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挖的魚塘,為什麼放魚苗下去都會死很多?

羅鎮鴻


1.在魚種投放的前幾天 ,將池塘水加至20釐米深 ,施生石灰清塘消毒 ,預防魚病。

2.魚種放養前 ,應重施基肥 ,一般每畝水面應施經過發酵的人、畜、禽混合肥1000千克至1500千克 ,施化肥30千克至40千克 ,以培養大量的浮游生物 ,供魚攝食。

3.魚種投放應做到:草食性魚為主,肥水性和雜食性魚為輔,放養數量根據水源條件,增氧設備,魚種大水和養殖技術綜合考慮。

4 . 新挖池塘養魚普遍泥水渾濁,影響魚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每10-15天潑灑一次生石灰,具有良好的沉泥清水效果,同時也起到預防魚病的作用。用量是每畝池塘每次20-30公斤化水遍灑全池。

5 . 對魚體、餌料臺(場)、工具等進行經常性的消毒清理,以消滅病原提高魚體的抗病力。一旦發現魚病,應及時對症採取措施治療,平時投餵一些韭菜、大蒜、洋蔥、野紫蘇、菖蒲等,均可預防和治療魚類腸炎,爛鰓及寄生蟲等魚病。

6 . 新挖魚塘魚類的溶氧等生態環境的改良時間較長,應加強早晚巡視,勤注新水。池塘要做到無雜草、無渣屑、無殘餌等,養殖前期水環境較差,後期載魚量大,在陰雨連綿或遇天氣悶熱情況下,易浮頭甚至泛塘死魚,應及早採取措施消除。







小娟的快樂時光


1.新挖的魚塘,相當於清理過淤泥,魚塘挖好以後,其實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做,比如打生石灰、曬塘,這是很有效地殺滅池塘裡的病原微生物;同時也不要忘了護坡,這點也很重要,否則魚會拱坡,會導致塘坡垮掉;

2.放苗之前其實也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比如把放好水位,消毒殺滅水體裡的病原微生物,而後解毒,再把水肥起來通過培藻培水體裡的浮游動物以建立起水體裡的生態環境,增加溶氧,培育天然餌料,從而減少對魚苗的刺激;

3.選擇魚苗要就近原則,距離太遠運送時間過長會影響魚苗的成活率,也會對魚苗造成應激;魚苗在放入池塘前最好進行藥浴,以殺滅魚體的病菌;活力不強,身上有傷的魚苗儘量不要入池,不然會生病,也會把病傳染給其它健康的魚苗以影響成活率;魚苗放入池塘時不能太過於簡單粗暴地往塘裡扔,要緩慢清放以免弄傷魚苗,分佈式散開放苗,不要讓魚苗集體扎堆,以免缺氧;

4.魚苗放完後,連續幾天要注意觀察魚苗的動態,如游水活力、吃料情況、是否跳躍嚴重等,投餵飼料期間可以適當拌中草藥內服以增強其體質,如此這樣魚苗就可以度過安全期了;

5.之所以新挖的魚塘,放苗下去都會死很多,以上幾點原因有很多細節性的操作沒做到位。






周洋younger


很高興回家你遇到的難題?新挖魚塘放放魚苗為什麼會死很多。對於剛開始養殖新人來說很容易忽略的問題。說幾點參考一下。

1、魚塘消毒

魚種投放前幾天,應該往池塘施生石灰清塘消毒,要每隔10―15天潑灑一次。新挖魚塘魚類的溶氧等生態環境的改良時間較長,應該加強巡視,勤注新水,養殖前期水環境差。

2、密度大

每畝應該放2000條魚苗,要控制魚的數量不要太多。

3、缺氧,

每個魚塘要配置增氧機。

最後要注意!防止浮頭。

每天巡查3次,要檢查魚的活動情況和吃食情況,有無浮頭徵兆,要是發現有浮頭現象,立刻採取增氧,即每畝潑灑黃泥漿水10公斤和食鹽10公斤兌水全池潑灑。





窮遊沿途風景


先用試紙檢測一下水的酸鹼性是不是達標,試紙一般防疫站都賣的有,如果酸鹼性不達標,魚就會死的,那必須在水裡加石灰來泡,石灰還可以消毒,泡一個月從換新水,就可以放魚苗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