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捨得吃喝的人,對親人卻很大方,是一種什麼樣的人?你們身邊有嗎?

一切82緣


這樣的人讓我們感覺到生活的很幸福! 這樣的人其實並不是傻,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為人處事等各個方面,會從別人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有時候可能自己內心裡面感到非常委屈,但是他寧可委屈自己,也要讓別人心裡舒服一點,這樣的人其實內心非常的大度! 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人一定要好好的珍惜!相識是緣,下輩子不一定能碰到!



豆豆的VLOG


我老公就是這樣的,自己幾年都捨不得買件衣服,即使買衣服也不買太貴的,所有的衣服都是穿到洗的褪色實在不好看了才扔。吃剩的菜從來捨不得倒掉,都是下頓再吃,生活的像五六十年代似的。但是給他哥就捨得,每次他哥看病或者交話費,甚至借錢都不讓他哥還,就覺得他哥掙錢少(其實他打工不少掙錢),老是覺得他可憐,有時回老家也偷摸給個百兒八十的讓他買菜。


一帆風順55893


這樣的人有啊,但是很少,這樣的人都是傻子。比如我和我愛人,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有的親戚、同事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害怕我們跟他借錢,等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愛人恨不得傾囊相助。就以這次疫情為例吧,我愛人天天催我趕緊捐點錢啊,我就跟同事們打聽捐款的途徑,哈哈人家都沒捐。最後我們書記給了一個武漢慈善總會的二維碼。我問我愛人捐多少?他說你隨便捐,多少都行,我說咱就捐五千吧。他說行啊。我用微信輸入五千,系統說超額,我又換成四千還顯示超額,結果輸入兩千成功了,發現沒達到目標我又以我的名義捐了兩千,省的一千給附近各個防疫站志願者們買了慰問品,但現實中的我們連買一件幾百的衣服都要掂量掂量,但為抗擊疫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心裡老舒服啦。這樣的傻子我們願意做,希望人人都能成為這樣的傻子,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因為證書上有我們的名字就不展示啦。








正義必勝老愛自己


這種人有。我表哥今年40歲了,每年40-50萬穩定收入,在我們這裡也算不錯了。但他只是開十來萬的車,前兩年才買房子。身邊的兄弟沒有穩定的工作,也早早就買車買房了。原因就是這個表哥太大方了,大家都來借錢做生意、買房子,從不還。經常請朋友吃喝,或者被朋友抓去做冤大頭。表嫂非常生氣,說他也不聽。後來,表哥需要週轉叫大家還錢、幫忙的時候才算看清這些人的嘴臉。人還是要對自己好點,於是才為自己換車買房。


佛系檬檬


有,我婆婆就是這樣的人,雖然說她們那邊是客家人,比較喜歡走親訪友,但是我無法理解,什麼菜都能省下來招待別人,包括同一個村幾乎天天能見得面的人。而且坐月子期間,除了午中晚餐外,中間沒有加過餐,我算上遠嫁,按理說月子期間另外有加三四餐,我媽來照顧我,提議要加餐,老公回來後在他(外地上班)才買的冷凍魚丸放冰箱,她也能多煮給同村人吃。


葫蘆蒂


估計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這樣的人,要麼是老人不捨得吃喝,留給孩子,要麼就是夫妻之間的不捨,再就是孩子對老人的孝敬。

我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父母拉扯我們弟兄三人很不容易,吃苦受累,聽父親說生產隊那會年底分糧食,就一小半袋五十斤的麥子,他直接就抗去爺爺家了,給老人吃,寧可自己在家帶我們吃玉米麵,雖然那是我們都很小。自從我記事起,有好吃的,父母都是不捨得吃,就給我們吃,偶爾做頓好飯改善生活,都是把肉留給我們吃,父母只吃菜,說他們不喜歡吃,我們弟兄三個也都是互相謙讓不爭不搶,而我們都吃的滿嘴滿手的油……到以後才慢慢回想起來父母的愛。我成家後自己過日子,父母當年的做法,很自然的就到了我的手上,雖然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強了很多,不缺吃不缺喝,但有好吃的讓著吃,也是我們夫妻之間的和諧因素,後面有了孩子,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每次接孩子,她都會給從書包或口袋裡給你拿出一點加點的小零食,要麼就一個小餅乾,要麼就是有一次用抽紙包著的幾瓣桔子,說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嚐嚐,讓她搞的心疼的。

不捨得吃喝,留給親人,對親人大方,心裡有別人,孝老敬老,愛護小孩,不只是一種美德,這也是人心善良的一種表現,更是良好家風的傳承。


東方煜峰


看著這個提問,一下就想到姥姥!姥姥就一直就教育我們“望人好,自己才好”。

姥姥是個烈屬,媽媽剛剛一歲多,姥爺就當兵走了,幾年後在東北四平街戰役犧牲!剛剛不到30的姥姥,帶著不到兩歲的媽媽過日子。

生活的艱苦可想而知,但是對人特別大方。只要她有的東西,別人需要,她都不說個二字。

那時候,都很窮,沒有東西吃,一小酒盅油,姥姥娘倆都能吃一個月。可是她幾個妯娌,家的孩子多。都是半大孩子,餓的快,孩子都知道姥姥人善良,只要去,姥姥都會給卷煎餅吃。煎餅裡沒有東西卷,姥姥就給抹上一點油,放一點鹽。對於沒有東西吃的孩子來說,就是美味啦!這些都是吃姥姥煎餅的表舅舅們說的。後來的舅舅們都記著姥姥的好。

後來姥姥一直跟著結婚了女兒,也就是我媽媽。爸媽上班,姥姥持家,照顧我們,並做飯。

那年頭,糧油都是定量供應。別人家都不夠吃的,我們家孩子多,但是姥姥自己省吃儉用,但是經常讓我們,給東家送碗地瓜粥,西家送碗小渣腐。

要是遇上節日,姥姥一定得先給周圍鄰居分送節日自己做的食品。比如端午節,包粽子。從頭一天下午煮上粽子,姥姥就會算要給誰,給誰,送粽子,雞蛋。

第二天早上,我們幾個早早被叫起來,給張奶奶,劉爺爺,胡伯伯...送粽子。看著一鍋粽子漸漸少了,把我們幾個饞的,不想送了。但是平時慈祥的老人,這時候是絕不讓步的,情願自己不吃,也必須給周圍鄰居送。然後我們每人只剩下一個。如果不夠分的,姥姥就自己不吃。

現在,對於這些東西都不稀罕,那個年月,物質匱乏,這也是姥姥唯一能拿出來的東西!

姥姥常說的話就是:自己吃填了黑窟窿,別人吃了揚了名。

其實一個老太太,還有什麼名利,不過是圖個鄰里和睦!

我親愛的姥姥,一輩子只為了別人的姥姥,離開我們已經六年的姥姥,真想你[祈禱][祈禱][祈禱]



小果子媽媽


那是一個淳樸、勤勞而又豪爽的群體

我見過、也結識他們那種對自己不捨吃喝,對親友大方到把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接待的情況。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離開省城到閩贛交界處搞工程時的經歷。在那崇山峻嶺中,在大山皺褶裡生活著一個個勤勞、淳樸而又豪爽的群體一一客家人。

那時物質匱乏,他們平日省吃儉用,從嘴巴里硬摳出糧食、豆、油,為過年籌備食物。當時,一家只准養兩隻雞、兩隻鴨、一隻豬。那豬成了一家子置衣、食鹽費用。過年殺豬,只留十幾斤,還大部分臘起來,留年後招待客人。除夕殺只雞和鴨,自家只食些帶骨頭的部分,多肉的如大腿、胸肌部分,留下在正月裡客人享用。

從嘴裡摳了一年的糧食,釀米酒、做粄子、制豆腐,讓來作客的親友又醉又飽。

只要你對他們真誠,他們會敬你十分。那裡是革命老區,我們雖是工人,照樣見面會親切稱呼“同志哥”。有次春節我值班,一個農家朋友正月初六請我去作客,你猜咋樣?他家才喝一杯米酒、一塊肉,身後就站著另一家主人(他的親房兄弟叔伯),邀你去他家。就這樣,我從村頭吃到村尾,從中午吃到晚上。又醉又飽。那兒習慣,客人醉了,說明他家酒好又待客熱情周到。

原來,那小山村二十幾戶,都同一個姓,姓藍。據朋友介紹,他們祖先是中原一帶人。為避戰亂,輾轉南下,最後在大山深處安家。墾荒造田、蓋屋繁衍後代。由於大山裡環境惡劣,又要對付野獸和土匪,親情顯得格外重要。親人團結一致,才能應對一切困難及災害。

他們有句俗話:親朋越走越親,不走會成陌生人。逢年過節,親人走動,喝醉吃好,靠什麼,靠的是自己平日省儉。這也是他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風俗習慣。





雄哥14505


我媽媽就是這樣的人不是她小氣而是太大方了,我們姐弟幾個都結婚成家了老孃今天已經八十了,但身體還是很硬朗的自己一個人呆老家,她來城裡住不慣,每個月我們姐弟四個人都有給錢她買菜,大姐比較近幾乎兩三天送一次菜,我們幾個偶爾一週回去也帶些菜,但是給她的那些錢她自己捨不得買東西每次帶孩子回去孩子孩子沒回去她就包著一個紅包硬要拿給幾個外甥,其實外甥們已經長大了,她卻老老覺得孩子們在外面工作或者讀大學的沒錢花,有什麼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著給我們,她對自己扣扣搜搜的卻對孩子或者親戚朋友大方的要命……買的新衣服舍不得穿一件件掛那邊,整天穿著舊衣服跟她說了也聽不進去沒辦法呀……


慧月有


我大姨真真正正的好,我們姐弟三個說不好聽的都是我大姨養大的。現在家裡條件好了,我大姨一如既往的往家裡送東西,有時候我們在說要去買什麼什麼的,只要她聽見,踩個單車就送來了。平時她做各種好吃的都會往家裡送。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爸賭錢被抓了,我大姨知道了二話不說,把身上所有的金都賣了給我媽贖出來的。他們家做生意帶我媽,我爸媽都不敢做,怕虧了沒有錢還,還有一次我大姨偷偷給了我媽十萬,真的十萬啊,讓我媽蓋房子,我媽都不敢要。感恩,上輩子一定拯救世界才擁有這麼好的大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