舉手投足間都是那麼的自然天成,讓人彷彿能通過她的體態置身於當時的場景中,去直接感受那時人民生活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滿足。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動物俑則常是造型優美流暢,比例協調逼真,生活氣息非常濃厚,你甚至可以從它的形象上感受到一種上升的氣勢,一種孜孜不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唐三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唐朝文化全面發展下所被帶動的一種成果。

而它能夠被所有的階級追捧,則體現在當時審美觀的提升和發展中。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唐三彩對後代、對世界的文明互通產生積極作用

唐三彩就像盛開的繁花,其香氣和姿態足以跨越時間和空間,傾倒無數的人,它的出現標誌著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更標誌著陶瓷工藝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宋三彩、遼三彩和金三彩就是繼承了唐三彩的工藝後進一步產生出來的。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作為宋金時期仿唐三彩的工藝陶器,不同於唐三彩的刻花、印花、劃花和堆塑等各種形式,宋三彩主要採用刻畫的方法進行裝飾。

雖然手法簡潔了,但是釉色卻豐富了許多,不僅多了豔紅、烏黑、醬色等,還新創出"翡翠釉色",這種釉色燒製出來的器物既清新明亮又十分生動。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由於宋朝的磁石礦土,宋三彩的可塑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藝術性上也結合了更多的實用性,之後又延伸出泥塑的工藝。

後來,宋朝還將唐三彩中的黃綠釉色應用到了建築材料上,演變出黃綠釉彩的琉璃磚瓦,這一發展為中國建築工藝材料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三彩不僅將文化財富傳給了後代,也隨著貿易的發展傳給了世界。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唐三彩影響了所到之地人民的文化觀念,更影響了世界性生產產業,成為了跨越東西方的一條紐帶,對世界陶瓷和雕塑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奈良三彩和新羅三彩就是日本和韓國仿唐三彩而得名的。

唐三彩:一窺唐朝的鼎盛與繁榮,能否擔起大唐與世界交流的門面?

奈良三彩雖然造型和釉色上和唐三彩極為相似,但也注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和審美情趣。

結語

然而無論如何,唐三彩對日本和韓國陶瓷的發展和創新都具有極大的推動性,也為世界陶瓷審美和增加了新的內涵。

直到今天,通過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唐三彩,我們也可一窺唐朝的熠熠風華,也可一品"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的盛世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