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做飯中藏著人生的道理


曾有機構,對天津的年輕人做出這樣一項調查:


51.58%的年輕夫妻倆都不會做飯;74.46%的人下班後去父母家蹭飯,10%左右的年輕人選擇外賣或出去吃。


看到這則數據,有些驚訝,原來現在的年輕人,會做飯的少之又少。


不禁想起一則舊聞,媽媽下午要手術,22歲的女兒卻說:“你們都去醫院了,那誰來給我煮中飯呀?”


很難想象這是從一位22歲成年人嘴裡說出來的話。


不久前在知乎上,一位34歲的媽媽提出,自己是癌症晚期,能給孩子留下最有意義的東西是什麼呢?

其中一個高讚的回答,是這樣說的:

教她煮一道菜。或許這並不是教她學會做一道菜。而是通過教她的過程,傳遞給她一個道理:孩子,你已經長大,可以做菜給自己吃了,能夠力所能及地照顧大人,也有能力學習照顧自己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幾歲孩子什麼都不懂,教了也白教,其實不然。


教他做菜,就是鼓勵他獨立,做好了,給予他認同感、價值感,並沉浸於成功的喜悅中。相信這個場景,一定會在他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之前看到一則視頻,得到百萬父母的稱讚。


一位僅有三歲的美國加州小男孩TYDUS,花盡心思,為媽媽“統籌”了一頓美妙的晚餐。


視頻中,TYDUS從決定做飯開始,就計劃好了一切。他興沖沖去跑去超市買食材,回家後採摘鮮花布置餐桌,擺好餐具,然後開始烹飪食物。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每個步驟都有條不紊,一絲不苟。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曾說:


動手做飯跟做實驗一樣,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想象那些只會唸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


生活即教育。做飯僅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卻包含著人間萬千道理。


本著足夠的耐心,慢慢掌握火候,不能怠慢,不能操之過急。所有的食材,經過時間的萃取,最終浴火重生為佳餚。


做人,亦是如此。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柴米油鹽,也是成長和修行


最會作文章寫詩詞的吃貨,當屬宋代才子蘇東坡。


但稀奇的並不是那些錦繡華章裡的珍饈美食,而是才子的一雙妙手,文能提筆武能做菜,發明了以“東坡”命名的系列美食,吃得不亦樂乎,活得,也始終酣暢淋漓。


蘇軾的一生,遭遇三次貶謫,黃州、惠州、儋州,都是當時的不毛之地,處江湖之遠,連同自身被放逐的,大概還有那一腔抱負和激情。


可他的詩詞作品裡,甚少出現四顧茫然的憂鬱悲觀,反而是那種曠達樂觀和隨遇而安,在書卷上鮮活至今,成為許多天涯淪落人的安慰。


這與他的愛吃、會吃且善於製作美食不無關係。


黃州僻遠,生活艱苦,蘇軾卻搗鼓出了一道“東坡肉”,味香而色美,與詩作一起傳為美談。


晚年謫居儋州,又發明一道東坡羹,被後世奉為經典。


蘇子的美食之旅,該是一場偉大的人生修行,煎炒炸煮即千錘百煉,酸甜苦辣就是百味人生,所以寫出了人生有味是清歡,也明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一路走、一路吃,不懼山高水遠,也不怕人心險惡。


反正還有一雙手一顆心,還有大江南北的各式美味,世間處處皆風景,人生處處逢知音。


如此,方能將尋常食材化腐朽為神奇。用善於發現美和製造美的心與手,將別人眼裡的苟且,都活成詩和遠方。


餵飽自己的胃,心也就不空了。


哭著吃過飯的人可以走下去,哭著做過飯的人則可以走更遠。


因為不滅的信念與不死的夢想,依舊在內心閃閃發光。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廚房的煙火氣是通用語言


如果統計因為疫情被迫“宅家”青年的手機搜索排行,“如何做xx”肯定佔有一席之地。


特殊時期,“新晉中華廚神”之間的美食交流,變成和重要的人緊密聯繫的渠道。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從不做飯的網友“阿瑞”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這一次疫情,她們的餐飲公司策劃部受到影響,雲辦公以外,除了吃飯就是睡覺,做飯成了唯一能跟外界產生聯繫的生活窗口.....她最近開始給媽媽發吃的了: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她從生活細節告訴傳達“我過得還可以”的信息,除了在老爸老媽面前顯擺一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不能放過。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想起那句歌詞:“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將平凡食材,變成美好滋味,這是對父母同學最真的愛意表達,也是對自己未知人生最佳的犒賞和慰藉。


在有限的空間裡,人們相互慰籍、保持冷靜、釋放焦慮與多餘的精力,無論如何,只要廚房還在有條不紊的運轉,生活就依舊保持著原有的秩序。


既然暫時不能推開門就讓世界恢復正常,那就努力揭開鍋蓋,讓早飯午飯晚飯一如往常吧。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資料來源 | 十點讀史、兒童心理課堂、共青團中央;圖片來自網絡


哲思 | 學會做飯,也是人生必需的修行


  • 一個人走上坡路四條建議


  • 人的一生,就濃縮在這些詩句中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取決於底層能力


  • 擁抱幸福,不過是做好這15件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